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不是王守义,但是他的思想比“十三香”还要香!
有句话说“找欢乐、看弹幕”,还有句话说“关弹幕、保智商”。
当纪录片《王阳明》中介绍说,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弹幕就欢乐了,有朋友说这老头就是做十三香那个人啊!
拜托,做十三香的老头叫王守义,这位先生叫王守仁。王守仁不是王守义,但是他的思想比十三香还要香。
第一次听到王阳明的名字,还是在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里,当年明月认为,王阳明是明朝的第一大牛人,开创心学这套哲学体系,有众多的拥护者和追随者,自学成才的大明军神等等。
余秋雨和王阳明是老乡,都是浙江余姚人。余秋雨在散文《乡关何处》这样介绍王阳明:“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
王阳明首先是一个天才。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父亲王华是状元,曾经做到吏部侍郎,可以说,王阳明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
据说王阳明五岁还不会说话,但一说话就会做诗,中国人讲的“贵人语迟”,可能就是从王阳明这里来的。
王阳明11岁时即兴做了两首诗,传播了他的天才美名。其中一首是:“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王阳明从小熟读诗书,“两小儿辩日”的典故早就烂熟于胸。他笔下的山月没有清风明月入我怀的唯美,而是极具思辨色彩,这对于一个11岁的孩子来说,难能可贵。
但王阳明却反驳说:“文章小道,岂足成名?”在科举制已经十分完善的明代,无数读书人把文章当做毕生追求。而王阳明却说文章是“小道”。那么什么是“大道”呢?
名门贵族的出身,超出常人的智商,可以说王阳明的起点是很多人需要花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达到的终点。所以,王阳明从小没有在书中求黄金屋和千钟粟的世俗的愿望,他从小的志向就是——当圣人。
没有别人嘲笑的理想不能算理想。就连他的父亲也觉得儿子好高骛远异想天开。可王阳明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理想。
怎么才能当圣人,王阳明曾经走了漫长的心路历程。他遍读兵书,独自跑到关外去骚扰蒙古人实践一番;他连续几天对着一片竹林研究竹子,直至研究出病来;他研习佛学,新婚之夜跑到深山老庙跟老和尚探讨长生不老之术;总之为了走上圣贤之路,什么都尝试,但都终无所获。
直到他政治生命中的一件大事的发生,不仅改变了他的生活,也重塑了他的思想。
王阳明因为和其他大臣一起上书弹劾宦官刘瑾,而被发配到偏远的贵州龙场驿站担任站长。这对于一生处于顺境、自视甚高的王阳明来说,是致命的一次打击。
一个人要想取得思想上的开悟,一定要有特定的外部环境。当时的贵州还不是现在的“多彩贵州欢迎您”,龙场那里还是不毛之地、瘴疠横行、民风尚未开化。王阳明的居住条件极其恶劣,搭建了一间简陋的茅草屋,常常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一次意外,王阳明发现了一个山洞。这个几乎与外事隔绝的环境给了王阳明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思考形而上的哲学问题。
人生前半生的浮沉荣辱在头脑中像过电影一样回放。庭杖、贬谪迫使他把之前的自尊、经验、成就、自信、得意全部打碎,现在的他孤独、寂寞、苦闷、悲戚,巨大的落差犹如从天堂到地狱,他心乱如麻,恍恍惚惚,悲愤忧思无法排解,终夜不能入眠。“吾惟俟命而已!”
以前的世界观崩塌了,他必须要进行意识形态重建,才能自我救赎。
龙场在万山之中,“书卷不可捣”,于是默记《五经》要旨,但凭自己的理解去领悟孔孟之道,忖度程朱理学。这一改变,使他摆脱了世间凡俗,跳出了“以经解经”、“为经作注”的窠臼,发挥了独立思考,探索到人生解脱的奥义。
一些影视剧中拍摄龙场悟道的场景,就好像武林高手打通了任督二脉,披肩散发、仰天长啸,身上再散发着万丈光芒,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很难说王阳明龙场悟道到底是持续的过程还是一瞬间的开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只能更内敛更平和了,而非更外向更癫狂。
王阳明悟道了什么?简而言之,就是想开了。以前我总是向外界学习怎么才能当圣人,可是学了好久都没有学到。之前的一切都是错的,是南辕北辙,是缘木求鱼,是太虚幻境,是爱丽丝梦游仙境。
那么正确的圣人之道在哪里?如果圣人身处我的境地该如何进行心灵的突围?哪个圣人的理论能够救赎现在的我?谁也不能,只能自己救自己。如果孔孟朱熹都不能救自己,而只有我才能救自己,那么我就是比他们还厉害的圣人啊!
