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80年代的大学生,女生不贪财,男生不怕死

发布时间:2025-01-02 05:53

《同桌的你》至今依然在各个校园中响亮,很少有人知道,高晓松在制作这一音乐时,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

对于他的印象,许多人都只记得他是一个节目主持人,专门和观众唠家常;他那双层下巴之上的一小撮胡子、长而干净的头发和一直不离手的白扇子,让人过目不忘。

如果在许多知名的作品没有见到他的名字,那么人们也许会认为,他只不过是一个其貌不扬的主持人而已。要知道,他的家庭背景相当殷实,是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

正因如此,他才有着丰富的大学生活经历,见证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的样子。

那么,高晓松有什么样的家庭背景?

满门都是高级知识分子

高晓松的外公张维是我国知名的中科院院士、深圳大学的第1任校长,以及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这要随便说出去,高晓松的面子一定十足。

他的外婆陆士嘉也相当厉害,是北京航空学院的筹建者之一,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中的,唯一的中国籍博士。

张克潜是他的舅舅,目前在清华大学当教授,兼博士生导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电子学与光学科学,是这方面的顶级专家之一。

高景德是他的嫡系祖父,曾经做过清华大学的校长,是中科院院士以及电机工程专家。

他的亲生父亲高立人是清华大学的教授,母亲张克群在清华大学毕业,师从梁思成。黄二陶是他的继父,也毕业于清华大学,是开国副总理黄炎培的嫡系孙子。

所以,高晓松一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最低学位的也是从清华大学毕业出来。

与母亲

1988年,他继承了高级知识分子家族的优良传统,以高分考入清华大学的电子工程系。不过,去了一趟海南岛之后,他就认为自己不适合做科学家,倒可以发挥自己的文艺天赋。

于是,清华还未毕业,他就主动退学,并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研究生预备班学习。

尽管有着丰富的人脉资源,但他一路走来凭借的都是自己的努力。

他说:“80年代的大学,女生不贪财,男生不怕死。正因为如此,当时的大学生才能做到“无欲则刚”。

那么,在高晓松的眼里,80年代的大学到底是怎么样的?

八十年代的女大学生不贪财

在一档节目中,高晓松就表示,对如今的大学以及大学生感到很不理解。学校像刻模子一样将学生批量生产出来,学生们的生活也纸醉金迷,早就将上大学的初心忘却。

对此,他把自己所在的大学以及大学生活用来做比较。

从1988年起,他有两段不同的大学生活。第1个时期是在清华大学学习;第2个时期则转学到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艺术。

在这两个时期,他见证了当时大学的质朴与学生的好学。人们进入大学的唯一目的就是将知识学好,然后用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学校也本着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对每一个学生认真负责,“严师出高徒”的理念在当时还没有废除。

反观如今,如果老师因为学生犯错而纠正,很可能会遭到学生的报复,甚至会吃上官司,所以现在的很多老师一般都对学生敬而远之。

女大学生们非常质朴,在她们看来,与有钱人交往是一件值得羞耻的事。在当时,能够有一辆自行车就算是有钱人的标志,而女大学生们与这些人交往的时候,通常都会回避自己的同学。

高晓松就举了一个例子,与他同班的一个女生同另外一位工程系的男生交往。男生的家里面很有钱,所以一直都用自行车去上学。

两人经常坐这辆车在校园之外晃悠,不过到快入进入校园的时候,女生都会提早下车,并自己上公交回学校。

对于这个现象,高晓松的解释就是,女生们的自尊心很强,她们不想给别人看出傍有钱大佬的样子。因此,尽管她们与有钱人交往,也会用尽方法来躲避同学们,不希望让他们看到。

对比如今的大学生,女生基本上反过来,有的人开着豪车去上学,有的则拉着自己有钱的朋友到学校去晃悠,以显示自己身份的特殊。

反之,上大学的初心何在?似乎许多的女大学生都已经忘记。

所以,高晓松对这些现象才感到厌恶和不理解。

男生不怕死

在节目中,高晓松就吐槽自己曾经的一次遭遇。他说,自己在某一大学讲座的时候,偶然与一群男生相遇,不过这些男生却打扮得花枝招展,语调也极其娘气,看着自己就难受。

其实,对于这些现象,由于出现的人数太多,所以如今人们已经见怪不怪。

男生的娘气不仅仅在学校才有,过去的一些年中,很多的电视节目就流行这一套,用阴阳怪气的流量明星去娱乐观众,从而让许多后生模仿学习,导致了一大群人都娘里娘气。

从侧面来看,电影《战狼2》的火爆代表了人们的选择。因为整部电影里,有的只是铮铮铁骨和硬汉,让人看起来热血沸腾。

高晓松说,80年代的大学男生就是如此,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将来的国家栋梁,所以一点儿也不怕死。

这个“不怕死”主要指两个方面。第一是他们的责任感极强,将学习放在第1位,不要命地学着各类知识和技能;第2个方面是每个人都身强力壮,不惧怕发生在校园里面的暴力。

如今大学与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相比,暴力要少了一些。在当时,不怕死才能够混下去。

不过,高晓松在这里想要强调的还是责任感。现如今的大学生录取率越来越高,不过成分也参差不齐。有的学者就对此进行评价,当时的精英教育已经变成了如今的普及教育。

人人都能上大学固然是好事,不过许多都是糊涂虫。在高中的时候,老师们将高考比喻为“千军过独木桥”,所以学生们的压力极其大,基本上都是往死里学。

到大学以后,情况就出现了转变,老师们不再监督学生的学习,一切都需要靠自己。两者的差别还是很大的,缺少了别人的监督之后,许多人将糊里糊涂地过完大学4年。到最后,只拿一个文凭了事。

80年代的精英教育者不同,人们想要进入大学的确是“千军过独木桥”,而进入社会更需要高强的能力。

除了谋生以外,当时的学子基本上都怀抱着报国思想,每个人都将自己当成未来的国家栋梁,所以让自己变成不怕死的人。

总结

没有比较就没有差距,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如今已经成为国家栋梁,在当时,他们就以“复兴中华”为己任;

现如今,大学生们的生活作风和学习作风都出现了根本性的逆转,基本上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反。

现在的学子除了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以外,还互相攀比,想要在物质生活方面将对方压倒。

以前上大学凭借的是自己的实力,现在只需要稍微努力一些,就能够被大学录取。不过门槛降低了之后,人们自我要求也随之降低。也因此,有的人感叹说,一代不如一代。

网址:高晓松:80年代的大学生,女生不贪财,男生不怕死 http://c.mxgxt.com/news/view/631702

相关内容

王茜做客《大牌生日会》 称高晓松写歌难听
高晓松浮躁生活解析 显赫家世背景引轰动
八小妹揭明星狱中生活 高晓松和黑道大哥称兄道弟
看完高晓松的情史,你就知道颜值不佳的他这些年有多受女生欢迎了
揭明星狱中生活:高晓松狱中与黑道过招内情
死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生死之间徘徊
漼风死里逃生 晓誉后怕不已,漼风举动太暖心了!
漼风死里逃生,晓誉后怕不已,漼风举动太暖心了!
武松能活到80而善终,为何林冲却早早惨死?
许巍&高晓松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