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书卷里的湾区线下演讲|许宏: 城市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2024-12-30 00:10

(原标题:帆书·书卷里的湾区线下演讲|许宏: 城市从何而来?)

许宏/文 大家好,我是考古人许宏,我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到中国最有文化的城市里,首屈一指的、书香沁人的深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心得。

大家说考古比较神秘,什么鬼吹灯、盗墓笔记,其实我们考古人最大的绝活就是三把刷子。第一,调查,地毯式的走,来寻找古代人留下来的遗存遗迹。第二,我们用洛阳铲来对地下的遗存进行勘探。可以不谦虚地说,在黄土地带,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没有任何一种高精尖的仪器设备能够替代洛阳铲。第三,是这种田野发掘,我们管它叫“解读无字地书”。辨土、认土是我们考古人一个最强的绝活。我们能从中告诉你,这个地方是宫殿建筑或者是城墙的夯土,是一条垃圾沟或者是古人走路踩踏留下来的路头。我们就通过这三把刷子来探究地下的遗存。

什么是城市?城市与我们老家的乡村,它最主要的区别何在?我们用夜间灯光的强度来看,灯光强的地方一般都是这个大城市人口繁华,人口高度分布区,从这儿就能看出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人类的出现可以往前延伸到600万到700万年以前,大约200万年前左右,人类才开始能够控制火,而在这之前,人类跟其他动物基本上生存方式都是一样的,就是狩猎动物和采集野果野草来吃,所以那个时候是居无定所,当然谈不上城市。到了距今一万多年前是一个大的节点,就是有了农耕和定居。当今我们人类的几乎所有的文明成就都是基本上起源于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节点的。有人的地方我们一般都用围子把它围起来,其功能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开始防野兽,在南方,得需要防水、排水、汛洪,最主要的是防人。当人口随着农业和定居的出现,逐渐人口增多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因为资源竞争的这个张力,就导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我们就得用围子把自己围起来。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设置各种各样阻碍,并不断突破阻碍的历史。

什么是city,什么是城市?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它的特质何在?首先它一定是规模很大的。其次,它一定是陌生人的聚居地,居民身份复杂化,有管理者,还有一些非农业人口。然后我们看这个外部依赖型的非自给自足的社会,这个就是城市的本质。

还有一个城市最大的本质就是它已经出现了剧烈的社会分化,已经出现了人上人,出现了统治者,出现了国家,而最初的城市都是作为国家权力中心而出现的。大家看良渚,现在是被公认的东亚大陆最早进入国家的政治实体。他们的贵族奢侈品被埋在这个墓葬中,四五千年前的良渚人他们还不知道金属和青铜为何物,他们把雕刻精密的玉器和精致的陶器还有漆器作为身份地位象征物,我们可以简称为叫“礼器”。所以说什么是文明?是在温饱之后去做那些“无用之功”的时候,文明就开始出现了,这也是对文明的一个另类解读吧。

我们再从大视野上看,五六千年、六七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的聚落,一个大壕沟把所有的成员都围起来了,其中所有成员中间有一个大广场,那是向心开放,公众都可以参与的。但是一旦进入国家阶段,大家看就是封闭型、独占性和秩序性。

2023年12月9号,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最新的中华文明探源的研究成果,这个成果里面提出了古国时代这样一个概念。良渚也是古国时代,在这个第二阶段里面,逐渐国家出现了。古国时代跟王朝时代的它们之间距今3800年,以什么为界?——二里头都邑。巨大的中心开始出来了,资源控制、王权国家开始出现,这是中国历史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我把中国古代文明史分成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大阶段,就等于说我们中华探源工程称为古国时代,它最大的特征就是无中心的多元,或者说可以叫满天星斗。第二个阶段王朝时代对应于青铜,从二里头开始。第三大阶段帝国的时代,以秦王朝为开端。从满天星斗到有中心的多元,我们可以形容为月明星稀,然后一体同化,比喻为皓月灵通。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到皓月领空,中国古代文明从无中心,到以中原为中心的这样一个大的历史态势开始出现,而到了帝国时代才一体一同化。

这里面,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就有许多我们中国文化的DNA,我们就从这个中轴心来说,比如说最初仰韶时代距今六七千年那个时候,只有一座单体的大房子。到了我所工作的二里头,距今3700-3800年的时候开始出现了宫式建筑的中轴线。然后再往后,只有到了曹魏时期,纵贯全城的大中轴线才开始出现。明清紫禁城就是更不用说了,北京中轴线已经申遗成功,从中轴线的建立,到我们中国人的中庸、中道、中和,这样一些思想,它整体上就构成了我们从物质到精神的文化DNA。

