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能把逝者据为己有,是因其已被浓缩成一幅画像 | 一周荐书

发布时间:2024-05-27 10:10

撰文 | 潘文捷

编辑 | 黄月

《无声的细节:小说的“读到”之处》

走走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4-05

本书是华东师范大学创意写作专业《创意写作入门》授课导师走走的小说课讲稿。在这本书中,她选取了三大主题——艺术女性的疯癫形象,谎言、欲望和羞耻,傻子视角下的时代兴衰——并在这些主题的统领下带领读者对中外名作进行文本细读。在每一部分,她首先分析一部有影响力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之后以同主题外国文学和电影作品进行对照。

走走对文学作品以及其影视改编作品的得失直言不讳,她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去反思男性创作者描写人物的局限之处,也谈到了《阿甘正传》如何消解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青年反抗风潮的意义等。作家毕飞宇评价这部作品具有“技术主义的倾向”,思路是“‘写’的思路”,意味着《无声的细节》着眼于启示写作者自身的创作。

《未弃之物》

[波兰]马尔钦·维哈 著 林歆 译

新星出版社2024-05

“只要我们仍不知晓如何描述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仍与我们同在。”波兰当代作家马尔钦·维哈说,我们之所以能把逝者据为己有,是因为他们已被浓缩成一幅画像,甚至是只言片语,沦为囿于背景的过客。“直到现在,我们才得知,原来他们是这样或那样的人。直到现在,我们才能总结他们瞎折腾的一辈子,为不合理之处找到解释,画上句号,并打上分数。”可是,人并不能记住每一个细节,只要还不知道怎么去描述他们,他们就还活着。

《未弃之物》记录了作者与母亲相处的点滴瞬间。母亲生前总爱收集没用的小玩意儿,包括台灯、石头、废报纸、圆珠笔等等,还有她最爱的书。作者就在这些与逝者相关的词语和事物中回忆母亲,也由此也写下了波兰战后一代犹太群体在通货膨胀、物资匮乏年代的生活日常。

《少女的控诉》

[日]南彰 著 傅彦瑶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4

在记者南彰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未能反映在统计数据中的教师性犯罪的真实情况。在其他犯罪中,哪怕确定不了犯人,受害者还是可以受到社会的保护,性犯罪却完全不一样。如果周围有很多不理解的声音,甚至会引发“虚假诉讼”、“受害者有罪”等言论引发的二次攻击。许多因性虐待而身心受伤、失去信任之心的孩子选择了忍气吞声,或者他们遭受的恶行得不到学校的承认。南彰由此开始思考权力和报道的关系。

在《少女的控诉》一书中,作者特意使用了受害人母亲的视角,用第一人称去讲述相关事件。由此,法庭上的那些激烈交锋,就成为了母亲为女儿进行的全力以赴的战斗,也让读者更能共情当事人面临的巨大痛苦。

《同时代的北方》

刘岩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04

历经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的市场化改革,东北老工业基地自身的文化生产及其之于当代中国文化的意义都发生了深刻的重构。近年来,东北更是成为了文学和大众文化中的热门地域。在文学领域,双雪涛、班宇、郑执、杨知寒等获得了“新东北作家群”的称号,东北文艺复兴”更是涵盖了文学、音乐、影视剧、短视频、脱口秀等多种文艺形式。如何理解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经验及当代文化生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前言中,刘岩写道,“只有具体返顾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尤其是社会主义的历史,对‘北方’的想象和书写才可能突破重重冰封。而作为前提的前提,只有将书写者自身的语境问题化,这种返顾才是切实有效的,否则,真诚的抚今追昔也难免将历史变成空洞的景观。”

本书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刘岩第二本当代东北文化研究的著作,前一本是七年前出版的《历史·记忆·生产》。《同时代的北方》不仅把东北放在长时段的历史视野中进行观察,谈到东北作为工业基地、文化工业基地以及另类现代性前沿的历史进程,对主流叙事进行分析和批判,也对新世纪东北喜剧、东北作者电影和先锋艺术,以及近年来热门的“东北文艺复兴”中的重要书写进行了分析。

《从偏见到仇恨》

[英]马修·威廉斯 著 姜伟 译

重庆出版社 2024-03

为什么在某些时刻和地点,人们可以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而在另外的某些时刻和地点,人们却会产生分化和冲突?本书作者马修·威廉斯是一位犯罪学教授。他看到,研究者们一致认为,虽然并非每个接触过偏见思想的人都会成为仇恨犯罪者,但是所有的仇恨犯罪者都在某个时刻接触过偏见思想。大多数人都学会了压制偏见,甚至在带着偏见思考时会感到羞愧。特别是在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等的推动下,有些偏见已经变得无法令人接受,但是,这种压制机制也可能在某种条件下失效。

