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电力
分享会员:
分享时间:2022-11-18
最后更新:2022-11-18
资源简介/截图:
ICS 27.140
CCS P 59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 DL/T5128-2021 代替DL/T5128一2009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face rock fill dam construction
2021-01-07 发布
2021-07-01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前言
本规范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2019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修)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19)58号)的要求,对DLT5128一2009进行修订。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编写组调查、研究、分析了原规范的执行情况,总结了近年来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的实践经验及施工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成果,进行了专题科研及试验研究工作,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施工规划、施工期水流控制、坝基与岸坡施工、坝料开采和加工、坝体填筑施工、趾板与面板施工、接缝止水施工、数字化施工、安全监测、质量检验等。
本规范对原规范进行了以下修订:增加了术语、施工规划、数字化施工等内容。将原规范中导流与度汛修改为施工期水流控制,对导流、截流、度汛进行了规定。将原规范中筑坝材料修改为坝料开采与加工。将原规范中质量控制修改为质量检验。
本规范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规范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 29)
归口。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宗敦峰 吴高见 沈益源 何小雄 向建 张文山 杨和明 楚跃先 王文学 舒向东 沈仲涛 李宏伟 刚永才 樊鹏 孙林智 张正勇 徐念 江万红 薛凯 熊亮 李中方 王星照 谭小军 武忠斌 吴旭 张卫东 赵云飞 张永春 王焕明 占小星 李洪林 隗收 齐宏文 雷永红 赵海洋 杨耀明 张黎 杨培青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梅锦煜 席浩 许松林 汪毅 魏志远 张建华 李文伟 李晶华 尹显俊 陈改新 林鹏 邓银启 郭光文 李志谦 吴新琪 余英 董芸 陆采荣 钱文勋 孙来成 郑桂斌 李志刚 梁宏生 王鹏禹 李克信 杨成文 叶明 于永军 王军 陈茂 杨涛 和孙文 吴秀荣 肖恩尚 吕芝林 朱明星 张利荣 李虎章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规范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施工,保障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
1.0.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技术方案。
1.0.4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应积极采用经论证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1.0.5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concrete face rock fill dam
以堆石料或砂砾石料分层填筑的堆石坝体作为支撑结构,并在上游设置混凝土面板、趾板与坝基帷幕等组成防渗体系的坝型。
2.0.2混凝土面板 concrete face slab
位于堆石坝体上游面、直接承受库水压力的混凝土防渗结构。
2.0.3堆石坝体 rock fill dam body
采用不同粒径的石料分区填筑的坝体统称,为上游混凝土面板提供支撑作用。
2.0.4垫层料 cushion material
填筑于垫层区,由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颗粒石料组成,具有反滤、辅助防渗等作用,一般最大粒径60mm~100mm,渗透系数1×(10-3一104)cm/s。
2.0.5特殊垫层料 special cushion material
填筑于特殊垫层区,对周边缝及其附近的面板、趾板缝顶无黏性填料或铺盖料有反滤保护作用。由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颗粒石料组成,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
2.0.6过渡料 transition material
填筑于垫层区和上游堆石区之间,由级配连续、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00mm的颗粒料组成,对垫层料有反滤保护作用,并具有自由排水性。
2.0.7上游堆石料 upstream rock fill material
填筑于过渡区下游的堆石坝体的上游部分,是承受水荷载的主要支撑体,也称主堆石料。由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石料组成,最大粒径一般不应超过压实层厚度。
2.0.8下游堆石料 downstream rock fill material
填筑于坝体下游,与主堆石区共同保持坝体稳定的堆石体,也称次堆石料,其要求较主堆石料可适当降低。
2.0.9上游铺盖料 upstream blanket material
填筑于底部面板、趾板和周边缝顶部的低液限粉土或类似的其他材料,起辅助渗流控制作用,最大粒径一般不宜超过1mm。
2.0.10排水料 drainage material
砂砾石或软质岩作为堆石坝体时,竖向及水平排水体所用的质地坚硬、抗风化能力强、软化系数高的透水堆(砾)石料。
2.0.11趾板 plinth
连接地基防渗体和面板的混凝土板。当坝肩岸坡陡峻或岸坡突然改变(如深厚覆盖层面板坝的士基与岩基交界处)或相邻布
置水工建筑物时就会形成趾墙。
2.0.12周边缝 peripheral joint
面板与趾板或趾墙之间的结构接缝。
2.0.13垂直缝 vertical joint
面板条块之间的竖向接缝。拉伸区的接缝称为张性缝,受压区的接缝称为压性缝。
