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社交媒体惹的祸?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则papi酱的视频,讲的是她觉得有个精神上的爱豆(以下统称偶像)是一件充满正能量的事。为什么她会这么说呢?偶像对于粉丝来说到底是怎么样的存在呢?
在以前没有社交媒体的时候,粉丝们只能透过新闻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来了解自己偶像的资讯,而现在通过社交媒体,越来越多的明星开始用微博、推特等平台与自己的粉丝进行日常交流。不少明星除了会发布跟工作有关的内容外,还会经常晒自拍、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通过社交媒体,粉丝能够直接获取明星的第一手消息,跟刷我们亲朋好友的朋友圈感觉差不多。于是从心理上来说偶像和粉丝的距离更近了,不再像以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碰的存在了。
不管明星发布这些内容是不是为了经营自己的事业,粉丝们通常会在看到这些内容以后产生某种心理上的和偶像之间的联系。例如,今天偶像晒了一张在喝某饮料的自拍(其实他只是尽到代言人的义务),而粉丝可能就会觉得:“哇,我也在喝一样的饮料诶!和他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感觉真好!”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社会临场感(social presence),又称社会存在感,指在心理上有和某人有社会联系的一种感觉。研究表明,无论偶像发布关于工作还是生活的内容,粉丝对他们的社会临场感都会增强。同时,粉丝的转发和评论行为也会增强这种社会临场感。也就是说,明星发微博这件小事,已经在无意识间拉近了粉丝和他们的心理距离,从而使得偶像在粉丝心目中显得更加亲近。
社会临场感的增强会让粉丝渐渐觉得偶像是他/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使理智上他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以及想要及时了解他/她的动态。在这种情况下,偶像的存在比起一个崇拜的对象,更像是一个假想的好友。长此以往就可能会产生准社会关系(parasocial interaction/relationship,也译为“类社会关系”)。什么是准社会关系呢?比如粉丝A认识明星B,但明星B不认识粉丝A,由于B是公众人物,A有很多渠道了解他的工作和生活,于是在A的心里会有种和B认识的假想关系,即准社会关系。比社会临场感更进一步的是,如果A对B产生了准社会关系,那么A会对B发出的信息有认同感,甚至觉得他们彼此可以相互理解,并且会想要与B分享自己生活中的事情。准社会关系的产生跟社会临场感的产生原因相似,或者说它是社会临场感升华的结果,而社交媒体在这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交媒体的双向性也使得粉丝得以维持准社会关系,比如粉丝可以自由地评论偶像的微博或者私信他/她,即使知道他/她可能根本不会看。因为有了极为简便的沟通渠道,粉丝和偶像的距离貌似被大大拉近。有些粉丝还会抱着一丝能被回复的希望,久而久之这甚至有可能发展成一种上瘾式的强迫行为。
那么既然知道追星应该适可而止,为啥还有那么多控制不住自己的“迷妹”呢?这得从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需求来看。青少年时期正是人萌生和形成梦想和理想的时候,在这个三观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明星偶像就很容易就被当作某一方面的榜样,因为他们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也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获得了成功。这时候受到偶像的熏陶,人就很容易把他们当作类似精神导师的存在。
再者,现代社会中某些社会关系的缺失也会导致一些人产生需要建立联系的心理需求,比如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也多缺乏和父母的有效沟通,通过准社会关系,偶像成了他们心理上的抒发对象,因此就成了他们可靠的精神寄托,因为这种寄托不但稳固而且不需要负什么责任。偶像用偶像的方式给粉丝传递正能量,但是他/她不会跟你唠叨,也不会想要试图了解你的秘密。这种喜欢是没有牵绊也不会伤害第三方的,因此容易让人感到舒心、没有压力。
另外,单身也是造成对偶像迷恋的一大重要因素。虽然不管是否有伴侣,女同胞们还是会一部韩剧换一个老公,但在恋人缺失的情况下,人更容易陷入假想中而比较难回归现实。受心理分析理论影响的美国女作家Diana Laurence曾在博客里写过,一些粉丝容易把偶像当成假想恋人,这有可能是因为单纯喜欢他/她塑造出的角色,而这个人恰巧长得跟这个角色一模一样。或者另一种情况,在了解了一些他/她的真实人格之后,反而觉得他/她更有魅力了。作者指出,不论哪种情况,粉丝爱上的都是一个经自己的大脑加工过的形象,或者说是粉丝们自愿选择相信的形象。所以追星也可以解释为一种情感的寄托。有研究曾表明,热恋对大脑产生的影响和成瘾早期的机理比较类似,虽然迷恋偶像和热恋对大脑造成的影响有多大的相似性还不能确定,但是这意味着追星和上瘾机制的连系也许值得探究。
在视频的最后,papi酱倡导大家健康追星,但是我们知道,有明星就会有“脑残粉”。然而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这些孩子的家长,除了不理解的批评,大多都不会直视这个问题。“脑残粉”的行为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不理智的,甚至有时候还有些不道德。但在试图去“纠正”这些行为之前,也许我们应该先试图更好地理解这些人的心理,因为“脑残粉”现象反应的是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些人失去了把假想和现实区分开的独立能力。在娱乐经济日益发达的今日,越来越多的没有适当精神寄托的人可能会被各种假想所迷惑,因此这也是值得被关注的一个群体。
参考文献:
Boettiger, C. A., Yuan, K., Burdwood, E., Zhang, X., Zou, Z., Song, H., & Zhang, Y. (2016). Romantic Love vs. Drug Addiction May Inspire a New Treatment for Addiction A New Treatment for Addict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Front. Psychol, 7(7). http://doi.org/10.3389/fpsyg.2016.01436
Kim, J., & Song, H. (2016). Celebrity’s self-disclosure on Twitter and parasocial relationships: A mediating role of social presenc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62, 570–577. http://doi.org/10.1016/j.chb.2016.03.083
Laurence, D. (2006). Real Men and Imaginary Lovers. Retrieved from http://eroticawithsoul.blogspot.com/2006/11/real-men-and-imaginary-lovers.html
沉默的马大爷. (2015). 人为什么会追星?(首发于《财新周刊》心智专栏)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329112
网址:追星,社交媒体惹的祸? http://c.mxgxt.com/news/view/644688
相关内容
社交媒体的优缺点(社交媒体的5大利弊分析)“假鸟叔骗吃骗喝”都是过分追星惹的祸
交友不慎惹祸上身的15大明星
追星如何看ins和tiktok 粉丝必备的社交媒体指南
杜兰特或被联盟禁赛!这次又是社媒言论惹的祸
偶像崇拜泛滥:社交媒体推波助澜,粉丝疯狂追星引发社会隐忧
社交媒体上的北京冬奥会
为明星服务的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的运营
社交媒体 运营(运营社交媒体,要掌握这5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