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是精神疾病吗?为什么孤独症划归精神类残疾

发布时间:2025-01-02 04:56


讨论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很大意义,但公众特别是孤独症部分家长很在意,而且误区不少,所以,我们今天从不同视角来说说这个问题。

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是精神病科学研究的范畴

说到精神病,公众理解和专业视角很大不一样,可以理解为精神类疾病有广义(精神病学研究对象)和狭义(公众认为的精神病)之分,孤独症是广义上的精神病学研究对象,一般社会大众说的精神疾病是狭义精神疾病。

那么如何理解广义和狭义上的精神疾病呢?

广义精神疾病,是指精神病学科研究的范畴,包括所有类别的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障碍等,如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症)。

精神病学研究范围相当广泛,如精神分裂、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酒精药物依赖、进食障碍、失眠症等等都属于精神障碍,发育障碍、智力落后(属于精神发育迟滞)和各种能力与品行障碍也属于现代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

狭义精神疾病,大众所认为的主要是精神分裂(大家说的“武疯子”),这是一类严重的精神障碍,占比非常少,而且只要按时服药,根本不会有什么行为和情绪问题,完全可以和普通人一样上学、工作和生活。

其实任何人一辈子都可能(会)有精神疾病,精神疾病与感冒发烧一样普遍,但为什么人们希望撇清与精神病的关系呢?主要是因为人们(包括精神病者本人及其家属)对精神疾病的病耻感导致的。

目前孤独症还没有统一、权威的定义

主要有关孤独症代表性定义有:

1、维基百科的定义:孤独症是一种脑部因发育障碍所导致的疾病,其特征是情绪表达困难,社交互动障碍,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有问题,以及日常表现出限制的行为与重复的动作,明显的特定兴趣。 ——http://zh.wikipedia.org/wiki/孤独症

2、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的定义: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发育障碍,这种障碍会导致严重的社会、交流和行为问题。

——https://www.cdc.gov/ncbddd/autism/index.html

3、中国卫健委(前卫生部)的定义:儿童孤独症也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卫办医政发〔2010〕123号

4、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8年6月最新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ICD-11)”中,将孤独症(ASD)列为“神经发育障碍(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类,与精神病或称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行为障碍(Behavioral Disorders )区分开来,ICD-11的6A02里的定义,描述孤独症谱系特征为“发起和维持交互式的社交沟通能力有持续性不足,伴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刻板、兴趣狭窄。”

在我国,2006年正式将孤独症归为精神残疾

关于精神残疾,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中,精神残疾标准组撰写的《精神残疾标准解读》中给出的定义为:精神残疾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由于病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可见,精神残疾是指那些未愈并且其社会功能受损的精神障碍患者。

对于孤独症的诊断,精神疾病医学研究和实践上,有以下三个标准:ICD-11(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DSM-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在这三个标准中,孤独症被归为“广泛性发育障碍”(修改后的DSM-5与ICD-11改为“孤独症谱系障碍”)。

孤独症致残率很高,有的需要终生支持,目前孤独症人士在残联办理残疾证,一般是精神类残疾证。

这一点也引起家长反感和社会恐惧感。

应该承认,我国对残疾人的偏见和误区还有很多,现代残疾人观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倡导,特别是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制度让大众对这个群体产生严重的偏见和恐慌,这种重管理和监控,轻服务和知识普及,很多孤独症家长为了避免不恰当对待和管理,选择隐瞒,拒绝办残疾证,这也是无奈的选择!

为了更好地予以帮助支持,随着诊断标准的逐渐清晰,病因、病机逐渐搞清楚,孤独症单独立为一项是可行和必要的。

什么标签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有病耻感

从疾病角度来说,没有哪种疾病比哪种疾病更好。

病耻感是一种社会刻板认知,不仅会带给患者本人和家庭巨大的精神和社会压力,还会给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人为限制、刻板拒绝、服务缺失,使个案及家庭融入社会的过程更艰难。

孤独症是一个广谱,也就是说,其症状从轻到重都有,特点也各不相同,需要的支持也不相同,对于孤独症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DSM-V根据需要的帮助,作严重程度分类,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程度(需要的帮助由少到多),见下表:

严重程度

社会交流

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

三级(需要非常 高强度的帮助)

严重的言语和非言语社会交流技能缺陷导致严重功能受损;极少发起社交互动,对他人的社交示意反应低下

迷恋、固定的仪式和(或)重复行为,显著影响各方面功能;当这些行为被中断时表现明显的痛苦反应;很难从其狭隘的兴趣中转移出来或很快又回到原有兴趣中去

二级(需要高强 度的帮助)

明显的言语和非言语社会交流技巧缺陷;即使给予现场支持也表现出明显社交受损;较少发起社交互动, 对他人的社交示意反应较低或异常

重复刻板行为和(或)迷恋或固定的仪式频繁出现,观察也可明显发现;在很多场合下影响患者的功能;即使随意当这些行为被中断时表现明显的痛苦反应或挫折反应;较难从其狭隘兴趣 中转移出来

一级(需要帮助)

当现场缺乏支持,社会交流缺陷引起可察觉到的功能受损;发起社交困难;对他人的社交示意的反应显得不正常或不成功;可能表现出社交兴趣降低

仪式和重复行为在某一个或多个场合中显著影响患者功能;若他人试图中断其重复刻板行为或将其从狭隘兴趣中转移出来, 会表现抵抗

从社会角度来看,什么标签不重要,重要是提供相应的支持,提供合适的成长与发展环境。一个包容、有支持的环境,可以减少病耻感,可以惠及每个社会个体。

需要强调的是,孤独症者合并精神障碍的比例远远大于普通人

孤独症是先天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很多神经系统的异常也会伴随精神方面的异常,孤独症跟其他精神疾病共享脑部神经系统的异常。孤独症患者在精神领域的共患病比普通人高10%-60%,如癫痫、注意力缺陷、焦虑症、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

孤独症是否共患以上精神类疾病,与其神经系统障碍程度和干预支持正确与否有密切相关,如果得不到很好支持与干预,共患病的概率会大大提升。孤独症在得到专业治疗和长期的康复教育后,其社会功能完全或者绝大部分可以恢复,不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网址:孤独症是精神疾病吗?为什么孤独症划归精神类残疾 http://c.mxgxt.com/news/view/631261

下一篇: 错误的爱

相关内容

如何科学应对孤独症谱系障碍(1)?
十大明星令人恐惧的精神疾患与心理疾病(精选)
“孤独”的研发:孤独症药物寥寥无几 ,临床期盼新药
十大明星令人恐惧的精神疾患与心理疾病.doc
孤独症、社交焦虑症……“困境儿童”心上的“锁链”如何解?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被爆患精神疾病的10大明星
专业引领、大咖云集 “启明星工程 孤独症儿童关爱行动”在粤启航
谷建芬·启明星关爱孤独症儿童圆梦公益项目发起人隋欣:以音乐启明孤独
陈碧舸: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孤独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