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丰客家话是海陆丰客家人所使用的母语,简称“海陆客”,是指1988年汕尾建市以前的海丰县、陆丰县(含今陆河县)客家人所讲的客家话。今汕尾全市客家居民总数约60万。本土以外的海陆客主要集中在中国台湾地区,他们都是明末清初以后渡台的海陆丰客家人的后代,使用人口约45万。此外,东南亚一些国家如印尼的加里曼丹岛也有海陆丰客家人后裔的聚居地。他们多称其方言为“海陆话”或“海陆腔”。
据调查,粤东地区讲海陆客的地方除了汕尾本土,还有揭阳市的揭西、普宁和惠来三县的十几个乡镇,这些乡镇在地理上都与汕尾东北部客家地区接壤,使用人口总数约40万。因此,如果把海陆丰本土以外的使用人口也包括进来,整个粤东地区讲“海陆客”的居民就不是60万,而是100万了。分布上海陆片客家话面积约估为3035.72平方公里,其中汕尾客家话为2100.57平方公里。
近年来,在讨论海陆客的使用地域时,有的人根据听感的相似度认为,河源市紫金县的南岭客话、龙川县的老隆客话以及惠州市惠东县的高潭客话也属于“海陆客”的范畴。我们认为,单凭听感的相似度来判断方言的系属是不太可靠的,需要经过调查落实才能认定。本编所要描写的“海陆客”,主要是汕尾市本土的客家话,其他各地的海陆腔客家话只作简要的介绍和比较。
一、源流
1.客家方言是七大汉语方言中的一种,其大本营在闽、粤、赣三省交叉地带的闽西、粤东和赣南。客家先民原是古代中原地区的士族和百姓由于战争、灾荒和社会动乱等原因而集体南迁的移民。从东晋“永嘉之乱”到唐末黄巢起义,再到宋室偏安,元蒙南侵,一直到有清一代,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客家先民经历了多次集体移民高潮。数以百万千万计的中原百姓为求生存不断向南迁徙,先是从黄河流域的陕、甘、晋、豫各省流入大江南北的苏、浙、皖及两湖,后来又一波波地继续南迁,到了赣、粤、闽三省的交界地带,及至明清时期,客家先民已经播迁到海南、广西、四川乃至于海峡彼岸的台湾岛。在这种大规模的迁徙过程中,独具特色的客家民系和客家方言也逐渐形成,并在海内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正气与活力。正如罗征启先生在给《客家研究》作的序言里所说:
迁徒——侨居——再迁徒——再侨居,客家人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与顽强的生命活力,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广大的社会区域,从而成为汉民族的一支人口众多,分布甚广,英才辈出的特殊民系。
客家方言在海内外的使用人口约有6500多万人。客家的大本营在江西、广东、福建3省交界地带的赣南、闽西和粤东,而作为客家移民中心和“祖地”的赣州、汀州、韶州、循州(今惠州)和嘉应州(今梅州),也在后期的客家移民浪潮中发挥了其播迁客家方言和传播中原文化的重大作用。清末民初以来,客家五州中的梅州由于肩负着“客家话代表”和“中华客都”两重身份,在客属华人世界的联系沟通上和客家语言与文化的研究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历史上的客家先民都有着相当强烈的宗亲观念,重视中原的固有传统,在集体迁徒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群体意识,重视亲族和血缘关系,所以在历次叠加的迁徒过程中,尽管与南方移民地的土著和少数民族混居,但他们从中原原乡所带来的崇正意识、合作精神、耕读传统和勤俭刻苦的美德却能长久地保持着,而作为保存着“祖宗言”——中原官话特色的客家话也在多次分化与整合后显示了非凡的生命力。
2.古代的海陆丰是一个人迹罕见的蛮荒之地。据地方史志记载,东晋威和六年(331年)置县时的“海丰县”,县域虽然约为宋元时期“海丰八都”的总面积,但人口却只有222户,2616人,即平均每100平方公里只有5个人。宋元以降,随着中原士族和百姓南渡,人口才逐渐增加。但在有明一代,整个海陆丰的人口总数最多时也不到3万人,最少时还不到1万人,即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2~5人。由此可知,今天海陆丰人的祖先无论是讲闽语的还是讲客语的,绝大多数都是在明清两朝迁入的。
