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传说

发布时间:2025-01-09 10:59

总体

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而在中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3]

卖身葬父

董永传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各地的民众生活相结合。由于民众情感的渗透和口碑的附会,产生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传说,留下相沿而成的风俗及与董永身世有关的文物、碑碣、村落、地名等遗迹。山西省万荣县、江苏省东台市、河南省武陟县、湖北省孝感市等地不仅有与董永相关的遗迹,而且地方志中也多有记载,都称董永是当地人,如山东博兴有董家庄、董永墓;山西万荣小淮村有“董永故里”的匾额,民间还织造“合婚布”;河南省武陟县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和十一月初十均举行盛大的祭拜孝子的庙会活动;江苏省东台市有董家舍,南宋《方舆胜览》即记载这里为“孝子董永故居”等。多地流传、不断附会的“滚雪球”现象是传说故事常有的特点。 [1]

江苏丹阳

在江苏省丹阳市相传董永是丹阳延陵人氏,家境贫寒,侍亲至孝,因老父亡故无棺木下葬而卖身为奴。他的孝行感动了玉帝的小女儿——七仙女。于是七仙女私自下凡,在槐荫树下与董永结为夫妇。男耕女织,互敬互爱,共同偿还了债务。不料,玉帝得知七仙女下凡后,派天兵天将把七仙女捉回天庭,从此,这对天上人间的爱侣被生生拆散。后来,七仙女在天上产子送达人间,董永抚养长大。子盼母心切,在望仙桥跪盼母亲,跪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母子相会。望仙桥上留下了一对深深的小膝印。

元至顺《镇江志》记载:汉董永墓在丹阳延陵,有碑记其事,地名董碑,亦名董坟。明嘉靖顾觉宇唱本《织锦记》载:“董永字延年,润州(今镇江市)丹阳人。”明万历年间青阳腔唱本《槐荫记》载:“董永原籍为丹阳县人。”清光绪《丹阳县志》记载:丹阳延陵南有望仙桥(1958年区划调整后,望仙桥划至金坛市,紧邻丹阳延陵)、董永墓。汉董永佣力养亲,亲殁,就主人贷钱一万缗营葬,道逢一妇,求为妻,与偕主家,织缣三百匹以偿主。一月而毕。辞永曰:“我织女,缘君至孝,帝令助君偿价。”言旋凌空去。后人名其地曰“董陂”,桥曰“望仙”。“文革”前,董永墓在丹阳境内延陵的董阁庄,董永庙在丹阳珥陵的董甲。“文革”中遭到毁坏。以《织锦记》、《槐荫记》为蓝本的黄梅戏《天仙配》唱遍大江南北,“家住丹阳姓董名永”的唱词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地方戏、电视剧等文艺形式搬演董永传说,使董永传说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 [4]

由丹阳延陵镇出镇往南约500多米,有一座“望仙桥”。这就是传说中董永和他的儿子先后在这里仰望天空、企盼七仙女回归人间的地方。据说,桥面石板上原来还有两个膝盖印,是董永儿子跪盼母亲时留下的。而附近还有一座南北方向的小平桥,则被称为“小望仙桥”。在1333年完稿的《至顺镇江志》上,就有这座桥的记载:桥“在延陵镇南,俗传汉董永孝行感于天帝,令织女为永妻,织帛偿所负,毕,凌空而去,时人在桥上望之,故名。其地为董陂,有董墓在焉”。在桥墩南侧临水处还保留着一块《重修望仙桥记》的石碑,上面记载重修时间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月,而据桥墩下另一块石碑及望仙桥三字旁边的年月记录,这座桥在解放后的50多年中,至少又重修过两次。

桥两端有一些民居,这是一个自然村,村名就叫望仙桥村。在望仙桥村的西面不远处,还有一个村子,名叫董溪村,据说村上并没有姓董的人家,但却是传说中董永的故里。

据说董溪村一带原来还有董永墓、董永庙,但都因年代久远,湮没了。这在《至顺镇江志》中也可找到佐证。这部志书在卷十二“古迹”中就记有“汉董永墓,在延陵,有碑记其事,地名董碑,亦名董坟”。

