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2024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广州晒公共文化服务成绩单

发布时间:2024-10-24 10:05

11月6日至7日,2024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将在广州举办。为了迎接这一中国文化馆行业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年度盛会,广州近日晒出了年度公共文化服务的成绩单。

夯实基础,高水平建设城市文化设施

据介绍,近年来,广州持续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城市文化基础设施,让文化地标融入城市、融入市民生活,真正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前沿阵地。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位于海珠湖畔的广州市文化馆游人如织,7天接待市民游客逾7万人次。节庆活动、文艺演出、非遗体验、艺术展览……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广大市民游客踏秋赏景的同时,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服务也增强了市民游客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广州市文化馆全景航拍图。

作为全国最大的文化馆,广州市文化馆地处城市新中轴线南段的中心位置,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总用地面积约14.2万平方米。文化馆以“十里红云一湾水,八桥画舫十六亭”为设计主题,是一座传统与现代相融合、自然与人文共辉映、艺术与生活于一体的新型文化综合体。

与广州市文化馆遥相呼应的,还有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上的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广州图书馆,麓湖之畔的广州人民艺术中心,珠江新城的广州粤剧院,三江交汇处的“文化巨轮”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截至目前,广州共有区级以上公共文化设施近200处,预计到2035年还将新增100余处,将构建超过300处大、中型文化设施矩阵。公共文化设施在城市空间星罗棋布,共同绘就了一幅迷人的岭南文化图卷。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

近年来,广州大力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效能,抓住关键点发力,让文化投入、文化基建真正转化为“文化力量”。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异军突起,如天河湿地文化角、尚榕美术馆等新型文化空间走入大众视野,成为市民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客厅”。

广州还大力推进“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建设,持续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品质。遍布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矩阵”,将“诗与远方”带到家门口,见证着广州公共文化服务的蓬勃发展。

创新驱动,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活力

据统计,截至2024年8月,广州全市接待游客1.48亿人次,同比增长7.36%;年均组织阅读推广、公益演出、展览、培训、比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3万余场,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广州市接待游客1441万人次,同比增长3.7%;接待出入境游客25万人次,同比增长50%;实现文旅消费超112.6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广州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为公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选择。广州图书馆在国庆假期第一天的入馆人数就超过了4.3万人次;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黄金周期间前3天每天入馆人数超过1.2万人次;市属文博场馆精心筹备了100多场精彩纷呈的展览和主题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参与。

广州市文化馆“抟土绕潮音——大吴泥塑艺术展”现场。

近年来,广州注重激活在地化的公共文化内生动力,以文化促进基层治理创新。继以从化区莲麻村为代表的“红色乡村型”模式、以黄埔区龙湖街为代表的“城市更新型”模式、以番禺区穗石村为代表的“问题板结型”模式试点之后,广州市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机制,遴选南华西街道洲头咀社区、猎德街道猎德村、花东镇港头村、人和镇凤和村广州翼·空港文旅小镇、沙湾街道沙湾北村、江埔街道罗洞工匠小镇等6个点作为“2023—2024年广州基层公共文化共同体试点项目”,通过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让文化力量“看得见”。

积极探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的新形势,广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并试点建设“公共文化共同体”,这是以提升文化治理能力为核心,以公共文化标杆项目为抓手,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生态为目标而建立的一体化交流合作机制。在广州的先行探索下,广州“公共文化共同体”地方经验转化为广东“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省域政策,并在2024年1月发布了《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指南》。

“向美而行”公共文化产品配送服务,依托“广州公共文化云”平台,支持专业院团、文化企业、民间文化机构和个人作为“文化供给主体”上线,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开放式中央厨房”和永不落幕的线上展示平台,实现全市11个区、177个镇街全覆盖;“繁星行动”文旅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孵化基层文旅志愿服务组织者、文旅志愿服务示范队伍、特色文旅志愿服务项目,基本完成构建“三个100”基层文旅志愿服务网络目标;“群星工程”项目通过分类扶持和分层培育,打造1000余支群众文艺团队;全民艺术普及联盟、全民阅读推广联盟、公共文化设施联盟等公共文化联合体,吸纳各类文化机构、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由文化主管部门的单一文化形态向城市文化品位全面构建延伸,扩大文化的辐射带动效应。

“向美而行”公共文化产品配送服务活动。

与此同时,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挥不同供给主体的优势,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水平,今年7月,广州印发《广州市关于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的实施办法》,各级文化部门积极践行,并取得初步成效,涌现出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带动性的经验和做法。

今年以来,广州市文化馆在坚持公益属性、坚持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上,结合场馆特色和服务类型,通过以社会合作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以公开招募开展部分场馆的合作运营、以公开招租开展公共文化辅助性服务、以收取场地使用费优化部分场馆的使用、以合作分成探索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五种模式,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在为群众提供了更丰富的文化活动和体验的同时,还通过优质服务激活文化消费,带动周边文旅产业的发展。越秀区通过政策引导、经费扶持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对公共文化场馆和文物建筑进行保护管理,探索形成“政府统筹+专题博物馆”“政府托管+企业运营”“政府支持+社会力量”“政企注资+一体运营”等四种活化利用模式,成功推出万木草堂、东平大押、逵园等文物活化、保护利用典型案例。

广州市文化馆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现场。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现有社会力量合办的图书馆分馆(服务点)195个、文化馆分馆(服务点)59个、博物馆32个。截至2023年底,全市有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超600个。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戴银欢 通讯员 穗文广旅宣

图片为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

网址:迎接2024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广州晒公共文化服务成绩单 http://c.mxgxt.com/news/view/61228

相关内容

浙江之江文化中心周年启示:公共文化集群为何那么火?
广州国际文化中心封顶,珠江南岸崛起大湾区文化创意新高地
醒狮、咏春走进课堂,广州青年夜校推出“岭南文化”系列课程
走进广东文学馆,感受创作的魅力
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启动
​北京市第二届文化馆服务宣传月落幕,5238场文化活动吸引八百余万人次参与
在京感受南孔文化精神 2024南孔文化北京交流周在国家图书馆开幕
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公布
“千年瓷都”遇见“千年商都”,快去广州华侨博物馆打卡陶瓷文化艺术展
2023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名单公布,河南两个项目入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