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时代的转向:而今竟有周杰伦“做数据”之问
7月16日晚,在豆瓣“自由吃瓜基地”小组中,有人发问: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难买啊?
这个看起来没什么问题的问题,可真把一众吃瓜群众气笑了。
小学生暑假作业这么少吗?
10后已经开始玩豆瓣了吗?
妹妹别说了,让你偶像下次别跟我抢票了好吗?
虽然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儿,但是,小鲸今天还是想认真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什么是“做数据”?
“做数据”其实可以拆分为“什么是数据”和“如何做数据”两个问题。
“数据”广义来说就是明星影响力的量化指标,可以具象化为播放量、转发量、阅读量、榜单排名、代言个数等等。但在饭圈“数据”则常常被指代主要互联网平台的数据指标,比如可以代表内地全网热度的“百度指数”,饭圈核心热度的“微指数”,生活圈热度的“微信指数”等等,这其中最直接的指标就是我们常说的“热搜”。
根据不同平台的属性和规则,做数据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以当下某流量小生的数据站为例,做数据的日常包括“贴吧赞评”、“百科送花”、“爱奇艺泡泡/优酷星球/腾讯doki打榜”等等,如果赶上什么奖项评选、作品播出,任务量则将呈现出指数爆炸般增长。
由于饭圈玩法实在太多,不胜枚举,小鲸今天想重点介绍一些路人听到一脸懵逼,但在饭圈都是正常操作的概念,也是“做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和“周杰伦需要做数据吗”同时上榜的一个词是“周杰伦超话”。据小鲸观察,超话有点像内嵌在微博内的“贴吧”,下面云集着各种主题相关的帖子。本来是同好其乐融融的好地方,但是因为一个“超话排行”也变成了血雨腥风之地。为了让自家偶像能在榜单上名列前茅,粉丝各种玩命签到、发帖赚积分。
据说周杰伦的超话之前一直在“潜力超话榜”(top101~200),今天因为热搜老粉丝们直接把“周杰伦超话”顶入了“明星榜”第35名!
在微博还有一个粉丝必争榜单叫“明星势力榜”,据官方介绍这是一款客观反映明星微博热度的产品,以专(fu)业(za)的计分规则综合排名,榜单下设内地榜、港澳台榜、亚太榜、欧美榜四个地区榜,针对未来新星的新星榜等。这里我将引出一个饭圈专有名词——“搬家”。
简单来说,“搬家”就是把刚出道的明星从“新星榜”搬到“地区榜”。
“一般出道不满2年的人都在新星榜,也就是说如果今天你出道了,两年后自然就进入地区榜了,等不就完事儿了?但饭圈喜欢搞面子工程,非要亲自搬进明星榜。刚有这榜单的时候每个月第一名可以出榜,但是去年偶像大爆发,名额就不够用了,于是就变成了前三名出榜,”刚刚经历“搬家”的饭圈女孩小夏告诉蓝鲸记者。
通过《创造营2019》节目出道的某选手粉丝最近也在搬家,粉丝在动员微博中这样写道:“成团意味着向内娱进发,他不再被保护在养成系象牙塔里,他有新的方向和更远的征程,我们必须要助他一臂之力,为他保驾护航!”
据她介绍,影响榜单排名的因素包括阅读人数、互动数、爱慕值等,本来就足够复杂,但是为了保证招招“稳准狠”饭圈研究出了更为细致的策略:
提高阅读数:粉丝群相互转阅,买营销号发自家爱豆,蹭热搜tag@自家爱豆
互动数:爱豆的微博要转评赞,爱豆评论自己/别人的微博要转评赞,爱豆被有影响力的微博提到了要转评赞……
爱慕值:表面上是给爱豆送花,本质上是给新浪送钱,因为一朵花要两块钱
——粉丝小夏
“还有‘正能量’分主动值和带动值……我估计上面这些已经够你消化的了,总之特别复杂”,小夏告诉蓝鲸记者搬家意味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通常后援会提前一个月会动员大家集资,保守估计光送花这一环节就会花掉上万块。
对于“搬家”小夏反感又无力:“搬家让爱豆和粉丝都很累,仅有的意义就是不被其他饭圈嘲笑,也算是饭圈的虚荣心吧”。
为什么要“做数据”
讲完了“什么是做数据”,“怎么做数据”,自然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要做数据?
