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吃到哪里,写到哪里,就成了哪里的老百姓

发布时间:2025-01-09 11:26

文|沈嘉禄

“一二三四五六七,跟着老高吃东西。”

视频里的老高,胡子拉碴,满脸诚恳,一副老式眼睛架在鼻梁上,目光透过镜片折射出来。更大的亮点在头上,扎一条枣红色的头巾,或戴一顶灰色的棒球帽——唔,估计这家伙的头发并不比我多几根。老高天天在路上,仿佛从大宋的汴梁披一路风霜雪雨而来,转眼又顶着烈日奔波于上海、北京、广州、成都、长沙、福州的大街小巷、河埠桥头。寒往暑来、柳绿桃红,他依旧精神饱满,胃口极好。

他说:“健康的不太好吃,好吃的都不太健康。”

他说:“这个你们都别吃了,我统统打包。”

他说:“就像家里的东西,特别好吃,特别亲切。”

他说:“请重要的客人吃饭要去熟悉的餐厅,遇到不熟悉的餐厅要跟着熟人去。”

老高探店,金碧辉煌的大饭店要去,传说中的苍蝇馆子也要去。他坐在路边摊上,表情舒坦,虚化的背景里有追风而去的快递小哥或不急不缓的市民。他一出镜就掏出结账单,坦然报价,这表明了一种态度——公正、客观、直率。自己结账,谁也不欠谁,说好说歹都理直气壮,百无禁忌。在众口铄金的年代,人们追着他的视频看,然后踩着他的脚印去尝试,评论圈里鲜有吐槽。

不过要是有饭店栽在他手里,短期之内恐怕很难翻身。所以有人用一句话来形容饭店与他的关系: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

认识老高差不多有二十年了,由沪上美食家江礼旸先生引荐,在八万人体育场里吃了一顿鸿瑞兴的面。那会儿他是“康师傅”的文化顾问,同时还在编辑一份学术水准相当高的内部刊物,约我稿件,我必须认真对待。老高生于台湾花莲,学术背景是辅仁大学哲学硕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这里我插一句,在我结交的新老朋友中,读哲学专业而后进入食品行业的还真不少,莫非形而上的“无用之学”,最终落实到形而下的物质生活就特别能出成果?

此前,老高出版过《文化中国》《面食文化探索》《魅力城市》《食乐指南》等三十余本书;还做过电视台策划、主持、顾问,台湾诚品书店总管理处经理,等等。作家、出版家、经理人、高参,老高可谓是一个行动派“斜杠青年”。

突然有一天,老高拍拍肩上的浮尘,一跃而下海,在北京开了一家面馆,还玩起谐音梗,名曰“痴面馆”。这家店从专心做面出发,致力于研究中国的面条文化,再身体力行地涉足面条行业,每次的角色转换,都是对北方小麦文化的致敬。

我听说他曾经在西安足足待了十天,目的只有一个,用味蕾考察西安的面。一日三顿,一顿三碗,十天之内吃了九十一种面,我在震惊之余,也不知他胖了几斤。

痴心无悔的匠心精神与一丝不苟的职业操守,是老高卓尔不群的关键。面馆规模不大,品种丰富多样,担担面、臊子面、裤带面、刀削面、牛肉面、麻油鸡面的点单率都很高,连老北京的炸酱面都有。底汤够味,面条筋道,使得痴面馆跻身“京城最受欢迎的十五家私房面馆”之列。

为了模仿人工揉面的效果,他还费了很大劲从日本搬来一台揉面机,揉面的速度降下来了,生产成本却上去了。在追求高效的时代背景下,这样做显然不符合效率至上的原则。

我在上海为他叫好,不过又有点担忧:这样一来,赚钱就难了。

在他北上开面馆的时候,我们相忘于江湖。我在惦记他的时候,不知道他有没有想到我。有一次,我在电视节目里见到他,这是一个与面条之类的美食单项评比有关的节目。高评委的头上一如既往地扎一条暗花头巾,胡子拉碴,出语爽快,宛如一位梁山好汉。

当然,有趣的灵魂总是会在一起的。与老高重逢,是他南下“魔都”的2018年。他与朋友合伙开了一家“专门吃饭”的饭店,名字就叫“嗑米”,地点在南京西路茂名路口的丰盛里。我不敢问他,京城的那几年折腾,面馆是盈还是亏?

