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一切朴野湘西文学的源头

发布时间:2024-05-21 16:40

"

一提到湘西,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个名字——沈从文。湘西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似乎去湘西找到的答案,不及读沈从文的《边城》《湘行散记》等书更有令人印象深刻、且感到满足的收获。而《边城》等一切朴野湘西文学的源头,又在沈从文自述湘西朴野之美的这部散文体自传之中。

沈从文曾谈到《从文自传》的写作——就个人记忆到的写下去,既可温习一下个人生命发展过程,也可让读者明白我是在怎样环境下活过来的一个人。特别是在生陷于完全绝望中,还能充满勇气和信心始终坚持工作。

"

《从文自传》

(世界名人名传典藏系列)

长江文艺出版社

全新上市

//

我所生长的地方

(节选自《从文自传》)

沈从文

拿起我这支笔来,想写点我在这地面上二十年所过的日子,所见的人物,所听的声音,所嗅的气味;也就是说我真真实实所受的人生教育,首先提到一个我从那儿生长的边疆僻地小城时,实在不知道怎样来着手就较方便些。我应当照城市中人的口吻来说,这真是一个古怪地方!只由于两百年前满人治理中国土地时,为镇抚与虐杀残余苗族,派遣了一队戍卒屯丁驻扎,方有了城堡与居民。这古怪地方的成立与一切过去,有一部《苗防备览》记载了些官方文件,但那只是一部枯燥无味的官书。我想把我一篇作品里所简单描绘过的那个小城,介绍到这里来。这虽然只是一个轮廓,但那地方的一切情景,欲浮凸起来,仿佛可用手去摸触。

一个好事人,若从二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儿的地图上去寻找,当可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了一个名为“镇筸”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当有一个城市,在那个城市中,安顿下三五千人口。不过一切城市的存在,大部分都在交通、物产、经济活动情形下面,成为那个城市枯荣的因缘,这一个地方,却以另外一个意义无所依附而独立存在。

试将那个用粗糙而坚实的巨大石头砌成的圆城作为中心,向四方展开,围绕了这边疆僻地的孤城,约有五百左右的碉堡,二百左右的营汛。碉堡各用大石块堆成,位置在山顶头,随了山岭脉络蜿蜒各处走去;营汛各位置在驿路上,布置得极有秩序。这些东西在一百八十年前,是按照一种精密的计划,各保持相当距离,在周围数百里内,平均分配下来,解决了退守一隅常作“蠢动”的边苗“叛变”的。两世纪来满清的暴政,以及因这暴政而引起的反抗,血染红了每一条官路同每一个碉堡。到如今,一切完事了,碉堡多数业已毁掉了,营汛多数成为民房了,人民已大半同化了。落日黄昏时节,站到那个巍然独在万山环绕的孤城高处,眺望那些远近残毁的碉堡,还可依稀想见当时角鼓火炬传警告急的光景。这地方到今日,已因为变成另外一种军事重心,一切皆用一种迅速的姿势在改变,在进步,同时这种进步,也就正消灭到过去一切。

凡有机会追随了屈原溯江而行那条长年澄清的沅水,向上游击的旅客和商人,若打量由陆路入黔入川,不经古夜郎国,不经永顺、龙山,都应当明白“镇筸”是个可以安顿他的行李最可靠也是最舒服的地方。那里土匪的名称不习惯于一般人的耳朵。兵卒纯善如平民,与人无侮无扰。农民勇敢而安分,且莫不敬神守法。商人各负担了花纱同货物,洒脱地向深山中村庄走去,同平民作有无交易,谋取什一之利。地方统治者分数种:最上为天神,其次为官,又其次才为村长同执行巫术的神的侍奉者。人人洁身信神,守法爱官。每家俱有兵役,可按月各自到营上领取一点儿银子,一份米粮,且可从官家领取二百年前被政府所没收的公田耕耨播种。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无,到天王庙会杀猪,宰羊,磔狗,献鸡,献鱼,求神保佑五谷的繁殖,六畜的兴旺,儿女的长成,以及作疾病婚丧的禳解。人人皆依本分担负官府所分派的捐款,又自动地捐钱与庙祝或单独执行巫术者。一切事保持一种淳朴习惯,遵从古礼;春秋二季农事起始与结束时,照例有年老人向各处人家敛钱,给社稷神唱木傀儡戏。旱暵祈雨,便有小孩子共同抬了活狗,带上柳条,或扎成草龙各处走去。春天常有春官,穿黄衣各处念农事歌词。岁暮年末居民便装饰红衣傩神于家中正屋,捶大鼓如雷鸣,苗巫穿鲜红如血的衣服,吹镂银牛角,拿铜刀,踊跃歌舞娱神。城中的住民,多当时派遣移来的戍卒屯丁。此外则有江西人在此卖布,福建人在此卖烟,广东人在此卖药。地方由少数读书人与多数军官,在政治上与婚姻上两面的结合,产生一个上层阶级,这阶级一方面用一种保守稳健的政策,长时期管理政治,一方面支配了大部分属于私有的土地;而这阶级的来源,却又仍然出于当年的戍卒屯丁,地方城外山坡上产桐树杉树,矿坑中有朱砂水银,松林里生菌子,山洞中多硝。城乡全不缺少勇敢忠诚适于理想的兵士,与温柔耐劳适于家庭的妇人。在军校阶级厨房中,出异常可口的菜饭;在伐树砍柴人口中,出热情优美的歌声。

