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南京
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
从1898年到1902年,他在南京度过了一段非常重要的求学时光,并在此后的人生中又多次来到南京。
近日,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张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年鲁迅是从南京走向世界的:
南京是鲁迅的青春时代,也是鲁迅走向世界的第一站;从这里,周樟寿成为周树人,并进一步成为我们所熟知的那个鲁迅。
鲁迅1927年摄于上海。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
鲁迅是南京环城活动的最早践行者
很多人都知道,南师附中与鲁迅大有渊源,南师附中的原址就是鲁迅在南京时期上学的江南陆师学堂。南师附中后门边有条马路叫“校门口”,就是原来矿路学堂的校门口。正是由于周树人的到来,这个地方永远和鲁迅联系在了一起。上世纪六十年代,南师附中还一度更名为鲁迅中学。除了南师附中,南京还有一所名校与鲁迅有关,那就是南京外国语学校。
“鲁迅读书处”为江南陆师学堂附属矿路学堂德籍教员楼的遗址。大美南京摄影师 任康摄
张娟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对鲁迅有一种异样的亲切感,并曾写下专文《青年鲁迅:从南京走向世界》,该文后发表于《青春》杂志。据张娟介绍,多年前她看文艺电影《环城七十里》,电影中不但有她很多熟悉的生活场景,而且该片导演穆丹就毕业于南京外国语学校。南外和东大比邻相接,这让在东大工作的张娟很有代入感,在她看来,电影当中的环城活动最早可以溯源到鲁迅那里。
《环城七十里》描述了南外有一个“成人礼”的仪式,即在一天之内环南京城墙走完一圈,磨炼意志,也亲近这个城市。据张娟后来了解,这项活动是由导演穆丹的班主任钱铁锋从金陵中学传到南外的,后来成为南外每一届学生在毕业前都要参加的一项重要活动。
事实上,这项环城活动最早可以溯源到鲁迅先生。“鲁迅上学期间,南京城北到城南的大路是用石子铺设的马车道,鲁迅经常以步代车,从城北跑到城南的夫子庙状元境去买书,也曾经沿着南京的城墙漫步。”张娟介绍说,鲁迅爱好骑马,甚至曾经跑马到旗人驻防的明故宫一带,还有一次他从马上摔落下来,把门牙都摔断了,却说:“落马一次,即增一次进步。”此外,青春勃发的鲁迅还曾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戛剑生”,意即舞剑、击剑之人。
这些场景中的鲁迅,让张娟觉得,其时的周树人和每一个正值青春期的少年一样,倔强而不服输,有意气飞扬的一面。
#2
鲁迅因南京求学改名为“周树人”
1898年,其时,鲁迅还叫周樟寿,因祖父科场作弊入狱,又因父亲早已染病不治而亡,他带着母亲给的八元川资离开绍兴,来到南京。“这一年他十七周岁,按虚岁来算,也满十八了。”十八岁出门旅行,对于很多中国的大学生来说,也大抵是离家寻求别样世界的年龄。但在张娟看来,鲁迅的这一次出走意义深远。
鲁迅从绍兴来到南京,走的是水路。他乘船到下关码头上岸,然后从仪凤门进入南京城。最先进的就是江南水师学堂,其旧址在今天的中山北路346号。据了解,鲁迅之所以选择江南水师学堂,最主要的原因是公费。
江南水师学堂。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时,鲁迅有一位本家叔祖在这里当舍监,人比较守旧,总觉得上这种新式学堂将来名声不好,便给他改名为“周树人”。张娟表示:“从成为周树人的这一刻开始,其实也就意味着鲁迅从此和绍兴老街的周家少爷作别,开启了一段新的走向世界的人生。”
江南水师学堂被视为中国海军的摇篮,在鲁迅后来的描述里,这里功课简单,一星期中,几乎四整天是英文,一整天是读汉文,一整天是做汉文。除此以外,学生还必须学习《左传》《战国策》《孙子兵法》《读史兵略》等中国传统军事名著。此外,这里依然残留着浓重的封建思想,老师的水平也没有想象中高。在此期间,鲁迅自行阅读了很多闲书,包括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申报》,康有为创办、梁启超等人撰稿的《知新报》等。张娟认为:“这些都在塑造着青年鲁迅,让他不安于现状,时时想着冲决现实。”
#3
鲁迅在南京产生出国留学的渴望
鲁迅在江南水师学堂只待了七个月的时间,便转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江南陆师学堂旧址位于今南京市中山北路、察哈尔路一带,鲁迅在这里度过了三年多的求学时光,一直到1902年毕业。据记载,江南陆师学堂共办四期,只在第二期附设了矿路学堂。相较于水师学堂,矿路学堂不仅课程新颖,而且读书的风气也比较浓厚。据张娟介绍,鲁迅对此很适应,讲义抄得既快又好,成绩非常优秀。
矿路学堂遗址。图片来源:鼓楼微讯
在张娟看来,鲁迅到矿路学堂学习地质,是他在南京的一次重大转折。他开始学习德语,了解自然科学,还花了五百文巨款,即相当于其三个月的零用钱在老城南买了一本《天演论》,据此了解了进化论。鲁迅科学精神的培养也与这一时期的学习有关。毕业前夕,鲁迅曾经和同学一起到东郊的青龙山煤矿实习,下矿洞挖煤,看到了矿工们恶劣的工作环境,使得他对中国产业工人的真实状况有了清醒认识。到东京之后,鲁迅还撰写了《中国地质略论》,张娟认为,由此可看出那时候的鲁迅经过专业培训,已具备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强烈的科学意识。
鲁迅在矿路学堂的毕业文凭(执照),以一等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毕业。资料图
此外,在矿路学堂期间,鲁迅还接触到现代医学,这也促使他到日本后一度选择了到仙台医专学习医学。张娟表示:“正是在南京的学习生活,鲁迅产生了对出国留学的渴望。在洋务运动的背景下,1902年,鲁迅作为被选派的六名学生之一,从横滨上岸,开始了自己走向世界的另一段旅程。”
鲁迅1903年摄于日本东京 。资料图
回国之后,鲁迅还曾与南京有过几次短暂的交集:1910年秋,鲁迅曾经作为学监和博物教师带领绍兴府学堂师生二百余人,到南京来参观“南洋劝业会”,这是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工农业产品博览会,内容非常丰富,观众云集;1912年,鲁迅应蔡元培邀约来南京工作,并在办公之余常去龙蟠里江南图书馆校读古籍;此外,在1914年7月,鲁迅为给母亲过六十大寿,还捐了六十银元给金陵刻经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陵刻经处。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网址:品读南京 http://c.mxgxt.com/news/view/495711
相关内容
南京河西南第四届帐篷读书节开启哀悼!著名作家去世,曾在南京读书
聊国粹品京味儿!小朋友在国图欢度读书日
阅读向未来②丨作家王开林:读《湖南人的境界》,品湖南人和湖湘文化
第十一届“读友读品节”在京启动 发布四大书单助力全民阅读
《京报读书》周刊推出“旧书新知”版,致读者——
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市台联办文化交流会
南京市鼓楼区图书馆举办“盛夏阅读季”活动
南京十大明星,南京籍明星有哪些?
南大教授苗怀明带你跟着《红楼梦》打卡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