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成玉:今天气候合作的最大阻力,都是来自西方政客
2024年11月6日,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全球气候变局下的可持续贸易”分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召开。该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和全球化智库CCG承办。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本场分论坛汇聚各方智慧,聚焦绿色贸易在构建气候友好型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关键作用,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对国际经贸格局的深远影响,并探讨其解决方案。以下为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石化(6.640, -0.03, -0.45%)原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先生在论坛上的发言。观察者网整理自演讲录音,未经作者审阅。
傅成玉:刚才听了几位嘉宾的主旨演讲和帕斯卡·拉米先生的发言,我觉得这个主题非常重要。在中国,重要的事都是不好办的事,也都是现在特别缺的事。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国际合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不是来自企业界,而是各国的政治家们认为,对于他们国家的政策或者说国家未来的发展而言,政党的投票可能更重要,这导致我们在合作上会遇到很多困难。
大家谈了很多,也希望大家加强合作,但我想说,现实情况是很难合作。我是中国国家碳中和科技委员会的委员,COP28 UAE(202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阿联酋召开)国际顾问委员会的委员,也是Voluntary Carbon Market Integrity Committee(自愿碳市场诚信委员会)的委员,我有很多机会在国际舞台上探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也有很多交流的机会;但是,我发现大家谈的时候都很好,具体执行的时候却很难。
我记得在COP28会议准备的一年中,谈判非常艰难,后来经过阿联酋政府和世界各国的努力,特别在与主要经济大国的谈判中取得了非常好的进展,使我们对实现巴黎峰会目标的可能性抱有很大希望。
然而COP28之后又过去一年了,我们几乎没有看到什么大的变化,政治家们仍然几乎都只提供口头承诺,实际行动很少。这就导致现在引导世界方向的动力,不是气候变化,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政治正确和国家安全,这两个口号成为各国政府官员的主导思想,所有的合作都可以用国家安全来反对,都可以用政治正确来反对。
这是一个全球现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大方向不应该变,特别是对中国的企业家和在座的国外企业家而言,我们看的是世界的未来,也是企业的未来,而不是部分政治家的未来。
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我觉得只有中国政府在真正地执行。
第一,中国政府制定了总体发展规划,包括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比如,为了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我们制定了三个具体目标:2025年的目标、2030年的目标以及2060年的目标,这就是milestone(发展里程碑)。在这些目标下,是国家的发展规划,包括所有产业。
关于如何转型,中央发了几次重要文件,最近7月发布的《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意见》中,又把目标具体化了。
第二,中国还制定并准备出台近7部相关法律或法规,用来应对气候变化、碳减排、电相关、水相关等一系列问题,还提出绿色金融体系要配合碳减排和碳贸易。
所以,中国是体系化地向前推动,为什么这么做?我觉得中国企业家千万别跟西方学,习主席说“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这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做好了对世界也是有好处的,但是当世界上有些国家不让你跟他合作的时候,不要怕,咱们自己发展。正是因为我们的坚持,现在无论是太阳能(4.850, 0.01, 0.21%)、风能等方面的新能源,还是像电动汽车、电池、储能这样的具体应用,我们都走到了世界前面,这些都代表着先进生产力,谁不走谁就没有未来。
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资料图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最大的阻力都是来自政客,明天选举如果特朗普上来,估计他又要退出《巴黎协议》,反对我们搞新能源。但我们一定要坚持这条路,我们能有今天的发展都是因为我们过去坚持了创新发展。美国现在反对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很多,我们在很多场合对中国企业说不要反对,这个对我们有好处,因为它不仅仅是管理制度,更是推动我们发展的一个内在动力。
整个领域的碳减排和绿色发展背后都是高科技,这个高科技不是常规技术,习主席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是自主创新的、原创性的技术,是颠覆性、前沿性的技术。这些技术带来了产业新业态,同时又能用这些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更重要的是部署建设未来的新产业(70.110, -0.14, -0.20%)。
我们现在看到的刚刚冒头的低空经济,将来还会有更多新经济出现。要实现减碳目标,没有先进生产力和高科技是不行的。本质上来说,中国推动的这些东西,就是让中国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引领,实现明天的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中国的自我发展。同时,我们能帮助谁就帮助谁,能和谁合作就和谁合作,不愿意合作就自己干。
另外,不要以为今天的新能源都产能过剩了,像太阳能、光伏、电动汽车其实都没过剩。2022年的电力消费是8.6万亿度,2023年是9.2万亿度,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大概需要22万亿至24万亿度电,还要翻两番。这个电一定是绿色的,不能是传统能源的电,在此前提下,我们要走的路还是比较艰难的。首先要把碳减下来,其次还要把碳变成资源、变成价值,中国有一些企业已经把碳转化成新材料,并且实现规模化生产了。
我们只要在科技上坚持投入,坚持应对气候变化,坚持减碳,未来就能通过自身发展,带动发展中国家发展。能跟发达国家合作的就合作,如果他们政府不允许合作,那我们就单干。为什么?因为他们这么做最终伤害的一定是自己。中国在40年前非常弱小的时候,咱啥也没有,但是越开放,越能发展自己。
发达国家现在想保护自己了,可能是他们到了一个新阶段,因为他们走不动了。但是我们应该继续往前走,我们愿意和发达国家一起合作,和所有的企业一起合作,但不要被这些政治上的限制,约束了我们自身的发展,谢谢!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傅成玉:今天气候合作的最大阻力,都是来自西方政客 http://c.mxgxt.com/news/view/528552
相关内容
傅成玉:我当政协委员绝不代表中石化利益说话傅成玉:我当政协委员 绝不代表中石化利益说话
中国油企的“傅成玉时代”
傅成玉:中日企业界、经济界应为改善两国政治关系作贡献
傅成玉:中石化保持与美加非常规油气沟通合作
美刊评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 傅成玉章子怡入榜
傅成玉回忆在中海油年代:千万年薪一分没动 都上交了
中海油:谁是傅成玉的接班人 人力资源开发
傅成玉称海外抄底重资产不买公司
傅成玉与傅育宁打嘴仗:国企和国家利益谁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