今天海陆丰的300多万居民中,有将近80%是讲闽南话的“福佬人”,而讲客家话的居民还不到20%。他们的祖先主要来自赣南、闽西、粤北和梅州。然而,如果从入粤的年代看,早期移民海陆丰的多数族群却不是福佬人而是客家人。根据地方史志和姓氏族谱的记载,今海陆丰福佬人的开基祖绝大部分都是在明末清初,尤其康熙八年解除海禁以后才陆续从闽南各地迁来的,所以海陆丰大多数福佬族姓至今只传到第十代至第十五六代之间。而海陆丰客家人的开基祖则多数是在宋元之交至明代中叶先后进入的,其迁徙时代和路线大致是:宋元时期从赣南、闽西和粤北先进入东江流域的粤东地区,在惠州、河源及程乡(梅州)等山区定居下来。由于战乱、灾荒等原因,多数人在几代之后又继续南迁,寻找安定、温饱的生活环境。及至元末明初,已经有不少客家人辗转来到了山区与平原相间的沿海地区海陆丰,并长期定居下来。
关于客家先民比福佬先民较早进入海陆丰,还有几点佐证:
①民俗。在纯客县陆河有一种民间习俗,每年端午节那天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去山上采集艾草,回来后就把艾草插在大门。他们把这种习俗称为“走黄巢”,意为逃难。有的族姓是一大早就上山,称为“走朝”,有的族姓则是吃完早饭才上山,称为“走昼”。把逃难说成“走黄巢“,真实反映了客家人在唐末因黄巢起义所引发的客家先民的第二次大迁徒,也说明海陆丰早期的客家移民中有一些族姓是因逃避唐末战乱而流入粤东的。
②客家墟集。明代嘉靖以前海陆丰就已经形成了一批客家移民人口集中的墟集。如,今有海丰的公平墟早在宋末元初就已成为粤东五县山货海产交易的中心墟集,随着贸易的扩大,还带动了附近的黄美墟、日中墟(平东)、河田墟及新田墟。这些墟集名字均见之于《嘉靖版海丰县志》,说明嘉靖以前海陆丰北部就已经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
③客家地名。客家人往往根据地形地貌给居住的地方起名,而且有一批常用的通名。如河边叫“水唇”,小溪叫“坑”,水沟叫“圳”,小平原叫“坝”,高山叫“岽”,山腰叫“輋”,外叫“背”,等等。从元明时期的方志和史料中已经可以看到,海陆丰早期客家人的聚居地所用的也是这一类通名,如村名“水唇、黄蚁坝、万輋、西坑、双圳、田背、白石坳”等,这也是客家先民较早来到海陆丰的佐证。
以下是地方史志和族谱中关于海陆丰客家族姓来源的记载(以纯客县陆河及海丰的纯客镇黄羌为例)。
陆河(吉康都)客家族姓来源:
河田苏姓:望出陕西武功,元初,其先祖入闽定居,明初南迁海丰吉康都,在河田田背村开基。
上护吴姓:望出渤海。73世孙成顺徒居宁化石壁,明永乐年间88世孙从五华迁陆河上护璋河柑子园开基。
上护邓姓:望出河南南阳,宋庆元五年(1199年)93世孙志斋从汀州迁程乡,其中3大房移居今陆河上护、河口、新田开基。
麻溪张姓:望出西河郡。宋末,始祖端公入闽,沿长江、上杭、永定移居粤东,万历元年东阳公自大埔迁陆河河田、麻溪开基。
麻溪练姓:望出河内郡。练氏32世孙元龙于洪武初自汀州武平县象洞乡羊背村移居陆河麻溪开基。
水唇彭姓:其祖先宋代进入江西庐陵、吉水、始祖彭延年朝廷为官,遭诬陷被贬至潮州为刺史,其子孙徙居长乐县琴江都洋蛟村之大屋场。后又迁居揭阳霖田西坑。明洪武初年“因贼苏文火、曾谷大之变。裔孙汉用、汉铭择海丰县吉康都黄泥岭以居”。明成化丙戌(1466年),又各分祖业,分居于罗輋、下枫林、东坑、水唇、河田,部分后裔并远渡台湾、南洋等地。
螺溪叶姓:其祖先叶大经,于宋咸淳年间福建为官,“因宋乱不仕,自称宋室遗民,由闽迁粤之程乡,为嘉应州叶姓开基始祖。至第九代梅实、梅友兄弟,于洪武初年迁居海丰县吉康都螺溪”,同时从永安县迁居螺溪的还有叶德威,均为螺溪叶姓开居始祖。其后裔有部分先后迁惠州、台湾、普宁及县内的新田、上护、河口等地。
河田罗姓:其祖先初由福建延平府沙县牛栏角迁揭阳县蓝天都湖陂背,“洪武初移居长乐县琴江都肖坊竹园居焉、成化年间复徙海丰县吉康都、杨安都创业”。
河口朱姓:其十世祖朱梓于元至正二十三年自福建迁广东,为潮阳,海丰,陆丰、陆河、惠来等县之始祖。明洪武初,梓之子仕全迁吉康都(今陆河)水唇牛皮坜立业。为开基始祖。其后裔主要分布于河田、河口、新田、东坑等地。
以上资料见《客家陆河2004》
