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正常”家庭长大,为什么感觉和家人不亲,相处起来别扭?

发布时间:2025-01-05 12:15

成年以后,可能很多人会倾向于忽视或弱化原生家庭的影响--

一对一服务,贴心可靠,免费咨询了解更多

提到“原生家庭创伤”可能也不觉得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成长环境挺正常的,就一般家庭,没什么创伤...”

事实上,我们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情绪、思维、关系模式,会一直延续到成年之后。

在1953年,心理学家温尼科特首先引进了“足够好的妈妈”(the good enough mother)这个概念,指出父母并不需要在方方面面做到完美,只要“足够好”,孩子就可以健康地成长。

这个“足够好”的标准是什么呢?

不是充足的物质条件,不是尽可能多的陪伴,不是教做人讲道理,而是在情感上能够有适当的回应。

01 情感忽略是一种隐蔽的创伤

来自父母的情感忽略,具体指的是:

孩子感觉好像和父母“不熟”,没有情感连接,彼此缺乏了解;

在情感上忽略孩子的父母,通常意识不到自己的的忽视,他们大概率不仅是对孩子如此,对朋友,对亲人,对同事,甚至似乎对自己的感情需求都是无动于衷,察觉不到的。

这些父母也许对人是抱有善意的,也衷心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为此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给孩子争取他们认为是必要的种种条件,可是,却不知道在情感上回应孩子的重要性。

因此,要察觉到家庭中的情感忽视现象,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许多家庭看上去很“正常”,孩子又不缺衣少食的,物质条件好,父母也常伴左右,欢声笑语,微信群取名“幸福一家人”,有什么可不满足的呢?

“不满足”的是:

孩子与父母之间,没有办法坦诚地进行交流,也没有真实的情感交流,只有彼此为了维系“正常”的表象而做出的种种努力表演。

身体上受到了伤害和虐待,会留下显而易见的瘢痕,而情感上受到忽视的创伤,是极为隐蔽的,有时候当事人感觉自己身上好像有什么不对劲,难受的感觉,却想不清楚为什么,尤其是在和家人待在一起的时候,更容易陷入迷茫--

“我的家庭很正常啊,为什么我待在里面这么难受呢?我到底是怎么了?”

02 忽略情感的家庭,有哪些特征?

看起来“正常”,实则忽视情感的的家庭,会有以下这些具体的表现:

① 家庭成员间的对话内容流于表面,无聊乏味,甚至是重重复复的唠叨日常琐事,很少有充满感情的、有意义的,或者讨论内心负面的部分(一旦尝试将对话推得深入一些,父母就会表现出静默或惊慌的态度);

② 你有时会“没来由的”,感觉到对父母的愤怒、怨恨情绪,之后又因此感到内疚、惭愧(“我怎么能这么想呢?”);

③ 每次家庭聚会,过年回家,你都希望可以愉快地度过陪伴家人的时光,但是几乎每一次,都会带着空虚、失望的心情离开;

④ 家庭关系出现问题,大家却都习惯性地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假装问题不存在;

⑤ 你感觉到兄弟姐妹间,似乎都习惯于相互竞争,但是却不明白你们/他们到底在争什么?

⑥ 家人间的感情,几乎都是通过行为表达的(为某人做某事,是表达爱意的方式),言语上很少表达;

⑦ 与家人待在一起的时候,你感觉孤独,好像被排挤在外;

⑧ 情感和情绪--主要是负面的,有时也包括正面的情绪,都在家里表现出来都是很别扭的。

在情感忽略的家庭中,成员们是感觉到痛苦的,只不过这些痛苦难以言表,从来都很难得以分享、讨论,不会被注意到,也不能得到承认,甚至会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只能通过相处中感受到的无聊、怨恨、失望、窒息感找到一些线索。

03 怎么办?

察觉了家庭中的情感缺失,然后呢?

下一步,当然不是将一切都归咎于此,也不是去“矫正”家庭的环境,甚至连试都不用试,就知道这努力的徒劳的。

唯一可以做的是,给自己一个改变的机会。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原生家庭,符合以上8个特征,那么要思考的是:“我在这个环境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然后,尝试将这些角色都翻转过来--

谈论有意义的事,抑制住内心的愧疚感,与家人们相处感到难受的时候,学会照顾自己的感受,谈论其他家人们都视而不见的问题,练习当面向他人表达内心的情绪和情感,直视自己的负面情绪,就像是要求一个“足够好的父母”一样,不需要勉强自己凡事做的完美,只需要一个“足够好的自己”就可以了。

最后,要知道你不是孤单一个人。

受到情感忽视的情况是很普遍的,许多人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寻找同伴、支持性的资源,能够让我们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快一些。

·参考资料·

Winnicott, D W. Playing and Reality. London: Routledge, 1989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Administration on Children, Youth and Families, Children’s Bureau. “Child Maltreatment 2018.” Accessed July 31, 2020.

Susan S. Woodhouse, Julie R. Scott, Allison D. Hepworth, Jude Cassidy. Secure Base Provision: A New Approach to Examining Links Between Maternal Caregiving and Infant Attachment. Child Development, 2019; DOI: 10.1111/cdev.1322

文/(美)Jonice Webb Ph.D.

编译/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罗琪

网址:明明是“正常”家庭长大,为什么感觉和家人不亲,相处起来别扭? http://c.mxgxt.com/news/view/665227

相关内容

单亲家庭走出大明星 专家认为单亲孩子情感丰富
明星爸爸和女儿亲亲成惯例,但胡军家和欧阳娜娜家怎么看怎么别扭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家庭关系怎么处理,才能和谐又健康?
张真源为什么叫张公子 张真源和陈泗旭闹别扭是怎么回事
明星女婿家庭关系大起底 迥异相处模式引争议
马伊琍曾吐槽“为什么没人问男演员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是时候扭转性别偏见了
家庭感情好不好,关键看婆媳的相处,大S做得非常好
天蝎座与其他星座的家庭相处,有什么区别?你家中的天蝎宝宝怎么样
张大大家庭背景父亲是谁做什么的?张立华和张大大是什么关系?
潘长江亲弟弟,原来是大家熟悉他,兄弟俩差别不是一般大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