城市是怎么出现的?最初都是村落,所谓大体平等的。后来一点点有了偏大的聚落,社会初步分化,然后进入古国时代,分化得很厉害了。我们看这样一个图,一开始我们看西周时期和秦王朝,甚至汉王朝,就都没有大的外国城。华夏族群处于上升期,应该是出于文化自信,他没有必要用一个土围着,所以导致只有宫室建筑,王室禁地才有防护措施。秦王国就更不用说,根本首都圈没有外敌入侵的可能。但是到了中国历史的后期,大的外国城开始出现了这么大的面积。这一说起来,我们看这是描绘唐代洛阳城街道的景观复原,商业贸易都被官府管控在限制在东市、西市非常狭小的范围内,一到晚上根本就没有人烟,否则是要受很重的刑法来惩处的。大家知道北宋时期的《清明上河图》,唐代晚期到北宋时期,这些坊墙才被逐渐拆除,但是这种王权的感觉仍然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它的城市是以统治者为中心的。整个中国古代都城是在长安和开封之间一直横向移动,这都是以中原为中心的王朝时代,等到了北宋时期,它往东稍微移了一点。现在黄河的河面跟开封的地面相差非常大,形成地上悬河。一般情况下,大的都城都是设在二级支流上的,而一般很少设在大河的干流上,否则的话就会屡屡被水淹,经常重建。为什么它要设在开封?因为常年的改朝换代,这种战乱,让一度繁华的城市经常从鳞次栉比,摩肩接踵,到最后是尸横遍野,整个打回到石器时代这个感觉。作为粮仓的中原根本没法估计都城和经济地区的口粮问题,正好这个时候,长江流域的农业开始发达起来,所以说通过漕运来救粮,才不得不把都城迁在更便于运河运粮的地方。从开封开始,到了南宋,它的都城就迁到了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从那儿以后,整个中国的古代都城就离开了黄河流域,在华东地区作南北向的移动,无论是北京还是南京,这一些都城它距离海岸线的距离都不超过200公里,其实这有一个隐喻,就是我们以前本来中国文明史在早阶段,我们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大西北,但是后来500年前开始的大航海时代,全球迎来了海洋时代,其实这也是中国迎接海洋时代的一个象征。

我们说从最初的人人大体平等的,用不着把自己围起来的这样一种无城,到后来城郭林立的王权的城市,再到现在的无城,看一下那个城圈、围子其实是农耕时代和冷兵器时代的产物。而现在进入工商文明时代,其实已经不需要了。 

我们如果再把视野放到整个人类,一直到一万年前的农业潮,开始定居,到后来有了城市。青铜潮、城市潮,第四波工业潮,第五波智能潮,这个时间节点,越来越快,整个呈现出一种加速度的这样一种态势。在人类发展呈现出加速度态势的今天,如何在剧烈变化的时代大潮中安顿身心?我认为还是要在满载人类智慧的书籍中寻找大家,因为我们手机上、网络上那种碎片化的阅读只能形成信息茧房,只能是碎片化,很难使我们系统地了解这个全部的知识来。所以在我们深圳读书月中,还是希望大家一起来多读书,读好书。

躬逢其盛,很荣幸我这次能够参加书卷里的湾区的活动,我自己也不才简陋,奉上自己给公众写的一些小书,我现在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是退而不休,还在一本一本写,想写出大家能够读进去,愿意读的小书。在这里我也表示我愿意为唤起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作为考古人尽点微薄之力,也愿意与大家在宜人的书香里共勉,谢谢大家!

【帆书(原樊登读书)】栏目稿件,未经授权,禁止搬运。纸质图书,请关注【经观商城】

网址:帆书·书卷里的湾区线下演讲|许宏: 城市从何而来? http://c.mxgxt.com/news/view/580738

相关内容

推进全民阅读,总裁读书会“美好生活,书香中国”城市行广受欢迎
北京城市图书馆创意创新不断
文化扬帆,大湾区并船出海
帆书知识进化论年度演讲 樊登、梁永安、李蕾用好书给生活松绑
从《多湾》到《芬芳》一路走来,此心光明——“2023中国好书”《芬芳》的姊妹篇《多湾》面世
探寻津沽城市文化源头与脉络 《天津之睛》新书发布
探访北京书香社区建设:图书漂流、老年读书会等活动增添社区活力
大型城市传记《佛山传》出版,为重点出版工程丛书之一
探寻南方文学的风景——《在湾区写作:粤港澳文学论丛》新书分享会圆满举办
张朝阳线下演讲谈知识市场化:每个人都可以开直播 成为每个领域的专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