地方东南四十里接近大河,一道河流肥沃了平衍的两岸,多米,多橘柚。西北二十里后,即已渐入高原,近抵苗乡,万山重叠。大小重叠的山中,大杉树以长年深绿逼人的颜色,蔓延各处。一道小河从高山绝涧中流出,汇集了万山细流,沿了两岸有杉树林的河沟奔驶而过,农民各就河边编缚竹子做成水车,引河中流水,灌溉高处的山田。河水长年清澈,其中多鳜鱼、鲫鱼、鲤鱼,大的比人脚板还大。河岸上那些人家里,常常可以见到白脸长身见人善作媚笑的女子。小河水流环绕“镇筸”北城下驶,到一百七十里后方汇入辰河,直抵洞庭。

这地方又名凤凰厅,到民国后便改成了县治,名凤凰县。辛亥革命后,湘西镇守使与辰沅道皆驻节在此地。地方居民不过五六千,驻防各处的正规兵士却有七千。由于环境的不同,直到现在其地绿营兵役制度尚保存不废,为中国绿营军制唯一残留之物。

我就生长到这样一个小城里,将近十五岁时方离开。出门两年半回过那小城一次以后,直到现在为止,那城门我没再进去过。但那地方我是熟习的。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

//

沈先生爱改自己的文章。他的原稿,一改再改,天头地脚页边,都是修改的字迹……有时改了多次,反而不如原来的。沈先生的作品写得最快,最顺畅,改得最少的,只有一本《从文自传》。

——汪曾祺

老子曰:"上善若水。"他(沈从文)就像水那么平常,永远向下,向人民流动,滋养生灵,长年累月生发出水滴石穿的力量。

——黄永玉

我个人认为,最能表现他长处的,倒是他那种凭着特好的记忆,随意写出来的景物和事件。他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伟大的印象主义者。他能不着痕迹,轻轻地儿笔就能把一个景色的神髓,或者是人类的微妙的感情脉络勾画出来

——夏志清

《从文自传》| 沈从文

(世界名人名传典藏系列)

|内容简介

本书是沈从文的自传,记录了作者在湘西的成长岁月。作者回望从乡野童年到投身行伍的种种经历,真实描绘了故乡的生活,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文字中充满了生命的炽烈和真诚。

|作者介绍

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人。14岁时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 撰写出版了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等。后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长江文艺出版社微信矩阵

图文编辑 吴蒙蒙

责任编辑 吴蒙蒙

审  核 阳继波

责任编辑:

网址:这本书,是一切朴野湘西文学的源头 http://c.mxgxt.com/news/view/5287

相关内容

一门从田野到田野的学问
一门从田野到田野的学问(博古知今)
这本经典,被称“西方思想的源泉” | 深度阅读(2)
新时代文学理想的中国式表达——读彭学明长篇纪实散文《娘》和长篇小说《爹》|书评
冯骥才:非遗学要“把书桌搬到田野”
专治焦虑的“街头诗人” 焦野绿诗集 《我应该,我要,我愿意》出版
章弘:从山东巨野到山西应县
“宗脉——石朴艺术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幕
知书 | 在10本书中,寻找中东乱象之源
观澜丨遥远的回响——读周蓬桦新作《乌乡薄暮之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