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读书普遍和赚钱挂上钩,因此就可以理解为:读书在于提升自身赚钱的能力,如果无法实现“金钱最大化”,那“读书无用论”便由此得来。
纵观现在的网络环境,明星和网红成了大众学生所认可的对象,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宁可去成为一名“赚钱吸粉”的网红,也不愿意读书。
其实这种想法是“价值观偏见”造成的,人们只看到了明星光鲜亮丽的一面,却忽视了他们背后的残酷。
学生们只看到了没有背景、没有学历的网红在大众面前“炫富”,却忘记了这样的人只是“屈指可数”。
女星考上公务员后和公司解约:艺校生表面风光,真不如铁饭碗香
如今想闯入娱乐圈的大有人在,但这个圈子就像是一座围城,进来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陈逸菲就是“围城之内”的一个小明星。
陈逸菲是组合SNH48中的一员,她在考到上海市高级网民法院之后,和公司解约,成为了一名拥有“铁饭碗”的公务员。
其实陈逸菲在成为明星之前,就在准备考公退团的事情,没想到竟然梦想成真,虽然在退团过程中,经济公司百般阻挠,但她最终收获了好的结果,从娱乐圈中“逃出来”,选择为国家效力。
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其实可以有两点思考,一是艺术生表面的风光,真不如铁饭碗香;二是“读书真的有用”,它让你拥有了更多选择权。
表面风光,背后惨淡,不如踏踏实实去铁饭碗
在艺术生中想要朝着“当红明星”发展的不在少数,其中音乐和影视类的考生最为热门,比如有些学生的梦想是“我想成为像周杰伦一样的歌手”。
很多人为之努力,但又有几个人能成功上岸?即使你能考进像中戏、北电这样的名校,成为明星其实也多半和你无关。
曾经有一份数据调查显示,很多家长砸20万,让孩子参加艺考,最终成为明星的概率只有“五万分之一”。而且这只是校园内卷,还不包括跨行和转行人员。所以,轮到你的概率是多少?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关于群众演员的文章,他们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一个月只能拿着3000多块钱的薪水,这还要保证每天都要有活,否则只能饿肚子。
因此,学生们还是要擦亮眼睛,光鲜背后不会轻松,你所看到的只是事物表象,这种光亮背后真不如铁饭碗香。
读书的价值不能与金钱划等号,它是拥有选择权的前提
既然读书不能换来“金钱”,而且读了还会忘,那我们又为何要读书?首先读书是为了填充大脑中的知识,让人从愚昧和无知中解脱出来,从而更加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让我们有机会对未来作出选择。
★ 当你了解到多门学科知识之后,你的内心会更加平静
“浮躁”或许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代名词,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人愿意去当网红和明星。
你要知道人生活在一个被物质所决定的社会中,书读的多了,能够更容易看破“焦虑言论”背后利益驱使的动机,当把复杂的事情压缩成一道完整的逻辑链之后,才发现你被“表面光鲜亮丽”忽悠了。
★ 读书是为了拥有更多的人生选择权
陈逸菲放弃了当明星,她可以凭借 自己优异的成绩拿到“铁饭碗”,这是因为她有足够的知识体系,让自己拥有了人生更多选择权。
一个人的成功和财富,并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和名望,而是要拥有自尊和自主的能力。因此评判一个人的标准不是他在做什么,而是能做什么。
比如一个博士无论男女,28岁还单身就很正常;但如果你只是在农村务农,到了30岁还不结婚生子,那村里人会怎么说?答案可想而知。
所以读的书越多,你的准备期和时尚期就在自动延长,你会拥有更多的职业选择方向,未来同样会有更多选择。
当明星的“风险如此高”,为何不去争取“铁饭碗”?
学生想要成为明星不是一种过错,但前提是你已经拥有了大量的知识储备能力,毕竟明星和网红也不是纯靠脸获得大家喜爱的。
如今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会选择铁饭碗,其实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编,不仅工作稳定,福利待遇良好,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从更多方面发现自身优势。
如果有一天你觉得“铁饭碗”不再适合自己了,那知识会给你更多的选择权;但如果你的大脑“一贫如洗”,就不要痴人说梦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