马修·威廉斯认为,犯罪学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端口去研究人们为什么会实施仇恨犯罪的问题。他说,我们既需要从整体着眼,考察生理习性和早期社会化是如何使得人类偏袒内群体的,也要考察金融危机、全球疾病大流行、人工智能等因素是如何为仇恨的滋生创造理想条件的。如果思考时没有面面俱到,我们就难以理解仇恨。

《艺术批评入门:历史、策略与声音》

[美]克尔·休斯顿 著 张燕楠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4-03

马里兰艺术学院艺术史、艺术理论和批评教授克尔·休斯顿在长期的艺术批评教学中发现,还没有一本书,专门为学生或者对本领域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提供综合的概览,以及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批评实践的丰富案例。因此,他决定自己写作这样一本书。

在《艺术批评入门》一书中,他讲述了艺术批评的历史,也介绍了艺术批评家是如何去描述、解释、分析、判断和评价的,以及他们的问题与风格。休斯顿看到,目前普遍存在的观点是,艺术批评并没有脱离艺术史或艺术哲学等学科,而是与这些领域有着本质上的重叠。艺术批评是一个有一些模糊的话题,没有明确的定义,也没有清晰的专业规范。艺术批评家往往拥有不同的背景,因为在大部分时间中,艺术批评都是作为相对松散和非学术性的学科发展起来的,艺术批评培养项目或者学位课程也为数不多。书中充满了构成批评话语的许多论争和趋势,作者认为,正是这些论争使得艺术批评成为了令人激动而又富于变化的体裁。

《微生物大历史:人类社会的永恒战争》

[挪威]斯蒂格·弗勒兰 著 李立丰 译

望mountain·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04

人在离开几乎没有任何微生物的母体子宫之后,就开始与各种微生物不期而遇。对人和微生物关系的描述,常常以军事术语为特征:它们是利用一切机会攻击我们、造成疾病和死亡的对手。早期的人类历史伴随着无数的瘟疫,正说明了微生物的无情。这种传统的观点,其实只是人和微生物关系的一个面向,某些微生物在合适的条件下会致病,但本书作者、挪威奥斯陆大学医学院荣休教授斯蒂格·弗勒兰却提出,电影电视中流行的微生物威胁人类灭绝的图景过于悲观、缺乏根据。

自19世纪的细菌学革命以来,我们对微生物的认识大大增加,这带来了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微生物一直和人类合作,定居在我们的皮肤和黏膜中,形成人体的微生物群。作者提出了“人类-微生物-环境”的三位一体模型,分析三者的相互作用。他指出,不论如何,哪怕是在人类从地球消失的那一天,微生物会依然存在。虽然它们和人类社会之间进行着不止歇的战争,那也不过是以数十亿年计的微生物历史的短暂一瞬。

《大脑,不可思议:

图说脑科学发展的神奇时刻》

汪汉澄 著 宋明宪 绘

图灵新知·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4-01

为什么看、看见和看懂是三件不同的事情?为什么会有什么都记不住的人、会有失语症?人类的创意源自于哪里?这些问题都必须从脑科学中获得解答。“我就是一个脑,华生,我的其他部分都只不过是脑的附属品而已。”夏洛克·福尔摩斯曾经这样说过。神经科医师、台湾大学医学系副教授汪汉澄认为,大脑就是我们的本体,认识大脑就是认识我们自己。

本书的目的在于让读者看见,在脑科学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在解开大脑秘密的过程中,曾出现了许多特别闪耀动人的人物和时刻。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黄金时刻可以提供给读者一张通往大脑花园的导览地图。本书的各章从实际发生或者出现过的脑部疾病、症状或某个人物的真实故事出发,引出这些时刻以及其代表的脑科学发展脉络。书中的精彩插图来自于神经科医师宋明宪之手。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潘文捷,编辑:黄月,未经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

网址:之所以能把逝者据为己有,是因其已被浓缩成一幅画像 | 一周荐书 http://c.mxgxt.com/news/view/6046

相关内容

之所以能把逝者据为己有,是因其已被浓缩成一幅画像 | 一周荐书
“工作浓人”:她把自己“浓”成一个行业的“浓浓传说”丨不做淡人做浓人
妖怪的寂寞,其实是人的寂寞 | 一周荐书
专访《不必向长安》作者金哲为:如何解读沈周晚年名作《卧游图册》
入夏:在乡野过一个夏天,把自己还给天地,无思无虑丨周末读诗
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地方
陈抟老祖的书法,一看就不是凡人所写,康有为钻研一生也没学明白
保罗·奥斯特: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
北宋画家李成为什么爱画寒林?
为什么说中文是世界语言的压缩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