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不少影视作品中演员们的番位之争都是一出大戏。剧方糟心,戏还没播就出戏了,演员自己也难受。但这种现象就是屡禁不止。
最近广电也发文要求“规避争排位等署名纠纷的发生。”
很多人都觉得,这回应该能完全杜绝番位之争了。
但或许没那么简单。
想争,就有对策
虽然一番只有一个,但内娱的态度是,争不到“唯一”争个“平番”也凑合。很多演员团队在演员的番位上从不含糊,能争必争。
所以,有阻碍的因素,就有克服阻碍的办法。虽然争番位这个事情各方都不待见,但是却屡禁不止。
早在2019年,优爱腾三大视频平台联合正午阳光、华策影视、柠萌影业、慈文传媒、耀客传媒、新丽传媒六大一线影视公司,九家倡议“艺人番位排名,演职人员选择决定权应由投资方、制片方依法依规依合约确定。任何人不得对此提出无理要求、强制性要求,干扰正常创作。”
但看到《雪中悍刀行》的二十几位主演,和三位领衔主演还刻意表现得不分伯仲的写法,就知道,虽然平台和出品制作方都不想看到演员在“番位”上较劲,但求生欲还是很强烈。
如果接洽时就友好地商量,谈崩了不说,谈成了也不算是干扰正常创作,倒是不算违规。
在合同里写明番位排序可以避免纠纷,但可以平番、多主演……总有一种写法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
比如男女主在番位较劲,片头字幕就各写各的,一个横着写,一个竖着写。
写第一排的人写到第二列,写第二排的人写到第一列。左边的名字靠下,右边的名字靠上。就让你看不出谁是一番。
其他演员倒是更省事,直接给个新排列规则排序就行,比如按笔画排列,按首字母排列,按年龄排序,总之就是不按番位。
如此,片方或者剧方就显得谁也没有得罪。
什么情况下会争番位?
其实也不是每部作品都会有人争番位。一般来说只有在没有明确番位和模糊番位的时候,艺人那面发现跟自己原本与剧方口头商定的情况不一致,才会争番。
之前彭昱畅和王大陆因为《小小的愿望》中的排位闹了起来,跟片方撕得很难看。主要是因为片方模糊番位。跟两人聊的都是男主。
或者是实力相当的演员的粉丝非要一较高低,把对方踩下去的同时自己也能抬,所以战斗力很强。还有咖位与戏份不成正比,咖位高的和戏份多的可能也有一番较量。
事实上,避免番位之争的种种书写演员排序的方法是在给争番创造条件,所谓的按姓名笔画排序、拼音排序这些就是在模糊番位,因为不明确才会有争论不休的情况。
其实,如果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比如以剧中角色的重要程度来评定番位,会更合适。
争番位意义在哪里?
“番位”这种说法源于日本。在日本的电影里,没有男主和女主之分,一般电影只有一个主演,也就是一番,其他演员都是共演。如果其中有演员的咖位比主角大,那么会特意注明为特别出演。
电影会根据作品到底是从男性视角还是女性视角讲述来决定一番是谁,如果一番是男主,那么女一号如果拿奖,拿的就是“最佳女配”,因为领衔主演具有唯一性。
自从这一说法传到国内后,无论是艺人团队还是粉丝都开始在意起这个问题,并且为了撕番吵得不可开交。
原本番位最大的意义,在于其奖惩机制。假如作品收视好票房高,那这可视为一番主角的功劳,当然,假如作品扑街,那这也是一番主角一人的锅,是要出面道歉的。作品反响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演员后续资源的获得。
但这样的规则在中国却并不完全成立。
且不说,现在资源向流量倾斜严重,将国内的主流奖项设置也是承认多主角的,一部剧里可以有最佳男主角也可以有最佳女主角。多主角的作品,二番三番也有机会评最佳主角。比如《三十而已》三女主,原本一番C位是江疏影,但得“最佳女主角”的是二番童瑶。
那么,国内争番的意义在哪呢?
主要还是将番位与位做了正关联。演一番是能提咖的。提咖的作用在于提升商业价值和后续资源。
商务和资本在“投资”演员的时候,并不会都认真去看每个演员具体的演技表现,而是看演员的各项“数据”,一番多的自然更得青睐。
总之,番位高低关乎名声,关乎娱乐江湖地位,也关乎经济效益,所以能引人相争。
不过在开拍前定番位,人人争演主角没问题,有一番考量与谈判是完全积极的争取。但演完以后,再争个排名就大可不必,“实事求是”会更让观众有好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