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九隽”成员范泽锋:心如满月 掌上生花

发布时间:2024-12-26 13:03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宜兴,古称阳羡。千年陶都,薪火相传。一代代紫砂艺术家用妙手匠心唤醒手中的五色泥土,阐述对生命的热爱、对历史的追溯、对时代的追随。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是永不褪色的时代话题。

2017年,“紫砂九隽”诞生,由史小明召集范建军、顾美群、蒋雍君、喻小芳、范伟群、蒋琰滨、毛子健、范泽锋共九位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组成。不同于传统形式以名人命名或师门传承的工作室、艺术馆,这个艺术家群体打破了门户隔阂、融汇制技所长,力求成为新时代紫砂文化的拓展者。

六年走来,“紫砂九隽”从传统中汲取养分,沉淀基因,用更贴近时代的紫砂作品诠释紫砂文化,并在更宽广更纵深的维度,丰富紫砂文化内涵,扩大紫砂文化影响力。近日,凤凰网江苏专访“紫砂九隽”成员范泽锋,走进他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解读他在开拓当代紫砂新路上的动人故事。

“为什么壶盖上要做成一个桥梁纽?我想,桥本是渡人的,以“桥”入壶,便为渡心,愿这一泡清茶能助你通达智慧的彼岸。”宜兴“紫砂九隽”成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泽锋在谈及自己的成名作“禅墩·唯心”时如是说。

紫砂艺人说紫砂,痴醉者有之,恬淡者有之,狷放者有之,温敛者有之,但像范泽锋这般虔诚而动情的,难得一见。

对范泽锋来说,十年如一日的技艺磨炼是作为紫砂匠人的常态,一把壶,三分靠技艺,七分靠性情,要实现从制作到创作的升华,至关重要的是对艺术审美的理解、自身的修养以及对文化的汲取和浸润。

和范泽锋交流时总让人恍惚觉得自己在面对一个传统文化的布道者,他能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说到仁礼德行、中庸之道,再谈及明见心性、复观万物。在与紫砂相伴的几十年间,他博览群书,寻觅古典人文精神在另一时空的对跖点,于壶中之乾坤、茶中之清欢,绘写生命的澄澈空明;以紫砂灵物,解读宇宙的万般自在。

作为宜兴本地人,范泽锋耳濡目染于世代制陶家族,幼年时,爷爷和妈妈的拍泥声响彻耳畔,泥土的乐趣便走入了他这颗懵懂的心灵。19岁高中毕业后,范泽锋正式学习紫砂技艺,先后师从范伟群、张庆臣、鲍志强等众多名师,后又研读于清华大学陶瓷文化艺术创作与设计高研班、湖北黄冈艺术教学设计管理专业、清华美院紫砂班。多年的学习、钻研,塑造了他扎实的紫砂技艺基础,也激发了他对探寻自我特色风格的渴求。

“所有做紫砂壶的人,都不是一开始就能创新的,而我真正能够创作的时候是2010年,当时由于各种巧合,开始有了自己的作品。”范泽锋这样回忆道。阅历的增加、技法的熟练、生命的感知等等众多因素,皆为他铺就了一条日臻成熟的自由创作之路。

2015年,范泽锋拜访好友时偶然看到朋友家收藏了一批古代的柱础(即为俗语中的“石墩子”),发觉这些“石墩子”与紫砂壶颇有相似之处,造型饱满,上有筋骨,同时,柱面上的岁月遗痕非但不显悲凉,倒有些许缺憾美的独特韵味。“这何尝不是人生,这何尝不是手中这捧紫砂泥!”回家后,深受启发的范泽锋便以这些柱础为原型,加入自身理解,创作出一批独具个性的紫砂作品,“禅墩”系列便萌芽于此。

2015年,范泽锋带着作品“禅墩·唯心”参加“景舟杯”制壶大赛,一举荣获金奖,此后大大小小的荣誉接踵而至,也为范泽锋带来了新的想法,以“禅墩·唯心”为基础拓展的“禅墩”系列逐渐气象万千。

遍观范泽锋的紫砂作品,以筋纹器见长,皆可见禅意如水。

禅墩·顺心如意

人最朴素的幸福感,就是顺心如意,范泽锋在“禅墩·顺心如意”这件作品阐述的正是在平凡中安放人生的禅意哲学。作品以水波纹自上而下贯彻通体,从壶钮发散辐射,间杂水花涟漪,灵动生趣。端把直流,器型优美,韵味绵绵。壶身微鼓,重心沉下更觉壶身扁平,端庄若大家闺秀。壶体节奏与波纹节奏一致,应和之下韵味十足。整款壶力道十足,犹如气沉丹田,亟待蓬勃而出。

