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愍帝建兴二年(公元314年),支遁出生在西晋河南开封陈留,父母都是佛家信徒,出生的时候就长相奇特。
西晋建兴四年(公元316年),由于北方五胡乱华,长安失守,西晋灭亡。支遁跟随父母南迁隐居余杭山。
东晋建武元年-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17年-公元337年)支遁从小深思道行之品,求论佛学精妙,卓然超群,独拔得自天心,少年时潜心专研《道行般若经》,获得健康王蒙、殷融的赏识,与文人雅士组织清谈老庄学说,并结识谢安、孙绰等京城名流。年青的支遁初入京城被比成王弼、卫玠。
东晋成帝咸和七年(公元332年),支遁好友许询为拒朝廷征召,相约孙绰游桃花岭,登乌胆山,见此地有舜帝遗迹,“乾坤聚秀之势,阴阳和合之所”,适宜隐居,便在乌胆山西北的灵源山下驻扎下来,并修建“清泰观”,在此讲学。
晋成帝咸康四年(公元338年),支遁25岁在京城附近寺庙出家,师从西域月支人,所以关姓改为支姓,支道林。
晋成帝咸康五年(公元339年)之后到晋建元一年(公元343年)五年间,他至京师(建康)见长史王濛。王濛称支遁“自是钵盂后王”。又到祗园寺讲学。在白马寺与太常博士刘系之等谈《庄子·逍遥游》。刘系之以各“适性”为“逍遥”。支遁曰:“不然。夫 桀跖以残害为性。若适性为得者,彼亦逍遥矣。”于是退而注逍遥篇,群儒旧学莫不叹服。支遁对佛学和老庄哲学以及玄学已经有了很深的钻研和感悟,对佛学和老庄哲学以及玄学的认识和理解已经有了很深的造诣,所以当他出现在佛学讲坛时,很快以崭新的认识和见解在佛教界和文化界崭露头角。
晋成帝咸康七年(公元341年),年仅21岁的谢安为了躲避“尘世的滋扰”,索性离开了建康,告别了乌衣巷,去了风光旖旎的会稽上虞,在东山脚下、曹娥江边,开始了他“出则游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的隐居生活。
晋建元一年十月(公元343年10月),支道林集合僧人及在家信众24人在京城附近寺院修八关斋戒法。当时的扬州刺史、骠骑将军何充也厕身其间。23日清晨开始结斋,清和肃穆;至24日,众人散去。这是汉传佛教地区有关“八关斋戒”最早的文字记录。支道林《八关斋诗三首》中的诗句,则隐晦地记录了这件事。支道林也成为有文字记载的倡修“八关斋戒”的第一位汉传佛教僧人。
晋建元二年(公元344年),30岁的支遁离开建康,和书法家王羲之也游历余姚,支遁亦喜欢此地的宁静,就选择在邬山下的竹林里修筑茅庵,修行布道。后通过剡溪水道路过支山,来支山偶居,并创立了律院,那时候还不叫支山寺。
晋永和七年(351年),王羲之来到绍兴,这年他49岁,担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当时王羲之虽然久闻支道林大名,可是对他并不服贴。通过孙绰介绍,支遁给王羲之讲《庄子·逍遥游》,用词新奇,如繁花一样绚烂,让王羲之很感兴趣。于是,王羲之脱下外衣,与支遁讨论起来。支遁滔滔不绝地讲了很多,王羲之忘记了出门,一直流连于与支遁的探讨之中。支遁下笔千言,标揭新理,才藻惊绝,遂使王羲之读后披襟解带,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地挽留住灵嘉寺,后来就成为了好朋友。
晋永和九年(353)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1个名士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众人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辑之以为《兰亭集》,王羲之所书《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千古传诵。
晋永和九年(353)年中,支遁在余姚去新昌之前写完了《即色论》,创立了即色宗之后打算去剡县(今浙江嵊州市、新昌县一带)讲经说法。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冬,支遁南下剡县(今浙江嵊州市、新昌县一带),离开余姚支山寺,先后在沃洲、石城二山创建佛寺(小岭寺和栖光寺),教授徒众,著述立说,在小岭寺创办中国最早的“佛学院”。
晋永和十一年三月(公元355年),王羲之称病弃官,和许询、支遁等人,开始遍游剡地山水,优游于林泽之间,这期间经常回到余姚坞。
晋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许询再次移居,至嵊县的剡溪金庭与王羲之相邻作伴,唯独支遁仍留余姚坞居住。
晋升平元年(公元357年),支遁移居剡县石城山。
晋升平四年(公元360年),谢安离开东山任桓温司马,重回朝野。(支遁、谢安相见应360年前)
晋升平五年(公元361年),谢万去世,谢安以服丧为由辞去了桓温幕府的职务,再次回到了会稽东山。
晋升平五年(公元361年),应哀帝诏进京,住建康东安寺,讲《道行波若经》,令僧俗钦敬,朝野悦服。
晋隆和元年(公元362年),支遁在建康东安寺讲《道行般若经》,宣扬“即色是空”。
晋兴宁元年(公元363年),支遁在京城将近三载而上书告辞,作《上书告辞哀帝》支遁带着晋哀帝丰厚的赏赐,乃还东。向晋哀帝告辞回到余姚坞中。因为先前住在余姚坞中时东山的谢安曾多次来见支遁,因为想念与谢安的相见,支遁又回余姚坞中居住。
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丞相司马昱推举谢安为吴兴郡太守,此时的谢安已四十七岁。在余姚坞山里,支遁触景生情,想念以前谢安来访之状。
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谢安担任吴兴郡守时,《与支遁书》是东晋文学家谢安写给支盾大师的一封信。谢安隐居时与支遁交往很深,而此信写思念之情,措辞怅怏,文采风流,感情真挚,朋友间的相知相倾跃然纸上,别有意趣。原文: 思君日积,计辰倾迟。知欲还剡自治,甚以怅然。人生如寄耳,顷风流得意之事,殆为都尽。终日戚戚,触事惆帐。唯迟君来,以晤言消之,一日当千载耳。此多山县,闲静,差可养疾,事不异剡,而医药不同,必思此缘,副其积想也。
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闰四月四日,支遁在所住作《切悟章》,落笔而卒,享寿五十三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