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男偶像转行当收银员,我看到最扎心的职场真相:不出众就出局

发布时间:2024-12-25 21:40

01

近几年,各类型选秀节目越来越多,很多人就此踏进娱乐圈。

可一场选秀下来,成功出道的是少数,更多人只能落寞收场。

那些落选的“偶像”,会去做什么呢?

2000年出生的蔡正杰,17年时作为Odyssey组合成员出道。

18年参加《明日之子》,又在19年成为《创造营》的练习生。

《创造营》时期,蔡正杰因长相出众被称为团队的“门面担当”,社交平台上也积累了百万粉丝。

可他最终还是出道失败,渐渐在娱乐圈“查无此人”。

前几天,有网友在逛某服装品牌店发现,蔡正杰在店里做收银员。

据爆料,这家品牌店位于北京三里屯,对收银员的外貌要求高,时薪在80元左右。

最近同样引发热议的,还有今年《创造营》的日本选手门胁慎刚。

为了艺人梦,他远赴中国当练习生,可惜没能走到最后。

淘汰后,他回到日本重新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送外卖。

从万众瞩目的偶像,到回归平凡的普通人,21岁的蔡正杰和27岁的门胁慎刚,与曾经一起追梦的同伴渐行渐远。

他们的经历,让我想起经济学的一个概念大拇指法则:

在当代社会,很多领域,如果你没有成为少数的“大拇指”,就很难有生存空间。

职场里的真相是,一流人才赢者通吃,二三流人才无生存空间,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02

作家李尚龙写过一篇文章,提到大学时期他参加英语演讲比赛。

在进入赛场后,评委走来说:今年的赛制变了。

在此之前,比赛逻辑很简单,演讲结束,评委和嘉宾开始打分,按照分数高低评判,每个人在出分之前,都不知道自己名次。

可是那次,比赛规则全部变了。评委面前,只有两盏灯,一盏叫作通过,另一盏叫做离开。没有中间选项,没有待定,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那次比赛后,他仔细观察许多电视节目,几乎都变成这个模样,要么入选,要么淘汰。

观众看着简单,评委选得艰难,虽然形式各异,但是总体趋势都变成了一个样子:Yes or no?I want you 或者I don’t want you。

他曾经问过一个电视人,为什么这么残忍,搞个待定让人舒服一点不行吗?非要这么残忍,搞得人下不了台?

电视人回复了一句话,让他永生难忘:“难道生活不就是这样残酷吗?”

是啊,生活的残酷就在于此,你以为你已经掌握规则,即将前程似锦时,规则却可能在一夕间彻底被颠覆。

就像前阵子热搜上,给上海市长写信的48岁前外企高管。

职场的前20多年,他在外企混得如鱼得水,自认英语流利,管理能力业务能力都很优秀。

可一遭失业,他却发现自己在社会上再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两年找不到工作,他把原因归结于企业“歧视”大龄青年,自己是“空有一身本事和抱负却报国无门”。

之后,政府介入给他介绍工作,他面试多家公司后,选择入职一家民营企业做市场部副总。

本以为是皆大欢喜,可再就业1个月后,他就辞职离开了,原因是他不喜欢该企业的氛围。

略显“幼稚”的离职理由,也让人有些明白为什么此前他会待业2年之久。

罗振宇说过一句话:“你喜欢岁月静好,其实现实是大江奔流。”

现实生活不会跟任何人讨价还价,认不清现实的人,迟早被淘汰。

03

作家神圣午睡以前从事养老工作,调研过大量的老年人生活,

她发现,一个人老年是否过得好,和做不做提前规划密切相关。

那些从年轻起就打算好要自己解决养老问题的老人,很多都习惯于自己解决问题。

即便衰老到确实需要别人帮忙时,他们也会提前做好非常合理的规划。比如和朋友组团早早一起认真选择养老社区或者机构,也尽早做好经济计划。

即便是投奔子女,他们也会做出详尽的规划。比如在子女落脚地买房,趁着还健康的时候过去适应当地生活,做好将来去子女落脚地的养老机构的各种准备。

也正因为有意识地常年保持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部分老人中,很多年龄很大生活都可以自理。