这个逻辑关系一旦打通,王阳明就建立了无与伦比的自信,也就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原来圣人就在自己的内心啊!这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即理”。用现在的话说,大概就是“做自己的圣人”。
这样的理论放到现在也许不算什么,就连现在的小学生也在整天嚷嚷着“做自己”。但要知道,王阳明所处的年代是整个社会被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论调钳制着,蔑视个人价值,无视个人力量,在体制社会群体年面前,人是微不足道的,可以忽略的。
所以王阳明的理论,就是晴天霹雳、横空出世,连他自己都被吓到了。但同时,王阳明又的确在这种理论的支撑下度过了人生的至暗时刻,从此后走上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另一段人生,他是这个理论的发明者,也是最大受益者。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圣贤。你没感觉到吗?那只是被世俗的雾霾所笼罩,被庸俗的功名利禄所侵染,让你看不见了圣人的所在。所以怎么样呢?我们要去寻找心中的圣人,让他来指导我们的行为。
世间魑魅魍魉太多。比如你想追求晋升,你心中可能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从他人那里听来的厚黑学,要你去拍马屁送礼;还有一种声音告诉你,你就认真工作,做到问心无愧,做自己提拔自己的人。
那么很明显,后者就是你的圣人。你要相信你的圣人,才能无论外界发生什么变动,你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强大。
但更多时候,我们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但仍然会往错的道路上走。比如你想减肥,你知道少吃多动是对的,但是你总是禁不住美事的诱惑,吃完后后悔,怎么办呢?
王阳明说找到并成为内心的圣人,就要在“事上练”,也就是要“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个现今被用滥的词,但谁有真正理解“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比如领导要求你筹备一次会议,这件事看似很简单,但你的脑子里会出现很多“知”:
“怎么办,好紧张,我有没有能力做好啊,失败了会不会扣工资啊?会不会影响我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啊?会不会有其他同事笑话我啊?”
这些想法都不是对“筹备会议”的知,而是毫无意义的碎碎念, 是无法停止的浮躁带来的自我囚禁。
其实你的真实想法是潜藏在碎碎念下面的,即“我要通过明天的会议维持我的地位和工资,但是我缺乏经验,所以我应该多做一些准备。”
然后,你确定了内心真实想法,跟随内心去做事情,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而不是被自己脑子里起起伏伏的念头和噪音引入奇怪的境地。
为什么要在事情上磨练?因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不能改变自己的知,怎么改变自己的行?
如果你真的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正确认识自己心中的想法,并且去付诸行动,变成强大的人就是这么简单。如果你果真能做到,就达到了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
王阳明去世前一年,在对弟子讲学中说:“我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这三个字。”
这个良知不是一般道德上的东西,而是一种人类天性中的善恶评判标准。它包括“善良、真诚、诚信”,当然更包括“担当、勇敢、坚定”等美好品质。
而一个“致”字又告诉我们王阳明的学说并非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在我们每次致良知的过程,都是擦亮自己良知,提升自己境界的过程;每一次境界的提升,都是你进一步摆脱世俗牵绊、真正成为自己的过程。
“龙场悟道”,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有了这样的思想指导,那么王阳明治理郡县、用兵如神、成为全人,只是用这种思想指导实践的必然结果罢了。
如果刘瑾一直没有倒台,而王阳明也要一直生活在龙场,那么我相信,他也一定能够拜托惆怅和郁闷,愉快地接纳现在的自我,并主动投身社会改造,变穷山恶水为绿水青山,开化民风造福百姓。那么到他临死前,他依然会说出那句名言: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我不是相信王阳明,而是相信知行合一的力量。
现在研究王阳明的人太多了,我打开知乎想寻找些材料发现一眼望不到头,吓得我越发不敢说了。鼓足勇气写了上面那么多,算是当下的理解罢了。至于有没有真正体会到王阳明先生的本质,实在不敢妄加揣测。就像我这个公众号的名字,谁知道谁在第几层呢?
纪录片《王阳明》十分成功,演员辛柏青在演艺界没有绯闻、洁身自好、一直在打磨演技,也算是一股清流了。在辛柏青和王阳明的跨越时空对话中,在辛柏青的本我和饰演王阳明的情境交相进行,王阳明的思想与现代社会开展碰撞,有趣味也有哲理。
王阳明37岁时在龙场悟道,而我今年也36岁了,可以说是同龄人。我们无法在历史的河流中相向而行,却可以在思想的维度里不断追及。
但我们一旦开始学习王阳明,把王阳明当圣贤,也就违背了王阳明。
因为他说,圣贤在你自己心中。
网址:王守仁不是王守义,但是他的思想比“十三香”还要香! http://c.mxgxt.com/news/view/667392
相关内容
王守义十三香不香?“王守义十三香”是什么意思?
王守义十三香是什么梗 王守义十三香内涵段子介绍
王守义十三香是什么梗
王守义说十三香什么梗什么意思 王守义说你13香梗出处介绍
王守义十三香是什么梗?我可以闻闻你的13香吗?
王守义十三香梗的出处及含义一览
王守义说你13香什么梗?王守义说你13香出处介绍
王守义说你13香什么梗 王守义说你13香梗出处介绍
iPhone12带火了“十三香”:iPhone12不值得入手?因为王守义说13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