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看待儿童网红:看不懂教育的底层逻辑,才最可怕

发布时间:2025-01-01 21:29

01

上周三下班走在路上,带着耳机,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手指滑溜地刷着微博,看到一则视频停了下来。

原来是之前神模仿李佳琪的“天天小朋友”,出了新视频,这次他带着爸爸一起出镜,拍了“孩子考60分,父母什么反应”的视频。

更好玩的是,他们还一起模仿出演了泰剧版,韩剧版,港剧版,台剧版和美剧版等多个版本:

“啊西!打你稀巴烂!...思密达...啊西!”
“反正港剧里面一定会有人去加拿大和美国的呐!”
“啊你的表现真的很烦馁!你才很烦馁,机车什么机车啦!...怎么会有这么臭屁的小孩啦!”


每一个模仿都抓住了核心,就连口音、语调、神情都很像。

视频上传到网上没几天,就获得了400万+的阅读量,还上了微博热搜。

网友评论:

“有才啊,天霸,怎么办,希望你天天更新,但又不希望你脱发,好矛盾哦。”
“哈哈哈哈哈哈哈很港式很台式很美式。”

直到今天,视频共获得9W+点赞,1W+评论,2W+转发。

显然,小天天已经成了网红。

其实,早在今年5月份,小天天因神模仿李佳琦的带货视频,而在网上迅速窜红。


那个时候,他已经是小网红了。

俗话说的好:人红了,诱惑就多了,克制就少了。

可是,天天的爸爸却没有,还是坚持自己当初拍视频的初衷:开心快乐。

在天天红了之后,有很多广告商找天天拍商业广告,可是天天爸爸婉拒了,并说:“拍视频不是为了成网红,就是为了让孩子开心。”

天天妈妈也说,“录视频背后是“陪伴孩子的欢乐亲子时光”。

天天爸爸也是在微博简介中强调,视频只是孩子完成作业之后的自娱自乐而已。

并且立了规矩:如果8点前完成不了作业,那就不拍,而且拍摄时长不会超过15分钟。


我想,这是优秀的父母的典范。

天天现在这么被人喜欢,其实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儿童网红。

可是对待儿童网红,很多父母的做法却不一样。

02

今年7月,一条有关韩国6岁网红(Boram)的新闻引起了网友疯狂关注。


她居然在赚钱养家!还用自己的收入,给父母在首尔江南豪华地段,买下一栋价值800万美元的五层楼房。

虽然才6岁,却在油管上拥有2年视频主播经验,有两个账号,粉丝数量加起来有3000+万。

靠着这么多的粉丝数量,单月广告有2500万+元收入。

跟其他6岁小朋友比起来,简直可以甩出几个银河系。

可是看起来光鲜亮丽,事实却大相径庭。

所有上传的视频都由父母请专业人员精心设计。视频中的童真,实际却是一场表演,一场交易,Boram就是其中的商品。

她甚至会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偷盗,假装怀孕分娩,甚至还开车上路等不良行为。因此韩国儿童慈善机构指控Boram的父母:“不要让视频内容,对未成年观众产生负面影响。”

这么小的年纪,接触到是大人们中的扭曲认知,甚至为保持视频的更新率而耽误学习,不知道对她的将来有多大影响。

但可以在前不久已故(25岁)韩国艺人崔雪莉身上,略见端倪。


雪莉从小就是童星。

10多岁加入娱乐公司,从此开始明星开挂的生涯。

但可能是太早出道,不太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或者承担压力,导致在心理上容易出问题。

雪莉在纪录片《真理商店》中曾说:“可能是因为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演艺生涯,过早的成熟使得周围人都没有把我当小孩子看,我身上的担子太重感到非常害怕,即使说累也没有人愿意倾听我的烦恼,感觉这个世界只剩我孤零零的一个人”。

结果在今年10月份的时候,因抑郁症自杀。

03

同样是童星的,还有另外一位:林妙可。


2008年北京奥运会,因一首《歌唱祖国》走红,一举成为家喻户晓的童星。

奥运会过后,她也开始以演员身份参演各大影视剧,而这个时候的她不过是个10岁的孩子,却已经开始享受明星的光环。

可能是大量长期拍摄影视剧的缘故,自己的学业暂缓被搁置。

2010年,年仅12岁的她登上了春晚舞台,这是她演艺生涯的最高峰。一身红色连衣裙,非常符合春晚喜庆的主题,可爱的面孔又出现在镜头面前。

但春晚过后,他的演艺事业开始急剧下滑,观众对他的关注度逐渐减少。真的还是太嫩了,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学养,过早地进入娱乐圈,终究是要还的。

直到2017年,参加高考包括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时,连初试都没过,面对记者采访时,少了幼时的可爱,依然在镜头前用童年摇头晃脑的方式表现。


有人说,这是一种扭捏的作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彼得·潘综合征”(Peter Pansyndrom e)这是一种成年后仍然行事幼稚、浅薄,从内心抗拒长大的异常行为模式。

一般来说,为孩子包办一切的父母很容易将成年后的孩子塑造成“彼得·潘综合征”一样长不大的成年人。

当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最直接的后果是抑制了儿童自然的成长。他们无需自己去面对成长的冲突,因为父母已经为他们安排好了一切。

可以说,这或多或少与她过早成为童星有关,父母没有正确控制和引导以致形成不正确的心理活动。

因为林妙可曾经在遭遇奥运“假唱门”后,舆论一边倒地指责林妙可,这使得林妈妈更加焦虑外面世界对女儿可能的伤害,于是不顾一切地加倍呵护着林妙可。以致当林妙可17岁了,她妈妈有她的手机密码,而且她妈妈随时可以检视她的微信。

04

儿童网红是时代的产物。

由于科技的便捷,这个时代,成名的年纪真的越来越小了。

但父母一不小心,可能使成名的代价却越来越大了,是一颗好苗子毁于一旦。

简书上,有一篇《“儿童网红”泛滥,女儿梦想做主播,孩子的梦想正在被“畸形”》文章,其中提到一个观点,表示很赞同:“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人生观念形成的镜子。孩子未来的发展谁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但是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帮助孩子“纠正”逐渐畸形的行为,乃至梦想。”

如何对待儿童网红问题,父母起到决定作用,一念之差,可能让小孩坠入万丈深渊。

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和虚荣心,有多少父母会像天天的爸爸那样克制?

有句话说得很好:在孩子什么年龄段,让他该干嘛就干嘛,不要拔苗助长。

这是有心理学依据,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是有一个漫长建设时期,必须要符合自身的发展特性。

其实,儿童网红有点是拔苗助长,一不小心,可能会拔得过头。

网址:父母如何看待儿童网红:看不懂教育的底层逻辑,才最可怕 http://c.mxgxt.com/news/view/628265

相关内容

看明星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当“儿童网红”成为现象级,父母如何当好“数字家长”?
肖战代言:从高奢到亲民,你看懂了底层的价值逻辑没有?
谈谈如何加强留守儿童感恩教育
奥运冠军如何炼成?家庭教育很重要?看看人家的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刘润《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要点抄评
黄磊女儿又上热搜?看明星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看看明星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行业大奖荣誉加冕,细数童年故事由“爆红”到“长红”的底层逻辑
女明星为孩子上幼儿园“崩溃”,最怕父母用力过度,孩子不领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