而那些打定主意养儿防老的老人,很多在腿脚能动的时候,就已经放弃精神独立,什么事都等着儿女给自己解决,每天的生活内容就是抱怨子女不回家陪着他们。

早期,他们常常表现得极为任性,拒绝迁徙到子女所在地,总是不断要求孩子“常回家看看”。

等老到动不了之时,他们就会同意去子女那里养老了,但可能已经连交通工具都无法乘坐了。

而这类不懂规划的人,普遍更早就进入了离不了人的阶段,智力、体力衰退也都发生得更早。

神圣午睡感慨,“人生态度不同,会导致老年生活质量的巨大不同”。

养老如此,个人的职场生涯同样如此。

按现在社会演化速度,即便达不到“沧海桑田”,也谈得上“形势剧变”。

懂得未雨绸缪,提前规划的人,哪怕巨浪来袭,他们也有足够的能力去反击应对。

反观那些在工作中浑浑噩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不要说成为“大拇指”,可能连“小拇指”都不是,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04

2条建议,送给想要在残酷职场中大步向前的你:

①培养合理冒险的思维习惯

宝洁公司曾流传着这样一个不成文规定:如果员工三个月没有犯错误,不仅不会被表扬,反而会被视为不合格员工。

对此,董事长白波这样解释:这证明在这三个月内,他什么也没做。

传言真实性我们不得认知,但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少,的确只是因为停在了舒适区。

比如说,有些年轻人毕业后,找了相对稳定的事业单位,收入稳定,工作相对不饱和,于是很容易放松自我要求,五年、十年后,会突然发现,社会已发生巨大变化。

如果这个时候出现意外失业,那么,职业生涯就会遇到巨大的挑战,很难适应。

某种意义上说,受控的小失败不断,其实是为了规避影响显著的大失败。

从众、不冒险,看似没有风险,其实是最大的风险。

人生是场马拉松,失败和错误越早犯,控制在一定范围,那么,就更有概率顺顺当当地跑到终点,而不是在中后程摔了大跟斗,再也爬不起来。

②投资职业储备账户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少的人,会在一个组织内干到退休,难免遇到各种职业转换。

职业就如储蓄,懂得积少成多,才能备好不时之需。

美国作家乔恩·阿卡夫提出过一个职业储备公式:

职业储备账户=(人脉+技能+品格)×勤奋

这个公式中的加法项有3个因子,人脉代表你是谁,技能代表你会做什么,品格代表你是什么样的人,而乘法项因子勤奋,会成倍扩大3个因子作用。

如果希望在职场中具备竞争力,这4个因子最好都能齐头并进,而不要出现明显短板。否则,短板因子会显著影响其它长板因子发挥。

早点学会投资职业储备账户,才能早为职业危机做好准备。

泰戈尔说:“有些事情是不能等待的。假如你必须战斗或者在市场上取得最有利的地位,你就不能不冲锋、奔跑和大步向前。”

现代社会,不贪图眼前舒适,永远将眼光聚焦在更高地方的人,才能在不确定的世界,始终保有一席之地。

和你共勉

网址:21岁男偶像转行当收银员,我看到最扎心的职场真相:不出众就出局 http://c.mxgxt.com/news/view/494230

相关内容

15岁去韩国当练习生,17岁偶像出道,21岁饰演男一号走红
如何看待去当收银员的明星提出解约,却被公司索赔500万?
小哥哥转行当收银员,因气质意外走红
易烊千玺:从偶像到实力派演员的华丽转身
易烊千玺:从偶像到演员的蜕变与内心挣扎
美男型演员,困在偶像剧
从偶像歌手到明星主厨,谢霆锋是如何做到职业自由转换的
刘诗诗:从舞者转型偶像再到演员 步步惊心十二年
从偶像到演员:程潇的艰辛转型之路
全面解析:偶像明星为何扎堆辗转影视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