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婷有资源、有魅力,还是个“贤内助”,和她打交道的人,都对其礼敬三分,为什么高启盛就不待见她呢?
高启盛不待见陈书婷,是从高启强和陈书婷结婚以后才有的。
婚前,陈书婷还是高启盛的“陈姐”,高启盛还是陈书婷的“半个媒人”。
是陈书婷婚后变了吗?
不!
变了的人,是高启盛!
婚前,高启盛陪着哥哥高启强去见陈书婷。
作为军师,高启盛对人心的洞察很敏锐,他太知道该如何帮哥哥“拿下”陈书婷了。
“真诚,是最好的必杀技!”
高家两兄弟去见陈书婷,拎了一袋橘子,让陈书婷直接惊呆在原地。
他们如果送钱或高级珠宝,陈书婷都不屑一看,偏偏是好不值钱的橘子,让人觉得眼前的人有几分质朴,降低了陈书婷的心理防线。
当初高启盛想开小灵通店都知道请人吃高价饭,对于陈书婷这样的贵妇,他们能不知道几个破橘子寒碜?
要的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没说几句话,高启强直奔白晓晨去,一幅父慈子孝的美好画面在陈书婷面前呈现。
白晓晨是陈书婷的命脉所在,前夫白江波都远排不上号。
高启盛又拿出高启强的“清白”,三十多年没谈过恋爱。
综合一起,真的是把陈书婷的心理拿捏得死死的。
高启盛急需借助陈书婷帮哥哥高启强搭上泰叔这个大佬,所以那时候的他,和颜悦色,就是一个乖巧的弟弟。
等高启强越来越强大,高启盛就愈加看陈书婷不顺眼。
这时候陈书婷在他眼里,成了“半老徐娘”,还是带着“拖油瓶”的那种!
每有陈书婷和高启盛共同出现的空间,总是暗藏刀锋。
唐小龙出狱那集,高启强问起在京海流通的一种毒品。
陈书婷当时已经看出来高启盛进了雷区,但她心里也清楚,高启盛不服自己,所以借警告唐小龙来警示高启盛,并且借接孩子之故提前走了,给高启强教育高启盛的空间。
高启盛在陈书婷走后,骂咧咧吼道,“脾气越来越大”!
可陈书婷明明没有发什么脾气啊。
高启盛对陈书婷的厌恶,是与日俱增的,嫌她脾气大、管得多、不温顺!
陈书婷对高启强真的够可以,否则也不会让白晓晨改姓为高晓晨。
她在公开场合也总是顾忌着高启强身为大哥的面子,没有盛气凌人的做派。
在强盛集团项目竞标失败,高启强情绪爆发的时候,也是陈书婷劝诫,让他稳着来日方长。
当之无愧的“贤内助”!
高启强也真爱陈书婷,所以才会有“我的婷婷呀”这样可爱又亲昵的称呼,更是几次三番叮嘱高启盛“找老婆就得找你嫂子这样的”。
可是在高启盛眼里,除了他们兄妹三人,所有人都是外人。
高启盛需要大哥有老婆,也需要大哥的老婆爱大哥,唯独不需要大哥爱老婆!
像不像那种心里有问题在儿子身上找存在感的事儿婆婆!
需要儿子在成家的时候娶媳妇儿,但绝对不能容忍儿子爱老婆,这会让她有“娶了媳妇儿忘了娘”的失落感!
高启盛极其自负又狂傲,除了大哥高启强,他谁都不服。
所以觉得像大哥那样的人,哪个女人都配不上,一个个都只配做大哥的附属!
更何况陈书婷:一个“半老徐娘”年纪大,带个“拖油瓶”是“二手的”。
他替大哥“不值”!
高启盛,是典型的“凤凰男”!
看中女方资源,得到资源后又反吃女方和嫌弃女方!
如果没有陈书婷,当年的高家兄弟连见泰叔一面的资格都没有!
不是陈书婷从中撮合,你以为真的就凭地上那一跪和两句表孝心的话,泰叔就潦草收个干儿子,反手一套白金瀚?
陈书婷,让高启强少奋斗了二十年!
记得后来高启强回忆说,他一生中最有尊严的一天,就是从泰叔把白金瀚送给他的那天。
高启盛狂的一批,高启强没什么大反转,高启盛先高调地发言,“在京海,天生掉下个钢镚也得是高家的”以及“高家看上的东西早晚都得是高家的”。
看!
没有什么上刀山下火海和高级商战,只是拥有了白金瀚,高启强和高启盛就形成了“高家”。
发家史,就是这么走捷径!
高启盛那么狂,如果事件的主角不是他哥,他会怎么贬低对方:
一个靠娶寡妇、拜干爹上位、软饭硬吃的狗杂碎……
双标玩得六六六!
高启强稳住大哥的地位后,高启盛只看到大哥的风光,认为这是哥俩打拼来的,丝毫不念陈书婷的功劳和价值。
真的庆幸是高启强娶的陈书婷,而不是高启盛!
凤凰男比渣男更可怕!
渣男,要么花心、薄情、抠门、自私,多半骗色……
凤凰男,不仅渣,而且骗钱!
一个万恶的词,“吃绝户”。
这类男人挣扎在穷苦生活中,靠相对出众的学识或外貌攀上有资源的女性,前期做小伏低,实际里隐忍蛰伏,步步为营,目标明确。
女性及其家族,在他眼里都是无差别的可吞并资源,一旦将你榨干吃净,就会撕开伪装的面具,露出青面獠牙的可恶本相!
那些杀妻骗保、纵火杀妻儿以及得势后伤害岳父以报“多年羞辱之仇”的,无一不是凤凰男!
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极度自卑怯懦和仇怨,待力量蓄满,第一件事就是倒戈相向曾经帮助他的人。
他深知“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弱势,势必要血洗耻辱,以赎回自己丢失的尊严!
高启盛在剧中没有情感线,如果有,他的另一半大概率有两种,一是高官富贾之女,以求资源共享,另一是“传统贤妻良母”,他的从属、高家的好儿媳!
——枕藏
*本文由枕藏原创。更多影视文章,记得点赞加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