由延陵镇向西北方向走,穿过丹徒的上会镇,便是丹徒的上党镇。上党镇有个槐荫村(原名生圩村,因出现神奇的老槐树而改名),便是传说中董永卖身帮工并与七仙女成婚的地方。村上姓傅的人家很多,传说中董永帮工的主人傅员外,便是他们某一上代的祖先。董永在丹阳家中将父亲安葬后,便来到傅员外家上工。他还没有走到槐荫村,经过一个名叫蓬莱村的地方时,便遇到了扮成村姑的七仙女。

蓬莱常指为仙境,此处即喻意七仙女不是凡人。而蓬莱村已经变化成为两个相邻的村落,一个叫蓬桥,一个叫莱村,都在上党镇境内。在槐荫村里还有仙女桥、七仙塘、上天台以及老槐树等相关传说中的遗迹。另外还有为纪念董永、七仙女由村民自发修建的槐荫庙、七仙女塑像等。

由此可以得知,至少在700年前,也即宋末元初的时候,董永传说就在镇江这一带落户了。 [5]

江苏金坛

江苏省金坛直溪镇境内有董永村(原名“董里”),光绪《金坛县志》多处记载了孝子董永、七仙女及其子鹤生的传说内容。在当地与该传说相关的遗存、遗迹和实物多达四十多处(件)。直溪镇的董永村有董永庙,庙内墙壁绘有“二十四孝图”。村东头的方形跨河石桥名“望仙桥”,传说系因董永偕子董鹤生于七夕在此桥上望迎生母而得名;距当地老槐树东南约两公里的傅家村相传为当年董永卖身还债之处。

董永村西十余里的茅山顶宫立有碑文:“在家不孝双父母,何必灵山朝世尊。”最早赞颂董永事迹的《孝子图传赞》的作者、汉代文学家刘向和《搜神记》的作者、晋代学者干宝此前都曾游览茅山或在此寄居。金坛历代名贤咏叹孝子董永和七仙女的诗词也很多。当地不同版本的“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故事多达数十种,且在不同程度上各有演绎发挥。 [6]

山东博兴

山东董永传说主要流传在山东省博兴县境内。董永传说在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三国曹植的《灵芝篇》、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都有记载。山东省嘉祥县东汉武氏墓群石刻中就有董永鹿车载父、田间劳作的情景,并有“董永,千乘人也(今山东省博兴县)”的文字记载。 [6]

内容架构

传说中的董永为东汉人,勤劳朴素、诚实纯真,家贫,父死无力埋葬,甘愿卖身到地主家当长工以尽人伦之礼。七仙女是玉帝之女,她虽然身为仙女,但向往人间的自由生活,同情董永遭遇,爱慕董永人品。她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婚姻,不顾自己身分尊贵,不惜触犯天规天条来到人间,甘愿与董永一起过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与董永结为夫妻后,七仙女亲自为董永织锦偿债赎身。两人过了一段男耕女织、快活自由的生活。但好景不长,玉帝得知此事后雷霆震怒,派天兵天将下界将七仙女捉回天庭。七仙女在天庭强烈控诉仙界生活的单调枯燥,对玉帝的蛮横无理非常不满,宁愿堕入生死轮回当普通凡人也不愿继续呆在仙界享受长生不老,表现出强烈的斗争意志和反抗精神。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播,其人物、事件、地点、时间,基本是固定的。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在历史中也有着真实的人物原型。但是其中的某些情节又是具有传奇性的,比如七仙女凭借自身的法力十日之内织出了三百匹绢。这一情节除了通过夸张、幻想等艺术手法完成以外,还受到了中国仙道思想的影响。七仙女的法力与其说是因为玉帝之女的身份,不如说是民众将勤劳的民间劳动妇女形象赋予了七仙女。 [7]

文学特色

董永传说,历史悠久,比较早又比较完整的记载,要算东晋干宝所著的《搜神记》了。虽然在《搜神记》中,这则传说只有181个字,但故事情节已经比较完备,且极具戏剧性;思想倾向符合农民的胃口,且寄寓着他们的理想,故而在农村许多地方都有流传。丹阳、丹徒董永传说的由来,自然不会跳出这个范围。但在口耳相传中,又形成它自己的特色。 [5]

