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走红 形式创新助力文化传承
2月7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经历了最后鏖战,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16岁选手武亦姝夺冠。这之后武亦姝立马就成为了“国民美少女”,再加上上海高中名校的就读背景,堪称“颜值与才华齐飞”,相关话题迅速占领了各个媒体的头条。
诗词这种传统文化难得受到如此热捧,相关人士指出,这种现象彰显一个事实:文化传承基因具备很强的生命力,如何利用诸如综艺节目、碎片化传播、在线教育等创新形式,影响广大民众的学习热情,是今后传统文化传承不容忽视的发展方向。
综艺多样化 观众文化需求亟待满足
央视一套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于正月初二正式开播,在2月7日落下了帷幕。虽然节目及赛事暂时告一段落,然而这档节目引发的探讨却刚刚开始。这档节目首播时即被视为黑马,第二季更是在春节期间蹿红成为街头巷尾热议话题。
《中国诗词大会》大热有一定的现实背景。近年来,中国的电视节目大都被真人秀以及其他歌唱类综艺节目占领。大大小小良莠不齐的娱乐综艺风靡大小荧屏,益智类节目和诗词等内容在电视节目上见到的几率并不多,而造成这样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收视率的缘故。
那么是因为大众不喜欢看这类文化类节目吗?其实并不然。无独有偶,2016年底在黑龙江卫视播出的明星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同样创造了口碑和收视的神话。虽然由这两档节目在近期引发的热议,推导出人文类节目重回视线中心的结论还为时尚早,然而从这种现象中确实能窥见观众文化需求亟待满足的一种趋势。
我们从另外一些在线教育平台中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需求来看,这种观点也能得到印证。诸如在网易云课堂上,有关诗词的课程就不少,有“国学启蒙之旅”系列课程、《文青速成——读诗赏句学修辞》、《古诗趣谈》等课程。其中《文青速成——读诗赏句学修辞》已经有 2万多人选课。而中国大学MOOC上的《唐诗经典》、《神韵诗研究》等课程也一直以来深受用户喜爱。另外关于其他传统文化的课程也不少,网易云课堂上有像讲汉字的《字有道理》、讲书法的《硬笔书法系列,学写一手好字》、北大的《民俗学》、讲茶文化的《浅谈茶文化》,都是比较热门的好课,而中国大学MOOC则有武汉大学开设的《方言与中国文化》。这反映了学习者的学习品味也逐渐多样化,左手事业与现实,右手诗与远方。
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周笃文认为,中国人的诗心一直都在,但需要被激活。《中国诗词大会》走红其实暗合社会中本就埋藏着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做到文化内涵与收视率兼顾,颇为不易。也正是因为节目既具格调又接地气,被不少人称为综艺节目中的清流。
形式创新 在线教育推动中华诗词传承
《中国诗词大会》走红也让观众发现,原来民间深藏这么多的诗词高手,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在平时学习并积累着传统文化素养。比如40岁的农民,绝症患者白茹云。她说,自己从诗词中“体会到了人生的喜怒哀乐”。
“这么热烈的响应,说明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正是国家、民众、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矢志不渝的传承,才有了今天这样蓬勃兴旺的局面。”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评委、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眼中,这次诗词大会的良好反响是中华传统文化迈向新征途的又一例证。
康震同时提出目前传统文化缺乏精准传播普及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引导社会大众对古诗词的认识朝正确方向发展,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康震鼓励诗词网络化、微信化、微博化的创新,互联网时代诗词发展也要紧跟潮流,课堂教学、在线教育、社区教学、社区活动服务,都可以成为培育诗词创新精神的土壤。
其实除了传统教育之外,在线教育等创新形式能大面积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普及,在线教育具有效率高、更方便(打破了时空限制,可碎片化学习)、低门槛、教学资源丰富的特点。高速带宽与4G移动时代也极大地提高了直播课程和碎片化时间学习的可能性。
比如国内领先在线教育平台网易云课堂,它支持丰富的内容形式,包括(交互式)视频、文本、测试、讲座、直播5种课时类型。在学习过程中,网易云课堂能对用户学习进度、课程笔记进行完整记录,师生、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讨论区答疑解惑、互动沟通。同时,网易云课堂还支持多端学习,包括Web站点,iPad、iPhone、Android客户端。
而像上文提到的那样,网易云课堂上也已经有了很多门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比如《文青速成——读诗赏句学修辞》这个课程来自教育机构“柠檬问学”,课程内容是给不甚了解修辞手法的学生以及诗词爱好者讲授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比较有现代感。如果看了诗词大会,燃起了心里想回味古诗词的小火苗,这个课程是不二之选。
另外一门课——《古诗趣谈》也是给诗歌爱好者准备的课程,这个课程可以帮助了解诗歌,认识到中国古代诗歌的丰富多彩和趣味,引发观众去学习诗歌的兴趣,提高观众对于诗歌的接受度。
如果你只想了解自己的诗词界“爱豆”也没关系。喜欢李白的话,博达学堂的国学基础之《诗仙李白》最适合不过了,这门课程从少年李白开始讲起,讲诉了李白的出生名字由来,少年时期的生活学习历程等等。比如李白曾去戴天山长春观向长春真人学习道家文化,后来再访戴天山时却不遇道士,于是写下少年时期的一首诗作,也是现存李白诗集中写作最早的一首诗《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从在线教育尤其是网易云课堂的选课范围上可以看到,诗词不只是属于孩子和学生的,成年人也一样可以从诗词中感受美,发掘中国文化的魅力。《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虽然已经结束,但它却吹起了一波涟漪。这波涟漪不只是搅动了电视综艺节目的一池春水,让竞争激烈的电视行业有了新的可能;另外一个方面,它的火热也让大家看到了民众对于诗词等传统文化的需求,综艺节目、在线教育等平台因应这种需求如何进行形式与内容创新,也成为了从业人员研究的课题。
网址:《中国诗词大会》走红 形式创新助力文化传承 http://c.mxgxt.com/news/view/510109
相关内容
央视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与传承当“中国诗”邂逅“中国酿”,古井贡酒传递文化魅力
《王者荣耀》书写文化传承创新之路
诗乐与传承:中华文明的多元呈现
“Z世代”诗词达人循着唐诗宋词“恋上”国风文化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品诗词之美 诵中华经典,市北区洛阳路街道商丘路社区开展诗词大会活动
元境|阿里元境用科技创新助力文化传承,让《辋川图》活起来!
中国作协悼念叶嘉莹:为中华诗词文化的世界传播作出重要贡献
文化视点 | 文明深处走来的文学如何保持创新活力
北京图博会上,传统文化图书“走出去”呈现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