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石刻映灯火 文化传承照古今

发布时间:2025-02-01 09:00

大足石刻亮相央视春晚。(受访者供图)

2025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重庆大足石刻以一场跨越千年的光影盛宴惊艳亮相。这一刻,大足石刻不仅向全国人民传递着新春的祈愿,更诉说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

千年石刻历经岁月风雨,为何依然神采奕奕地登上春晚舞台?1月31日,记者走进大足石刻研究院,探访为保护这处世界文化遗产所做出的点滴努力。

妙招频出让大足石刻“香飘万里”

1999年12月1日,重庆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今已有25年时光。25年里,这朵世界文化遗产之花,在重庆越开越盛,香飘万里。

为了让大足石刻这颗“明珠”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大足石刻研究院妙招频出。

目前,大足石刻景区已建成8K球幕影院、4K高清影院。4K电影《天下大足》与8K球幕电影《大足石刻》创新大足石刻的讲解方式,讲述了大足石刻的起源和主要造像的艺术特点,让游客跨越千年,眼看奇观,如临其境,放飞想象力。

其中,8K球幕电影《大足石刻》在全球首次使用了“实景拍摄+CG动画”的制作方式,将真实的现实空间转换成数字空间,把球幕与8K超高清画面完美结合,借数字化复原之力,无数精美的雕像得以在电影语言中“再生”,充分展示了大足石刻超高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观众带来了超强视听震撼。

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蒋思维说,随着数字时代的开启,以互联网、物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融合发展、全面渗透,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引领作用愈发明显,有利于开辟文化遗产再认知、再理解的新空间和新路径。

大足石刻为全球石窟治水提供了“中国方案”

亮相央视春晚的大足石刻,神采奕奕、精美绝伦。然而,这并不是大足石刻千年来一直呈现出的面貌。

千年风雨侵蚀、高温高湿的环境,让大足石刻面临着各种来自大自然的严峻挑战。

首先是水害,位于潮湿多雨环境中的大足石刻,岩体裂隙渗水如同“无声的蛀虫”,威胁着造像的存续。2015年,大足石刻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害治理工程。

回忆水害治理的这十年,蒋思维记忆犹新:“当时的治理团队面临三大难题:石窟渗水路径复杂、传统技术难以精准施治、文物保护要求‘最小干预’。”为此,文物修复专家开始创新探索。

首先是动用地质雷达、岩体弹性波CT等“黑科技”,像“做手术”般精准定位渗流通道;同时,治理团队首创“堵截排结合”的立体截排水系统,研发低碱、高兼容性的新型灌浆材料;大足石刻研究院还建立起实时监测系统,灌浆压力精确至0.1兆帕,确保文物毫发无损。

“每次注浆都像在石刻上绣花,稍有不慎就是千古遗憾。”蒋思维说,历时两年,卧佛区域的渗水点基本消失,工程荣获“重庆市文物保护优质工程”,为全球石窟治水提供了“中国方案”。

历经千年时光,如今的大足石刻除了水害之外,还有不少造像身患不同的病害。如何既能保护好大足石刻的原貌,又能让这些造像焕发昔日荣光?被广泛应用的数字化技术起到了大作用。

蒋思维说,近年来,数字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大足石刻病害勘查研究、病害诊断分析与治理以及保护工程施工等过程,全面提升了依托数字化的文物保护科技含量。

同时,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虚拟现实等信息领域最新技术,大足石刻研究院已经开始进行文物虚拟修复,这样的虚拟修复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返工”,在正式修复开始前为大足石刻科学保护修复提供最佳方案。

一群人代代坚守

守护大足石刻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代代人的情怀。

“在山中,石刻所在的洞窟前,有一些简易搭建的窝棚。一些安静的身影,数十年如一日守在这些简陋的小房子里,只为保卫石刻的安全。这些人是附近的村民。他们还有另一重身份——大足石刻的义务文保员。”蒋思维说,当地村民担起了石刻的义务保护工作,自发组织轮值。

来自大足石刻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大足石刻义务文保员队伍目前有77人,年龄最大的84周岁,最小的33周岁。他们日复一日守在石刻旁,守着这些散布在山野中的珍贵遗产。

把宝贵的年岁献给满山沉默的石头,为什么?值得吗?大足石刻讲解员李凤用自己的故事现身说法。

“有一次,我在向游客讲述《牧牛图》时,一只斑鸠落在了造像中的牧人头上。当它飞走时,牧人手臂上被蹬落一层黄沙。我顿时很心痛。”她说,几乎每个大足人从小都会被教育一句话:保护石刻。而这份想要守护的情愫,流淌在大足人的血液中。

如今的大足石刻,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旅融合的典范。春节期间的“非遗体验”“民俗表演”,让游客亲手制作石刻拓片、感受川剧变脸;北山石刻的“门票买一赠一”活动,吸引无数家庭前来打卡。

从唐宋匠人的凿刻声到今日科技护宝的键盘声,大足石刻的故事从未中断。它告诉我们: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是守护一块石头、一尊佛像,更是延续一个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而这,正是千年石刻留给世人最珍贵的“幸福密码”。

网址:千年石刻映灯火 文化传承照古今 http://c.mxgxt.com/news/view/731799

相关内容

孔子石雕在博物馆:历史的见证与文化的传承(多图欣赏)
漫步喜洲古镇,沉醉千年古韵,探寻时光深处的文化秘境
蛇年主题灯组来了!苏州古胥门元宵灯会小年夜“亮灯”
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丨江苏无锡:展卷“江南水乡”,赴一场传承古今的盛宴
文化中国行丨宁夏隆德:非遗花灯 匠心传承
当“中国诗”邂逅“中国酿”,古井贡酒传递文化魅力
南音《弦管雅乐千古传》在福州市工人文化宫上演
从红楼梦里结诗社,看隐藏在千年文化传承里的秘密
海南黎锦:指尖传承古老黎族文化
传承越中石刻艺术 128件组题跋临创作品在浙江绍兴展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