1.脉络清楚的本土倾向

特种邮票

丹阳、丹徒的董永传说已经和当地的地形、地名、村落、姓氏等要素结合在一起了。董永出生于董溪村,望仙桥就在董溪村的附近,槐荫村边一个小土丘成了上天台,七仙塘就是靠在一起的七个小池塘,槐荫村众多姓傅的都是傅员外家族的后代,槐荫村还把附近的蓬桥村、莱村也带进了故事,说七仙女是在那里出现的。农民们讲起这些事,指指点点,有声有色,宛如董永传说就发生在前一天,令人陡生亲切感和真实感。这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传说一旦和当地的特征相结合,就会牢牢地扎下根去。 [5]

2.各有侧重的细节渲染

董永传说

丹阳、丹徒两地的董永传说,虽然主要情节是一致的,但在流传中形成了不同的侧重点。丹阳延陵偏重于七仙女回天庭及其以后的情节,而丹徒上党则对七仙女下凡以后如何与董永相遇、相恋、织锦还负等描绘较多。总起来看,凡是细化了的,听起来令人感到合理,而不太合情理的地方,往往只点到为止,不去作过多的渲染。例如,丹阳延陵传说中对老槐树及其有关情节就没有作过多的铺陈。当地农民也只是说在另外一个村上有一棵已经中空的老槐树就是传说中的老槐树,可它与董永上工的路线或上工的地方并不一致。而丹徒上党对老槐树则形容得天花乱坠。一是老槐树有实指,就在槐荫村上;二是与槐荫村的村名有直接的关系;三是还有一座槐荫庙,庙中没有其他神像,只有一件神物——一段老槐树。丹阳则对七仙女在天牢里生子送回给董永,儿子后来上学遭同学欺负(另一异文为不爱劳动,以乞讨为生),哭着要找母亲等描绘细致;而在槐荫村里却无此传说。老人们在口述时,都说董永是丹阳人,有的口述者甚至概括地说:董永在槐荫村,前后只有100天,七仙女织好300匹锦缎,帮董永还清了债务,他们就离开槐荫村了。

这种侧重点不同的现象,是在口头流传中形成的。凡是可以和实物实地结合的,就描述得详细;凡是无证可据或有据不准的,就一带而过,它完全凭口述人自己的经验、判断水平而定,久而久之,不同的地方就形成了不同的侧重点。

延陵与上党相距并不远,如果人们把两地的董永传说看成是一个整体,也未尝不可(也有人认为,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按照延陵董溪村→上党蓬莱村→上党槐荫村→延陵董溪村这样一条董永活动路线连贯起来,就同“白蛇传”传说中杭州→苏州→镇江→杭州的活动路线一样,倒是值得研究的一种现象。 [5]

3.均有主干的体外延伸

两地在流传中,在董永传说这个主干以外,各生出一些旁枝侧叶。它们无损于主干故事的流传,有时反而会起到一种烘托的作用,使主干故事更显得丰满、厚实,更加可信,人情味更浓。槐荫村在董永故事的流传中,延伸到董永帮工所在的傅员外家,说傅员外叫傅华,家有一座小楼,是七仙女织锦的地方,名叫织锦楼;傅员外虽然为人很刻薄,但对母亲很孝顺,为其母亲造了一座千佛楼。董永孝父、傅员外孝母,表示孝行是社会提倡的美德。

而延陵的董永传说则延伸到董永与七仙女生的儿子。他因为是无娘的孤儿,上学时常遭小同伴的欺负,便哭闹着要妈妈。这时便有一位教书先生叫鬼谷子的告诉他一个见妈妈的方法。可他在望仙桥上跪求七七四十九天后,七仙女并未出现。于是鬼谷子又教他在黎明时分在桥上跪等绿衣女子(即七仙女),终于被他等到了。关于董永的儿子,还有一则异文,说他不像他父亲董永那样勤劳,不会种庄稼,董永死后,靠乞讨为生,有一天因乞讨无着,在董永坟前哭泣,这时鬼谷子出现,教他七月七日(一说九月九日)凌晨在望仙桥上等,有七个女子经过,最后一个就是他妈妈七仙女。

这不同异文的结局却又差不多,即董永儿子从她妈妈那里得到了七粒米,但对妈妈的嘱托却置之脑后,将七粒米一起放在锅里煮了。结果饭从锅里涨出来,涨得房子都撑破了。他只得爬到房顶上去吃,把肚子撑圆了,只能一边吃一边喊。据说在望仙桥上只要大喊一声,便会听到远处房顶上的回声,那就是董永儿子的声音。

