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曾经说她是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人,年轻、坚强而又孤独;梁羽说她不想把奇女子的俗衔加在她身上,但是思前想后却觉得没有什么比特立独行、志行高洁,不随波逐流的“奇”更加适合她。
但是这个奇女子,却在很早的时候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对于她的自杀,倪匡则说这是她的选择,因为她相信生命有肉体和死后的灵魂两种形式,而选择死亡就是她的理智的选择,应该尊重她,不用太悲伤。
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的文字里充满了悲剧的美感,用平和而又优雅的笔触向你展示她的挣扎,但是你依旧可以在她的文字里看到幽默感,其实聪明活泼也是她的性格。
她喜欢流浪,一个喜欢流浪的女子一定是有故事的女子,她曾经和心爱的人一起,在撒哈拉流浪,她以一个流浪者的口吻讲述着他们在撒哈拉生活的点点滴滴,看过的人都要被他们日常的幸福感动,却也为她丈夫意外去世后她那颗“永失我爱”的心而感同身受的悲伤。
这是她的《撒哈拉的故事》,她就是三毛。但是却有人在后来对她的故事提出质疑,这个人就是马中欣。
同样热爱探险旅游的马中欣出于一种职业旅行家的直觉,他认为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缺乏真实性,并且他花了五年的时间重走了三毛的路,然而最后的出的结论就是,三毛怪异、虚伪、随便,并且不爱荷西。所以,到底谁是真的呢?
对三毛爱情的质疑
看过三毛的书的人,一定都知道,哪怕没有亲自读过三毛的文字,也一定听说过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故事。
在三毛的描述中,首次见到荷西,荷西对自己一见钟情,展开追求,但是两人相差8岁,当时的荷西还只是一个14岁的孩子,而两个人真正定情,三毛接受荷西是在三毛重赴西班牙的时候,两人的再次相遇。
《撒哈拉的故事》中的三毛和荷西可以说拥有着让所有读者都羡慕的爱情,三毛会从垃圾场捡来绿色的玻璃瓶,插上野地里的荆棘花;她看到铁皮玻璃,会让荷西做成灯,两个人就是苦中作乐,但也十分幸福。
但是马中欣对此却十分怀疑,在他的走访中,根据三毛的邻居们的说法,三毛和荷西并非如同三毛笔下的生活一般恩爱,而且荷西经常因为受不了三毛的神经质,总是动不动突然发脾气所以宁愿逃离这个家,甚至说,在他们撒哈拉的最后两年,他们大多处于分居状态。
如果马中欣说的是真的,这简直是把读者心里的关于撒哈拉的浪漫撕碎了,当所有人都陶醉在三毛与荷西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与日常陪伴的长情之中,却有人说,这些都是假的,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对于荷西的质疑
此外,对于荷西,在三毛的笔下荷西是一名高材生,是潜水工程师。但是在马中欣的阐述中,荷西的学历就要被打上大大的问号,因为在学籍里,马中欣根本找不到有关荷西的记录,所以荷西可能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潜水员。
还有一件让人值得怀疑的事,就是当荷西因为潜水而意外死亡之后,荷西躺在棺材里,在所有人的面前,三毛冲了上去,握着荷西的手,和他说了好久的话,这是一段告别,这很正常,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
但是三毛却说当她说完这些之后,荷西的嘴角和眼角都流出血来。这是不是有点太不符合常理了,很容易让人感觉是三毛臆造出来的。
但是尽管马中欣存在怀疑,他找不到荷西的学籍,但是我们依旧不可以就这样断定三毛笔下的荷西有着很多打假的地方,因为谁也不是三毛,谁也不是那个和荷西朝夕相处的人,外人的猜忌也许就是毫无意义的叫嚣,更何况,找不到学籍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很多,并不一定是三毛在造假。
撒哈拉的生活真的困难吗?
在撒哈拉生活,苦吗?三毛给出的答案是,苦。
有时候因为贫穷,经济拮据,两个人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还有在《撒哈拉的故事》中的《素人渔夫》篇中就写到因为三毛和荷西两个人的经济周转不灵,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生活,荷西只好自己下水捕鱼去卖,这样看来,两个人的生活的确十分苦难。
但是,三毛实际上并不穷,但是在马中欣的调查中,就在他们的居住地,三毛在加纳利岛总共有三套海景别墅,后来三毛还把其中的两套卖掉,用卖掉的这笔资金投资了在当地的一个中国饭馆。
这样一想,三毛和荷西应该完全不需要因为生计而感到烦恼,他们其实并不贫穷。更何况,三毛的稿费都应该够两个人日常生活了,两个人何苦需要一天只吃一顿饭呢?
所以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的生活到底怎样,似乎在马中欣的《三毛真相》中显得扑朔迷离。
但是,并没有很多相信马中欣的《三毛真相》,此书一出就遭到了很多三毛粉丝的攻击和反对,因为马中欣其实并没有确凿的证据,他只是根据部分事实进行猜测,但也许这就是三毛和荷西选择的生活,他们选择在苦中作乐,也许我们都没有在撒哈拉流浪过,也许那就是三毛心里关于撒哈拉流浪应该有的样子。
“三毛是三毛,我是我”
三毛曾经说过:“三毛是三毛,我是我。我最大创作是我的生活。”也许三毛关于撒哈拉的那场流浪,也许加入了一些自己的主观和虚构,但是它一定不是所谓的虚假的,不真实的。
或者说,那就是三毛的一个梦幻岛,一个和荷西的梦幻岛。没有一对爱人的感情是完美的,而这种不完美也许恰恰是完美。
对于三毛和荷西的爱情,大概是旁人最没有资格去评价的东西了,也许有人愿意相信所谓的阴谋论,也许有人不愿意相信三毛告诉你的关于她和荷西之间的点点滴滴,但是看到三毛和荷西在海边的那场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婚礼,你看到那句“伸头去看荷西,他穿了一件深蓝衬衫,大胡子也修剪了一下。好,我也穿蓝色。”
平淡的语气中,充满着一对情侣准备进入婚姻的小小正式感,甚至充满了画面感,你可以感觉到三毛在对荷西温暖的笑。
这个世界上神仙眷侣可能不多,甚至可能不存在,但是,去相信美好又何妨呢,三毛和荷西在这片沙漠上成为夫妻,但是等到离去的时候,留给撒哈拉的背影,却只有三毛一个人。
文学作品中并不是不能有任何虚构,而且我们并没有充分的理由去质疑三毛的那段时光和岁月。
小结:
马中欣在《三毛真相》中通篇认为三毛是一个多疑、抑郁、疯狂的女人,他甚至说这只是一场三毛的表演,说这是一场作秀,但是有谁愿意去撒哈拉沙漠做一场秀,用自己的生命和时间去完成一场假的表演?
更何况,马中欣对于三毛的看法早已在他出发前就做出了预判,这种一开始就带着有色眼镜的走访,能够保证他不有失偏颇吗?
至于既然他可以怀疑三毛流浪故事的真实性,那关于他的文字,同样可以被别人怀疑,大多数人还是认为,马中欣的《三毛真相》充满了个人偏见和主观主义,着实算是人身攻击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