记忆中的老曹杨,生活中的新家园!“一村”情在这里延续→

发布时间:2024-12-25 05:32

曹杨一村于1951年开工建设,1952年,建成后的一村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因为入住了一大批劳模和先进工作者,也被称为“劳模新村”。

历经70年沧桑,昔日惹人羡慕的“小洋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开始面临面积小、公用厨房不便等矛盾。多年来,这里也曾经过多次修缮改造,但总的居住条件已无法满足居民的宜居需求。

曹杨一村全景

2019年12月,在居民的期盼中,曹杨一村改造签约正式启动,力争在保留保护原有风貌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建筑的安全隐患、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并提升小区的环境景观。今年8月,第一批二工区房屋验收开始,并启动内部装修。近日,居民们将都忙着收拾新房,陆续开始回搬。

安家•结缘

“终于等到改造好了,马上好搬回来!”74岁的高林林一早就在曹杨一村的新房里整理物品。4岁时跟着父母搬进曹杨一村,转眼间已经70年了。在曹杨一村,她收获了自己的家庭。经过邻居的介绍,她认识了丈夫唐新华。“我们不叫红娘,都叫介绍人,人家帮你介绍,要给18个蹄膀的。”高林林说,他们父母的那一辈,都会热心地给别人家的子女牵红线,曹杨一村里,红娘多,喜事更多。

唐新华夫妻俩整理新房

因为这根红线,让两家人的关系更加亲密,唐新华经常去许阿婆家,和阿婆的老伴喝酒闲聊。“老酒喝好看看手表,晚上10点钟了,她要下班了,我就骑自行车过去等她。以前没有轿车的,有自行车很好了。回来以后,她肚子饿了,就去曹杨大食堂吃碗馄饨,就是这样过来的。”唐新华一家和许阿婆家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6年唐新华和高林林喜结连理,分配住房时一度离开了一村,随着孩子的出生,居住空间的拥挤困扰着他们,几经周折,终于又置换回了曹杨一村。于正值壮年的他们而言,回到一村不仅是居住条件的改善,更是一种自豪和鼓舞。“劳模新村啊,第一个用煤气的,卫生设备都齐全,家家有马桶。住在这里的人思想上都好,大家都经常交流,都是谈工作、谈技术革新,大家一起动脑筋,一起为国家作贡献。”

环境景观宜人

更让高林林开心的是,回到了从小长大的地方,就像回到了最温暖的家。“厨房间是三家人家共用,两个大灶头,后面烧柴火,生炉子要到外面,外面天井是窗帘布有扇门可以开,邻里关系很好的,门开着都没有贼的,他们楼上吃饭,我们也可以一起吃饭,都喊得到。”而邻居许阿婆家也成了夫妻俩串门最多的,一有空就去帮着阿婆打扫卫生,修修补补。“他们以前就经常来的,我父亲走后,他们更加照顾我妈妈了。”许阿婆的女儿何月华也一直把唐新华夫妻俩当成自己人。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曾经惹人羡慕的“小洋楼”,也和许多老小区一样,面临着空间小、厨房公用引发矛盾等问题。和唐新华夫妻俩一样,曹杨一村的居民期盼着能改善住房条件。2019年,一村修缮改造正式启动,一步步实现居民的期盼。

修缮•改造•保护

曹杨一村共1499户,分四个工区。“实现小区环境共享、打造工区特色主题、提升区域文化风貌”成为曹杨一村成套改造的“硬指标”,以保护性修缮改造的方式解决老百姓的居住困难。

在内部改造上,工程对房屋的内部材质更新升级,建筑二楼公共部位的木格栅及三楼预制板楼面,改为了钢筋混凝土楼面;二楼居室内的木格栅楼面重新翻做,木地板、木格栅按原样更新,还做了防蚁处理。楼里老旧的木楼梯,柔弱的室内泥墁板条墙,由钢筋混凝土和砖墙替代;卫生间、厨房与相邻房间的隔墙,不仅换成了砖墙材质还做了防水处理。

居民了解改造情况

而在外部修缮上,工程遵循了“最小干预”和“真实性”的基本原则。外墙暗米黄色的涂脸都是经过设计师细致考证,剥开楼房外墙历年的修缮痕迹,寻获的最原始颜色。原有的紫红色木窗,由于经过了换色涂刷,且大部分都已损坏,重新换样式不一的窗户。设计师采取了全部改造的方案,将各色各样的窗户更换成紫红色的仿木纹中空玻璃铝合金窗。新做窗扇的分隔形式按照原有式样,兼顾耐久性和保温密封性。

建筑北立面原有的木结构平瓦雨蓬,在改造前也进行了完整落架并编号,新建的入口建成后,木结构平瓦雨蓬也重新拼装复原。曹杨一村东西山墙上的回纹镂空设计装饰造型,也被完好保留下来。

除了保护性修缮改造,成套改造还提升了小区的智能化设施。首次在住宅区使用的5G人工智能灯杆,可以同时实现智慧照明、环境监测、LED户外广告屏、IP广播、视频监控、报警求助、无人机无线充电,使小区居民更加便捷、安全。在小区打造了美观耐用、功能性极强的户外空间,方便居民运动健身、休息小聚,儿童嬉戏玩耍。空间的顶棚可以智能调节,会跟随阳光变换遮挡的角度,遇到雨天,顶棚还自动闭合。

憧憬•延续

“老太婆,我们去看看许阿婆吗?马上要搬回来了,跟他们打个招呼。”收拾得差不多,唐新华夫妻俩结伴去探望刚刚回搬的许阿婆。自成套改造启动,82岁的许阿婆就日盼夜盼,期待着重新回到一村。“好开心,很兴奋,回来以后独门独户,我的老妈还有点不习惯了。”何月华说,如今两家人又成了邻居,平时走动起来也方便了。

唐新华夫妇看望阿婆

“我们上一辈的老人都走了差不多了,只剩阿婆了,以后我们两家人一起照顾她。国有国宝,阿婆就是我们的‘家宝’。”高林林拉着阿婆的手说,“明天我来推你去小花园晒太阳,我今天看到杨阿姨、丁阿姨他们都在搬家了。”

何月华的爱人周骏翔也是从小长在曹杨一村,对他而言,成套改造就是新生活的开始,而对于他的父母和姐妹,以及那些曾经在曹杨一村居住过的人们来说则是感情的延续。“我爸妈、姐妹都来看过,他们都说改得很好,照片拍出去,很多人都说曹杨一村‘重生’了。”

红色的屋顶、年代感十足的烟囱、保留复原的门钉、复原升级的窗框……看着“新生”的老房子,唐新华和高林林感慨,“我们回家了。”

记者:易雯

视频制作:刘阳、邵宇超、吴锴

原标题:《记忆中的老曹杨,生活中的新家园!“一村”情在这里延续→》

阅读原文

网址:记忆中的老曹杨,生活中的新家园!“一村”情在这里延续→ http://c.mxgxt.com/news/view/479999

相关内容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社区更新调研方法——以上海市曹杨新村为例
《我们的美好生活》开播,林心如谢娜杨紫探寻乡村新地标
名字最长的村,为啥在安徽?
行知读书会|穿街走巷中的上海记忆
功成名就明星回归田园:探寻明星在农村的日常生活
展现乡土气息 发扬本地文化 传承精神遗产 乡村博物馆的记忆与乡愁
《乡村爱情》里真实的夫妻或亲子关系,最全的都在这里了
展现乡土气息 发扬本地文化 传承精神遗产 乡村博物馆的记忆与乡愁
王磊:农村中老年未婚男性的生活境况与养老意愿分析
记忆中的季羡林先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