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影视剧也出现了空前繁荣景象。
而在看脸的时代,只要有颜,演技似乎变得不重要了,连抠图,替身都变得无可厚非了。
但越是这样,就特别怀念那些用心演戏的演员,真正对待演员这个职业的人。将自己融入角色中,展现出一个角色带出来的氛围,感受着由角色带来的自然流露。
1
奠定现代喜剧风格大师——卓别林。
一双不合脚的大皮鞋,一条肥大的裤子,拿着手杖,嘴上留着一小撮胡子,头戴圆形礼帽,迈着鸭子步伐的这个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让后人不断模仿。
卓别林能把电影中人物演绎的淋漓尽致,这不仅和他的经历有关,也是他跟生活中真实人物请教,在他们身上寻找人物特点,以此来不断揣摩角色人物的结果。
卓别林早期的人物形象虽是以野蛮的闯祸精,但也在这种模式化下,找到独具个人特色的亮点。
在演绎过程中,卓别林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喜剧风格,借助特殊的道具引发混战,从而产生滑稽感。当然现在再来看《溜冰场》中流浪汉穿着溜冰鞋搞恶作剧的桥段还是能引起笑声,经典笑料不会因时代不同而变色。
《溜冰场》
而后,卓别林的电影中就不仅是搞笑,还入了酸楚、同情的元素,一个比较大的突破就是将社会问题以电影的方式呈现出来。
《移民》这部短片就是将一个社会问题揭露出来,他将困扰美国多年的移民问题,在一个笑料与情感结合的找一个平衡点。
到了《摩登时代》,卓别林以幽默为媒介,用荒诞离奇的意向,从正常的现象中剥离出不正常,直戳人们的心底。
《摩登时代》
正如卓别林所说:
世界就像是个巨大的马戏团,它让你兴奋,却让我惶恐,因为我知道散场后永远是有限温存,无限辛酸。
当一个人真正认识自己时,就会明白,一个演员真正要做的是什么。
2
周星驰是多少人的偶像。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跑龙套角色到如今的星爷,奉献出无数经典电影。
有人说,小时候,看周星驰的电影会笑;长大了,看周星驰的电影会哭。
周星驰说他其实是一个悲剧演员,他最好的一场戏,就是他自己。
是呀,他将自己一生都奉献给了电影,从青葱少年到如今的满头银发。
《少林足球》中有一场大师兄被歌厅老板用啤酒瓶砸头的戏份,说好用道具瓶子到开拍时却用了真的玻璃瓶,险些将饰演大师兄的黄一飞砸晕,才喊停。
在电影上追求完美,使得很多朋友跟他渐行渐远,但正是对电影的偏执追求,才成就了现在的经典。
在跑龙套时饰演的一个小兵,周星驰曾对导演说过想表现出小兵的死法,但被导演驳回。
或许是对电影的热爱,才使得他对演员这个职业,用上许多心思。
他只是一个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宁愿得罪导演、演员,也绝不会辜负观众。
这才是一个演员该有的修养。
3
孙俪,一个娘娘征服了观众。
对于孙俪,我们都知道,每部戏的剧本都是做过笔记,从拍摄《甄嬛传》就可以知道。
将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到后面的为了在宫中活下去一路往上爬的角色,演绎的很到位。
到了《那年花开月正圆》,每天剧本不离手,甚至为了迅速入戏,连搭档的台词也要背。认真揣摩角色,感知人物的悲喜苦乐,集散离合。
她的剧本,根据时间和情节不同,做不同颜色的标记,用心程度在这个看颜值的年代,显得难能可贵。
在《那年花开月正圆》播出后,孙俪得到了很多掌声,并没有将自己固定在了甄嬛这个角色上。
对于演戏,孙俪下的功夫可谓做到投入全部的努力,只为塑造好剧中人物角色。
所以,对于孙俪塑造的角色,观众是认可的,也是买账的。
一个演员,要想透过角色表现出什么样的效果,就看这个演员是怎样对待“演员”这个职业。
所以,遇到那些好的作品,好的演员,总会引起关注,就像这次大热的王传君,找到了自己想要的。
黄渤为什么能得到“50亿影帝”的称号,是他在用心演戏,用心对待这个职业,更是身为演员的自我修养,将人物演活,透过人物看到背后的内容。
一个用心演戏的演员,才能称的上一个好演员,他们越是较真观众越是喜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