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似与不似”的境界
关键词:齐白石 中国画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画坛涌现了不少力跟传统的大师。如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这些画坛巨 匠中,齐白石先生的艺术思想和创作风格在传统的美学思潮当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他笔下山水画所表达的意境、构图、笔墨、造型,都传达了浓浓的中国味,风韵独特。
齐白石生于1863年,逝于1957年,享年九十五岁。他提出绘画要在“似与不似”之间,并通过自己的实践互为印证,可谓前可见古人,后可启来者。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齐白石的作品其中有一个理论是比较经典的:作画的曼妙之处就在于相似与不相似之间,太相似就会显得比较俗气,不相似的话就会欺骗世人。如果认为齐白石晚年的作品太过于写意已不成形的话,这只能说明是他们一味的看重技术而忽略艺术的观点。看懂这类作品的笔墨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审美修养的。他不主张作品太具象化,同时也不能够随性而为,草草几笔。多一笔似乎太多,少一笔似乎太少,减到最精妙处,这才是齐白石心目中的文人墨戏。
他的作品把对象的最主要特征加以夸张,这种夸张既充满天真的童趣又意趣盘然,笔墨放纵,对比强烈,构图新颖,高度统一。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求艺术真理。正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宗白华说:“人间第一流的文艺,纵然是同时通俗,构成他们的普遍性与人间性,然而,光是这个,绝不能使它们成为第一流。它们必同时含藏着一层最深层的意义与境界,以待千古的真正知己。”
“似与不似”是作为齐白石最早代表艺术观点被提出来的。在他五十岁的时候,他就明确地表达了对古人画作的自我理解,多年来,他作画以不似古人而感到自豪。作画要形神兼备。不能画得太像,太像则匠;又不能画得不像,不像则妄。”所谓“媚俗”,也就是“匠气”太重,犯了画门大忌。前人部分画家的工匠之气,齐白石认为主要是死守所谓的传统,终日追摹,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凭空想象,并非身边自然之物,缺乏了师法自然,不强调写生,失去这一工夫,画家脱离了生活气息,艺术就是生活,没有生活的艺术将没有生命力。
如果太过于注重临摹,丢失生活的基础,不对其进行变通,融入自己的理解,这就连绘画的起码要求都未达到,齐白石又认为,自然写生并不是丝毫不假地将某座名山搬到画中,画得栩栩如生即可,那样也毫无意义,又谈何艺术。更重要的是,齐白石把“似与不似”的艺术观点,并不只是当做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将这个美学观点充分的融入到了自己的创作实践当中。
那么,真正的艺术创造又在何处落脚呢?石涛提出了“不似之似”,其践画云:“天地浑溶一气,再分四时风雨。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又作“不似似之”,其有题画诗曰:“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山山必怪。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既“不似”,又何以“似”呢?《苦瓜和尚画语录》为我们解答了此谜。
石涛在自序中谈到:他以前作画不懂得“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之理,不能从自然的山川跳出来,在作画过程中总是追求画面所呈现的画面感和实物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所谓的“画必似之”。后来,经过自己多次的实践,才发现,如果用这样的理解方式去画山川,虽然可以获得具象,但却失去了山峰的内在神态,这样的山川反而有形却无神。经过长时间的琢磨和思考之后,他顿悟道:如果想要画出形神具备的山川大地,切记不可拘泥于局部的外形实体,唯有在拥有扎实的笔墨工夫之后再去塑造其形,才能赋予山川大地的天然灵性。
“似与不似”的美学原则实际上贯穿了白石艺术整体创作理念,也概括了他的人格和艺品,即何以“皆臻于妙”的精神实质。
我是爱艺术的延秋,我想与你共赏古物。
关注延秋了解更多拍卖与古玩知识,上拍请私信或留评,感谢选择
网址:齐白石“似与不似”的境界 http://c.mxgxt.com/news/view/677437
相关内容
齐白石作品鉴识要点: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喜平庸”:北京新展“齐白石的艺术世界”
齐白石虾图
《从“抠门趣事”看齐白石的艺术世界》
齐白石与“伯乐”陈师曾
齐白石
齐白石娶18岁女子,女子婚后迷恋画画,齐白石却愁得夜不能寐
齐白石娶入18岁女子,女子婚后迷上画画,齐白石却愁得睡不着觉
齐白石不闯北京难成大器
齐白石vs齐黑石,反差巨大的人生! 齐白石为何成了大师,齐黑石又为何流落街头?书法思考 前天 图/齐白石画像齐白石与齐黑石原为同胞兄弟,年龄相仿,志趣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