禅墩·唯乐童年

再如,范泽锋新作“禅墩·唯乐童年”便是借助筋囊美学展现童年之趣,从而创造出一种禅味深处的纯真气象。作品整体以弯曲筋囊构成造型基础,腰线将筋囊上下一分为二,令流水一般的曲线具备层次感和韵律感,筋线自壶钮发散开来,流向壶底,气息连贯,上下环曲,瓣瓣分明。线面之韵,仿佛令人荡漾在水面,唱起童年欢歌。

禅心,亦是童心,能以全新眼光看待周遭事物,就像生来第一次接触它们一样,这将会开拓出全新的视野,双眼更会变得无比纯真。也只有无比纯真的眼睛,才能真正看见事物的深层次,鞭辟入里,从而进入万物的内在世界。

壶如其人,事实上,范泽锋奉献给紫砂艺术的正是这样一颗赤子之心、至纯素心。在范泽锋看来,一件紫砂器被制作的过程,就是器物生长的过程,仿佛一个人生长一样,当一抔五色土在手里反复揉搓琢切,能感知它的湿度、温度,还能感受它的柔软和力量,最终,在微调之间慢慢找到一种最适合的美学尺度,创造出精神层面的回味无穷。

“泥,是有生命的。”范泽锋坚信于此,且行走更远。范泽锋习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制壶的需要,尝试各种新颖的方法,从而调配出独具个性的泥料。“冷冻”“热蒸”这样趣味十足的制泥手法也在范泽锋手中跃然而生。他认为零下15摄氏度是冻紫砂泥的最佳温度,因此为泥料定制了一座冰库;他受到打年糕可改变材料致密度的启发,利用热蒸法帮助泥料排气,使得泥料更具塑性;他尝试在泥料中加入微量木炭,调节烧成后的物件吻合度;他屡败屡试,求解紫砂技艺与建盏工艺的融合之法,最终成功创作了专属的天目盏,成为紫砂建盏跨界第一人。

此外,他还尝试以建筑入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到世界各地观察和学习,在欧洲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包豪斯式的建筑风格以及日本隈研吾的设计风格中找寻紫砂创作的灵感。他还开始接触社会心理学,研究当代世界的贪嗔痴、情与欲,期望感知艺术产生心理共鸣的机制与通道。

凡此种种,范泽锋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艺术家,更是一位脚踏实地、善作善成的行动者。

范泽锋从艺三十年来,在国内外评比中屡获大奖,部分作品还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现代文学馆、首都博物馆等众多艺术团体和个人争相收藏;他本人多次应邀前往英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进行陶艺交流。

如果只是这些,范泽锋还不足以让整个“西望村”引以为荣。在个人声望极高时,身为西望村党总支书记的范泽锋思虑的却是更深的问题:

如何让西望村的紫砂产业做强做大,如何让更多有才华的人得到技艺提升,如何让紫砂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于是,2009年,他牵头成立了全国首家以农民手工业为基础的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

他手把手带徒,还毫不藏私地将整个传授过程用视频录下来,让更多村民观摩学习。

在他的带动下,更多大师们参与到这个公益活动中,他们一起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技术力量薄弱的紫砂从业者,钻研技术、开拓市场。常态化开设公益实训课堂,每年免费培训数千人次。2022年,西望村紫砂产业产值达到2.8亿元,合作社社员人均收入达到10万元。西望紫砂也从单一的壶艺制作发展成陶刻、雕塑、堆花等门类齐全的综合性艺术体系。在范泽锋的带领下,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已成为西望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站在西望村的窑火旁,他对土地爱得如此深沉。“紫砂本来是一捧土,用水来调和它,变成了泥,后在匠人手中,变成了壶,放在炉里面用火来烤,烤熟以后又类于金属,而最初,火又以木头烧成。” 轮回更替,万物归一,在生生不息的龙窑之火中,范泽锋明心见性,已然触摸艺术的真实和永恒。

网址:宜兴“紫砂九隽”成员范泽锋:心如满月 掌上生花 http://c.mxgxt.com/news/view/509093

相关内容

范泽锋:专心玩“土”更要焕新“现代气质”
李玉刚来宜兴了!
大师范泽锋徒弟的作品来袭
广告 | 紫砂杯
一把好的紫砂壶真不贵!一壶四杯,还送明前龙井
《紫砂问茶》出版发行,让读者感受紫砂与茶的无穷魅力
紫砂界鉴定大咖庄不周:痴迷紫砂,传承文化
小明星舞蹈紫砂研学旅行记
紫砂壶:十大经典壶型深度解析与赏析
朱可心工作室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