这个问题你站在大众的角度思考肯定是无解的,你需要用饭圈思维来审视。
从现实功利的角度来看,在流量时代,“数据”是明星影响力的一个重要证明,无论广告主还是影视资源,在“C端思维”的驱动下倾向于选择“流量明星”。所以,心系偶像前程的粉丝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金主爸爸”推销自家偶像。
粉丝专注的这些榜单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金主”决策呢?我们不得而知,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数据注水”的秘密不断被揭开,“数据”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小了。同时在多部“流量+IP”的影视作品票房口碑双滑坡的影响下,影视圈正渐渐摆脱“流量逻辑”的绑架,转向“实力带货”。
如果说明星在娱乐圈征战,那么粉丝则是在饭圈厮杀,在这个圈层明显的群体中,渐渐形成了一套专属的价值观,比如“数据成绩=偶像地位=粉丝地位”。顺着这个逻辑下去:粉丝会主动承担“偶像数据成绩”的任务,“他没有上榜都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也成为饭圈动员时最爱说的一句话。
根据这两点,我们可以对娱乐圈的艺人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类:一类是明星,需要数据为自己进行资源导流,且有成熟活跃的饭圈组织,通常此类明星起点较低,具有养成系特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偶像”。另一类这就是不需要粉丝与流量为自己加持的明星,他们的影响力通常与作品的影响力挂钩,我们更爱用“歌手/演员/主持人”这样的称呼来对他们进行定位。
周杰伦需不需要做数据呢?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周杰伦QQ音乐累计播放量100亿,播放量破亿歌曲31首,15座金曲奖(华语歌手第一),51次金曲奖提名,好莱坞电影第一只中文全球片尾曲《双截棍》,YouTube点击量34亿次(华语歌手第一)……
偶像时代的转向
如果以“做数据”为标准,偶像时代被一分为二,一面是传统的全民偶像时代,另一面则是互联网流量明星时代。
如今的人民常爱怀念2000年左右的华语乐坛,那个时代金曲频出,诞生了周杰伦、蔡依林、王力宏、潘玮柏等一大批国民级偶像。而这一现象的产生不仅与他们自身的才华有关,也与大众传媒的传播特点息息相关。
由于大众传媒时代,电视、广播、报纸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话语权相对集中,更容易塑造“全民偶像”,周杰伦的诞生是这样,李宇春的走红也是这样。但是自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后,传播的形式出现了改变,原本集中的大众传播走向了分众传播,人人可发声,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被稀释,在互联网的世界“流量就是王”。
如今互联网巨头割据,每个平台都想蹭一把“粉丝经济”的红利,推出自己的偶像,导致偶像选秀节目大爆发,截至目前优爱腾三大视频网站均已推出至少一档节目,向娱乐圈空投近百位偶像,市场加速饱和。偶像争抢粉丝,粉丝争抢流量,各种刷量、撕X事件频发,“饭圈恶臭”这样的印象也因此而来。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每个明星梦都有实现的可能,但同时对于“全民偶像”来说,在新时代不拥抱流量可能真的寸步难行。
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出道近二十年依然是“绝对顶流”的周杰伦与00后中近乎“查无此人”的王力宏。周杰伦的江湖地位不必多言,但近些年从《中国好声音》到《这!就是灌篮》再到“奶茶梗”,周杰伦的个人品牌在互联网时代依然同步迭代,周杰伦已经不再是那个内向的大男孩,现在站在大众面前的是“小公举·杰伦”。
反观王力宏,当初与周杰伦同为歌坛小天王,近些年除了结婚生子等新闻再无更多印象深刻产出,人气与知名度都出现明显下滑。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当代东方”砸9亿投资王力宏演唱会,但却两年亏5000万元,以至于合约解除提前一年半时间,“当代东方”便终止了对王力宏演唱会的投资。
所以“做数据”是必须的吗?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网址:偶像时代的转向:而今竟有周杰伦“做数据”之问 http://c.mxgxt.com/news/view/669164
相关内容
偶像时代的转向:而今竟有周杰伦“做数据”之问从“仰望偶像”到“养成偶像”:周杰伦与蔡徐坤的两代粉丝
悲哀的粉圈,混惯了粉圈的粉丝灵魂发问:周杰伦不需要做数据吗?
周杰伦蔡徐坤超话之争:流量偶像快速更替,唯有作品经久不衰
周杰伦发新歌!娱乐圈当今造星与以往偶像的差距在哪?
央视谈周杰伦打榜:他的“数据”是靠才华拼出来的
周杰伦的演唱会一票难求,竟被网友怀疑数据作假
娱乐圈有哪些明星的偶像是周杰伦,他的迷弟迷妹竟是这些人!
后流量时代的偶像经济:泡沫之下是否还有“标准”可言?
郭艾伦为偶像周杰伦打榜:不能枉费我们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