最近,“打不死”的老高又出镜了,只是换了个平台,换了一种表现形式,不变的是他弘扬中国饮食文化的初心:一二三四五六七……

现在,老高的新书要出版了,书名与他的为人一样素白,为方便读者阅读,姑且分作“人间至味”“地方风味”“四时有味”“浅谈洋味”四辑,属于美食随笔风格,闲云野鹤,悠然自得,吃到什么就写什么。老高暂时还没有写史、写记、写传的野心,随性地写与读显得更加轻松,像探店回来与老朋友在大树下喝壶茶,拉拉家常,讲讲历史,聊聊名人逸闻逸事、异乡见闻。

网络时代,美食写作几乎是一种没有门槛的表达,写在菜单边上,甚至连笔也不用,直接录音后转成文字,配上图片就能赢得一片点赞。其实,点击率的背后,一半靠美化后失真的图片,一半靠碎片化时代接收信息的粗疏与浅显,这几乎就成了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亵渎,至少是大不敬。美食大国的确立,需要良好、健康、令人信服的文化环境。

老高是个诚实人,他写美食文章是下功夫的,不单凭见闻,更要到现场,亲口尝尝美食的滋味,然后阅史、考证、分析、验准,絮絮道来,循序而进。他重在讲述美食与大自然的关系,强调美食的“在地性”和“演变史”;重在讲述美食与时代发展的关系,强调美食呈现要与时俱进,物流、烹饪、审美变化、消费者心理及口味等诸般因素都要体现在一菜一羹之中。所以他的美食文章总是那么有滋有味、有理有据、有情有义,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学者的严谨与美食侦探的热情。

我与老高相处的时间不多,属于那种遥相呼应、一见如故,得缘相聚便可一壶喝到黎明,但“自君别后”又不妨相忘于江湖的朋友,所以在读他的书稿时,仿佛看到他就在面前,分明听见了他侃侃而谈的语气和不脱台湾同胞腔调的话音。

老高在《京味儿十足炸酱面》里说:“对我来说,西安就是羊肉泡馍,上海就是开洋葱油拌面,济南就是九转肥肠,黄山就是臭鳜鱼,广州就是烧鹅,台湾就是卤肉饭,而北京就是炸酱面!您要是向我问路,我给您的参考坐标肯定是各种餐厅,没办法,这就是我记路线的方法,只认得各种大小餐馆。”

老高爱品鉴美食,爱研究历史,更乐意用一颗火热的中国心去感受天南地北的风土人情、时代风云!他吃到哪里,写到哪里,就成了哪里的老百姓。

(本文为《走南闯北吃东西》序言)

《走南闯北吃东西》

高文麒 著

金城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

本书是台湾资深美食家、餐饮评论家高文麒最新创作的美食随笔集,50篇文章囊括了高文麒对于诸多美食的品鉴与探索。虽是讲美食,但更渗透着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及文化背景,涉及生活情趣、养生休闲、人生志趣等诸多内容,美食的起源发展、搭配考究面面俱到,叙述者的经历、气息、温情亦流贯其间。

网址:老高吃到哪里,写到哪里,就成了哪里的老百姓 http://c.mxgxt.com/news/view/709038

相关内容

文艺的根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这么棒的老公哪里找得到
哪里能找到蛊师
主角姓高,姓唐的都市/娱乐明星小说是什么,要有文娱,老师,明星元素?在哪里可以看?
李饼走到哪里就把陈拾带到哪里,真是让人狠狠磕到底,太好磕了
阿进老婆李黎是哪里人
《拜托了冰箱》明星厨师安老师的店到底在哪里!
你的时间流向哪里,热爱就在哪里|简里里对谈六层楼
八佰杜淳是哪里的方言?
明星培训学校在哪里,我想当明星,请问去哪里培训。去哪里报名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