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是除了政治人物、商界精英之外,社会上的另一类意见领袖,动辄坐拥几百上千万粉丝,这种高曝光度正是传统文化梦寐以求的。
于是,想要把偏精英的文化向外扩散给更多人,就产生了大量文化节目选择明星作为“代言人”的现象。对于文化艺术的传播,明星效应无疑是一条捷径。
综艺节目的唯市场化,以及由此导致的低俗化,不仅与大学、学术界、知识分子所代表的人文传统日益分离,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也产生了无法弥补的断裂。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回归是大势所趋。节目对人的情感与人文的结合、对传统和历史的重新阐释,都做得不错,耳目一新,虽然并不完美。
但节目回到了对社会价值观的重建上,就是一种拨乱反正。
“国宝守护人”用什么明星合适?
早在2016年猴年的春晚,广大网友就曾因李敏镐在的献唱和六小龄童憾失良机掀起一波热议。讨论的点其实不在于明星的业务能力,而是身份与场合的契合性。
同理,有自我坚持的文化节目即使想要表现出亲近感,也必须寻找与自己调性相符的明星嘉宾。
这些嘉宾一定要在自己的领域业务能力过硬、口碑爆棚,花边新闻多了还不行,所以当很多当红小鲜肉的粉丝提名让自己的爱豆也来参加节目时,那些自己的爱豆已经上了节目的粉丝会对此嗤之以鼻、不以为意。在他们看来,这是自己爱豆的形象、甚至文化品位被官方认证的优越感。
事实证明,这种用明星做噱头的手段行之有效,粉丝们一边喊着凯凯王真逗,一边被各种国宝的光彩折服。当然,这也需要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对明星的分量和传统文化的分量加以严格把控。
《国家宝藏》很好的利用了商业上常用的“代言人”模式,让形象优质的偶像作为国宝守护人,让他们在节目中的小剧场发挥自己演员的职业优势,作为国宝前世今生的衔接者,并以普通人的视角提出疑惑,总之,并没有喧宾夺主。
凯凯王被老父亲、爱豆三维立体环绕式吐槽成了节目最佳,也成为官方的宣传口。
文化节目离了明星究竟能不能活?
其实让明星为传统文化代言,无非是想要追求知识分享的年轻化和普及性。
作为成功的案例,《朗读者》制片人董卿在会议上分享了《朗读者》制作以及传播方面成功的一些心得。
一档文化类节目,如何去打破这个曲高和寡的魔咒?董卿引用了宋代张博端的一句话:“惟君心与我心同,方敢倾怀向君说”。
让明星参与只是一个传播途径,最重要的还是其中源远流长的艺术内核。八卦和热度始终是有期限的,文化节目能做的是,如何以娱乐传播为手段,‘蹭’明星的热度,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爱上中国文化。
为了与年轻观众达成共识,《国家宝藏》加入了诸如“你家里人知道吗”、“画风”这种网络词语。目前看来,效果颇佳,观众对这种画风相当满意。
另外,类似豆瓣、知乎这种社区也是高质量内容传播的最佳场所,这些聚集起来的人品味相似、乐于分享,内容传播起来障碍小的多。
对于一贯高冷的文化节目来说,《国家宝藏》这次或许是真正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线。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传播形式如何改变,文化始终是所有艺术的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