2.0.14止水 water seal
设置于面板、趾板、防浪墙结构缝之间的防渗构造设施。一般缝间设置铜止水、聚氯乙烯或橡胶止水,表面设置塑性填料止水。
2.0.15硬质岩hard rock
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30MPa的岩石。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120MPa的岩石称为超硬岩。
2.0.16软质岩soft rock
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小于等于30MPa的岩石。
2.0.17备料系数 coefficient of materials preparation
相同状态下筑坝材料实际备料数量与填筑使用数量的比值。
3施工规划
3.1一般规定
3.1.1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前应综合研究工程性质、工程规模、施工环境条件、施工重难点及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要求等因素,制定施工规划。
3.1.2施工进度应按照工程总进度的节点目标约束条件,分析大
坝施工分期、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强度、资源配置和作业时长等进行分级制定,满足工程导流度汛及混凝土面板施工超填与沉降期控制要求。关键线路应科学合理,连续均衡。
3.1.3施工场地应按照工程总布置给定的场地范围和道路条件,
依据分期施工要求和施工资源数量等进行分区规划。施工工厂设施应兼顾生产流程、物料流向等紧凑布置,爆破作业安全影响区和地质灾害可能危害区不应布置施工设施。
3.1.4施工场地应设置排水、排污设施,满足防洪要求。
3.1.5施工期用水、用电、用风及通信等设施应满足施工强度要求。
3.2料源规划
3.2.1应进行料源复查,必要时可提出优化料场的意见。
3.2.2岩石料场复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1料场开采范围、有效储量、弃料数量。
2覆盖层或剥离层厚度、料层的地质变化及夹层的分布情况。
3料场的水文地质条件与汛期水位关系。
4物料岩性、物理力学特性。
5料场地质灾害和环境问题的调查和分析。
6坝料分布、开采、加工及运输条件。
3.2.3砂砾石料场复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1料场开采范围及储量。
2料场开采区表土厚度、有效开采厚度及料场的淤泥及细沙夹层、胶结层情况。
3水文地质条件,水位变化及水上、水下可开采厚度及范围。
4物料的物理力学特性。
5开采、运输、加工及储存条件。
3.2.4开挖利用料复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1利用料质量、数量及利用率。
2利用料的工程特性。
3利用料分布、运输、堆存和回采条件。
3.2.5岩石料场、砂砾石料场复查报告应包括料场地形图、钻孔与试坑平面图、地质剖面图、试验分析成果、有效开采面积及可开采数量计算成果、地下水与地表水水位说明、可使用料使用说明、弃料处理方法、开采运输条件等内容。
3.2.6开挖利用料复查报告应包括利用料数量、直接上坝数量、中转堆存数量、开挖时间、回采时间、回采利用率等内容。
3.2.7料源规划应根据复查成果和坝料分期需求,结合坝料生产加工、直接上坝、中转储存等数量,按照施工方便、质量满足、安全保障、经济可行、综合平衡的原则进行土石方平衡规划,最大可能料尽其用。
3.2.8料源规划的备料系数宜按岩石料1.10一1.50、水上砂砾料
1.50~2.00、水下砂砾料2.00~2.50、天然砂砾垫层料不宜小于3.00等范围确定。
3.2.9应优先利用质量满足要求的开挖利用料,尽量直接上坝填筑。不能直接上坝的合格开挖利用料,宜规划场地堆存待用。
(略)
4施工期水流控制
4.1一般规定
4.1.1混凝土面板坝导流与度汛标准,包括导流建筑物等级划分和洪水标准、坝体施工期临时度汛洪水标准、导流泄水建筑物封堵后坝体度汛洪水标准等,按现行行业标准《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T5180的有关规定执行。
4.1.2应充分研究水文、气象、地形、地质等施工条件的特点,确定导流与度汛标准、导流与度汛方式,制定导流和度汛方案,并与施工分期、施工进度等相协调。
4.1.3导流建筑物与永久建筑物结合部分应按永久建筑物要求施工。
4.1.4基坑排水应进行排水能力计算,并建立相应排水系统,满足初期排水和经常性排水要求。
4.1.5应保证导流建筑物施工期间的正常运行。汛期应制定防洪应急预案,加强水文气象预报,做好抢险物资储备,确保工程及下游地区安全。
4.1.6围堰及过水围堰应执行现行行业标准《水电工程围堰设计导则》NB/T35006和《水电水利工程过水围堰施工技术规范》DLT5799相关规定。
4.2导流
4.2.1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宜选择隧洞、一次断流的导流方式,宽河床也可采用分期导流方式;宜采用枯水期围堰挡水、汛期坝体挡水或围堰全年挡水方案,也可采用枯水期围堰挡水、汛期坝体联合过水的方案。围堰结构宜选用土石围堰,也可选用胶凝砂砾石或混凝土围堰等。
4.2.2采用一次断流、枯水期围堰挡水时,宜选择在枯水期较早时段进行截流,以使截流后第一个枯水期内将堆石坝体或临时断面填筑至度汛高程,具备坝体汛期挡水条件。
4.2.3采用隧洞导流,堆石坝体或临时填筑断面不具备汛期挡水条件时,应采用围堰与坝体联合过水的过水围堰方案,汛期坝体过水区域宜停止施工并进行防护。
4.2.4抽水蓄能等工程导流流量较小时,也可采用坝内埋管或水泵抽排等方式进行导流。
4.2.5采用土石过水围堰时应对过水能力、过水防护、堰体稳定等进行设计,必要时应进行水力学模型试验验证,过流面宜采用混凝土面板、楔形板或其他有效的保护措施,下游坡脚可采用钢筋石笼、网兜填石或混凝土保护。
4.2.6采用胶凝砂砾石或混凝土过水围堰时,应对过水能力、基础承载力、堰体稳定等进行验算。
4.2.7围堰填筑前应对围堰地基及两岸连接部位进行清理,透水地基应进行防渗处理,并做好堰基防渗体与堰体防渗体的可靠连接。
4.2.8覆盖层堰基宜采用垂直防渗形式,堰体可采用心墙或斜墙等防渗形式:堰体不高时也可与覆盖层堰基一起采用统一的垂直防渗形式。
4.2.9围堰与导流泄水建筑物进出口应有足够的距离,相邻处应进行防冲、防淘保护。
4.2.10蓄水前大坝应完成蓄水验收,蓄水时段选择应与大坝整体施工进度和蓄水防洪要求相匹配。初期蓄水宜选择来水较小的时段,以控制水位上升速度。蓄水期应保证生态流量及下游用水要求。
4.2.11导流泄水建筑物封堵应制定专项方案,必要时应制定水下封堵预案。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十二年老网站,真实资源!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③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