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天下观”的历史意蕴与与现今国际关系
核心提示:尽管儒家所设想的“天下”与当今的“世界”一词所包含的各民族国家的意义相去甚远,然而其中所包含的对人类巨型社群的和平共处的思想理念,对于今日的世界和平均有启迪意义。人道的原则将是国内、国际政治的第一优先原则,人权论、国家主权论必须服从第一原则,否则,以人权论、国家主权论为由的国际干涉将是虚伪的政治欺骗。
本文摘自《儒家“王道天下观” 与当代国际和平的可能向度——兼论康德等人有关“世界和平” 的思想》 作者 吴根友
儒家“王道天下观”的历史意蕴:
“王道天下观”与其说是对历史上一种真实的社会政治形态的观念描述,不如说是儒家思想者对大同世界理想政治形态的一种向往。这种“天下观”的核心精神就是:通过建立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让其他文化后进的族群、国家、地区自动的效法、归化,从而形成一道而同风的天下太平的政治局面。尽管儒家所设想的“天下”与当今的“世界”一词所包含的各民族国家的意义相去甚远,然而其中所包含的对人类巨型社群的和平共处的思想理念,对于今日的世界和平均有启迪意义。
在中国哲学中,“王道”的概念出现较早,然在儒家思想传统中出现很迟。孔子的政治理想中虽然充满了一种王道的理想情结,但并没有使用“王道”的概念。孔子批评其弟子冉有、子路二人帮助季氏攻打附属国颛臾时,提出了“修文德以来远人”王道政治理想,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徕之。既来之,则安之。”这可以看作是“王道”观念的雏型。如果将孔子的“文德论”引申为一种处理当今国际关系的一思想观念原型,虽然有些质朴、简陋,但确实包含了不同于近、现代西方社会以来以国家主权观念为基础的现代国际关系思想。这一思想更强调先进的文明国不以战争的方式去强行地推广自己的文明形态,而是以感化的方式吸引别国自动的学习与参与。因而在思想原则上具有很强的解释价值。孔子“文德论”所包含的“王道”理想推崇以非战争手段解决诸侯国之间的争端问题,他特别称赞管仲,说道:“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又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高度地肯定了管仲以外交手段,使当时诸侯国联合起来,协助周王室。这一“王道”理想亦可以引申为处理当今国际关系的思想原则。
当然,孔子也说过:“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季氏》十六)肯定了“王道”社会里合法的战争行为,但这种战争不是国与国之间的领土、人民与财富的争夺战,而是对违背周王朝大一统的社会秩序的地方叛乱势力的讨伐。换句话说,如果服从礼制文化传统的内在道义要求,战争又是被允许的:那就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但是,天子从维护礼乐制度的秩序要求出发对地方暴动势力的讨伐是一种不得已的行为,正常情况下是不使用武力的。
简言之,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其“文德论”(或曰“王道天下观”)在一般意义上是反对战争的。他所理想的“王道” 天下其实即是仁德的天下。如孔子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子路》又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可见,“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的“王道”理想,其核心精神是“仁道”理想。到了孟子,“仁道”就更进一步地成为“王道”的内在精神。
从现存的文本看,《孟子》一书中已经出现了“王道”的概念,从而使孔子“文德论”所包含的“王道”理想获得了自己的概念形式。在《梁惠王》(上)一文中,孟子第一次提出了“王道”的概念。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王道”理想的本质内涵是“仁政”,而“王道”的具体历史内容是“先王之道”——即尧、舜、禹、商汤、文、武、周公之道。孟子把《诗经》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看作是“王道”标志:他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离娄》下)而《诗》之所以是“王道”的精神标志,乃在于其中保存了当时各诸侯国的风俗。这些风俗是王者派人到各国采集整理后的产物,是王者听取民众之音的表现。
在《孟子》的文本中,与“王道”概念相对应的动词是“王天下”——即做天下之王。而“王天下”的根本哲学精神是实行仁政。“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梁惠王》上)这种天下人皆欲趋赴王道之国的理想,正是孔子“文德论”的更为具体化的描述。
在《公孙丑》(上),孟子比较集中地论述了“王天下”的五种方法,如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公孙丑》上)
通观《孟子》全书,其“王天下”的具体措施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的政策:1、确保社会经济基础厚实——“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尊重人民的生命财产——“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3、就像关怀自己家庭成员一样关心天下百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梁惠王》上)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孟子坚信:“仁者无敌于天下”。他说:“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未之有也。”(《尽心》下)因此,“仁道”就成为王道天下的政治原则,也是王道天下权力来源的合法性基础。
网址:“王道天下观”的历史意蕴与与现今国际关系 http://c.mxgxt.com/news/view/628834
相关内容
红楼梦的多重意蕴与佛道教关系探析朝鲜与韩国的历史关系 朝鲜与韩国关系大事记
中国古代的大明王朝与缅甸的历史关系如何?
历史的涅槃:印尼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之变迁
朝鲜和韩国的历史关系——朝鲜与韩国:历史纠葛与和解之路
集贤讲堂第321讲: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关系史研究的意义
今日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史学与新闻如何链接?
韩国对中韩历史的选择性叙述与中韩关系
回到历史的脉络和节奏:中国近代史的教与学笔谈(下)
王与马共天下政治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