黄羌客家族姓来源:
秦姓:宋朝秦少游之七代孙世玉于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从嘉应州兴宁县迁至海丰县石塘都黄泥塘约官田仔村。
范姓:范仲淹之十一代孙范俊字法聪于洪武三十年(1397年)带家眷迁至罗輋约吉围寨,生下七子各司其业。因火烧屋宇,家产损失而分散居住,只存一子法琛移至东边陇居住。再由子韬在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买下下坪岭叶姓住宅而定居至今。
戴姓:戴氏万贵于明宣宗宣德七年(1432年)从“闽之汀州永定县金丰刀头村半径甲洋春坑立籍溪南里九图六甲……迁粤之惠州府海丰县西坑约建基创立家业”。以后分布在木棉树下、廖屋仔、排仔面、营下等地。
丘姓:丘姓开基祖雅山于明宣宗宣德七年(1432年)带家眷12人从长乐迁至海丰县罗輋约鹿峒坑建基为二世祖。在明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年)第六世祖园槐带家眷10人迁到黄羌下寨定居。
陈姓:始祖九经于明宪宗成化十六年(1480年)带家眷5人从福建连城县迁入里仁约山下定居,后分布虎噉、米塘等地。
钟姓:开基始祖昌盛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由紫邑迁入海丰石塘都罗輋约东坑田心老屋下,分居于三丘田,至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十世祖钟世祚裔孙分布于东边陇、罗輋屯、大鱼田一带。
张姓:先祖张奇洋于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带家眷从惠州府西门金带街迁至海丰县石塘都里仁约松林屯定居。
黄姓:先祖仲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从长乐町輋来至里仁约南坑屯,因箩索断取其寓意而定居下来,后分布在乌泥塘、五狮埔、下寨一带。
赖姓:先祖法旺于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年)从嘉应州长乐县鹿湖寨移居于海丰县石塘都西坑约鹤田岭背村建基业。
以上资料见《黄羌镇志2009年》(内部印行)
二、归属
《中国语言地图集》把我国海峡两岸分布比较集中的客家话划分为8个方言片,即:粤台片、粤中片、惠州片、粤北片、汀州片、宁龙片、于桂片和铜鼓片。其中的粤台片又分为嘉应、兴华、新惠、韶南4个小片。而海陆丰客家话在该地图集中被划入新惠小片,与新丰、惠阳、惠东、宝安、龙门、佛冈、清远、从化、增城、东莞10县市的客家话同属一个方言小片。我们认为,这个方言片内部分歧不小,放在一起作为同一个方言小片过于宽泛。所以,根据海峡两岸海陆客的语言特点,另立一个小片,即第5小片——“海陆小片”。其使用地域除了海丰、陆丰、陆河三县市和台湾省的海陆客基地新竹、桃园等县,还可包括与海陆丰相邻、方言特点相近的揭阳市惠来、普宁、揭西三县的部分客家地区。
从语音特点看,海陆小片突出的共性是去声分阴阳(派≠败,贩≠饭),以及有两套舌齿音声母(遭≠招,曹≠潮,扫≠少);这与梅县、惠阳及粤东绝大部分客语都不同,但却与早期客家祖地赣东北、闽西、赣南和湘赣交界地带的老客家话相同。以去声分阴阳为例,单是从《客赣方言调查报告》所列代表点中,就有河源、宁化、宁都、修水、安义、都昌、阳新、宿松、余干、弋阳,南城,邵武、建宁、长汀、秀篆、平江、茶陵等17个点的方言是分阴阳去的。说明海陆客应该是较早期的客家话,比较接近于东江水系源头的方言。除此以外,在词汇和语法方面海陆客也有自己的特殊表达。特别是词汇中有大批闽、粤语借词,如地方叫“位次”,纵容叫“惯势”(闽语);值得叫“抵”,吃亏叫“蚀底”(粤语)等;语法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指示代词3分,即,除了有近指“里”[li35](这)和远指“该”[kai35](那1),还有更远指的“呅”[un35](那2)。以上各点显示海陆客与粤东其他各地客家话有重要的区别。所以独立成为一个“海陆小片”比较合乎实际情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