这段小故事有点像寓言,它似乎在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即做人要勤劳,如果懒,连神仙也帮不上忙。但这段小故事的后续身份,让我们看到了董永传说的影响力和吸附力。 [5]

传承价值

董永传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各地的民众生活相结合。由于民众情感的渗透和口碑的附会,产生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传说,留下相沿而成的风俗及与董永身世有关的文物、碑碣、村落、地名等遗迹。董永传说蕴含的历史、文学资料对研究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价值。董永传说的教化功能对当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万荣县文化馆、东台市文化馆、武陟县董永文化服务中心、孝感市群众艺术馆(孝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博兴县文化馆、常州市金坛区文化馆、丹阳市文化馆获得“董永传说”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8]

2023年10月,董永传说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评估合格。 [13]

自西汉始,董永与七仙女美丽爱情传说即在东台西溪广为流传,据考证,现与之有关的地名遗存多达50多处(鹤落仑、董家垛、舍子头、凤凰泉、辞郎河、摹云庄、东、西鞋儿庄、缫丝井及汉孝子董永墓和董孝贤祠等)。

历代的典籍中,记载东台西溪”董永”与”七仙女”故事的内容数不胜数,并多有发展演变。董永行孝的动人故事被编入很多戏曲中,较早的为明代传奇剧《织锦记》,以及黄梅戏《天仙配》。

1952年,由洪非等人重新将黄梅戏《天仙配》剧本进行了改编。戏中塑造了老实憨厚的董永、善良美丽的七仙女、相互帮助的仙女姐妹、刁钻刻薄的傅员外、无情狠毒的玉皇大帝等生动形象,再加上优美的舞姿、动听的黄梅调,无不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特别是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出色表演,让”董永遇仙”这个民间传说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七仙女”艺术形象得以人人皆知。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电影《天仙配》的放映,董永传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电影中一句“家住丹阳姓董名永”的唱词,更使丹阳、丹徒一带成为民间文学爱好者和旅游爱好者关注的地方。

20世纪以来的一百年间,董永故事一直成为拥有广大受众的俗文学(如说唱、戏曲)以及后起的影视文学创作追逐的题材,出现了电影黄梅戏《天仙配》等影响广远的作品。 [5]

卖身葬父

汉朝时,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贷款,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拦住董永要董永娶她为妻。董永想起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那女子左拦右阻,说她不爱钱财。只爱他人品好。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地主家帮忙。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她昼夜不停地干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织了三百尺的细绢,还清了地主的债务、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树下时,那女子便辞别了董永。相传该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动,遂下凡帮助他。 [11]

天仙来源

山西学者董大中在对董永故事进行考证后认为,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属艺术虚构,“天仙”原为当地一名民间女子“田仙”。“故事靠人传,田仙变天仙。”文学评论家、中国赵树理文学研究会会长董大中认为:“董永和七仙女故事中的织女天仙,不是从天上降临到人间的神女,而是由当地一名勤劳、善良的民间女子演变而成。”《董永新论》中详细记载了他的发现,该发现主要依据是《万荣县志》中收有一篇《董永的传说》,该文记载,在董永家附近田家窑村有个庄户人家姓田,田家有位姑娘叫田仙,自幼聪明伶俐,天资过人,人不仅长得美丽动人,而且做得一手好活计。她织的布光滑、平整、细密、柔软,常常被选为朝廷贡物。人们都说她是天女下凡。后田仙被董永的孝心所感动,主动嫁给董永。 [12]

网址:董永传说 http://c.mxgxt.com/news/view/708901

相关内容

史证丹阳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
“董永与七仙女”争议之谜 董永籍贯众说纷纭
董永
《仙女和七董永》
七公主为爱倒追董永,与他喝同一碗水,董永瞬间沦陷了
罗永浩:董宇辉很可怜
明星电缆董事长李广元失去联系 被传涉郭永祥案
奇瑞董事长对杨紫说:“你是我们永远的大女主”
王自如投奔董明珠传闻背后:曾因与罗永浩舌战成名 测评观点多次被质疑
罗永浩谈“俞敏洪董宇辉合体直播”:说话结结巴巴,逼得可怜的小伙子也很尴尬,希望小董保护自己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