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先农坛到北京先蚕坛课稼农桑传雅颂

发布时间:2025-02-24 08:26

在明清两代的北京城,每年仲春时节,皇帝亲耕、皇后亲桑是国家的重大祭祀活动。北京先农坛是太岁、天神、地祇等众神之家,是皇帝亲耕享先农的场所;北京先蚕坛是皇后祭祀先蚕氏之神,行亲桑享先蚕的场所。在南郊先农坛的耤田里,皇帝亲耕扶犁三推;在北郊先蚕坛的桑林中,皇后采桑叶三片,这一耕一桑,帝、后亲临神坛的国家盛大祭祀礼,为天下人做出表率,成为独特鲜明、连接中华民族农业文明的祭祀文化。

六百年来,先农神坛、先蚕神坛这两座祭坛见证了皇权的更迭、礼仪的流变,也将“男耕女织”的治国理念镌刻进青砖黛瓦。今天,这两处坐落在世界遗产北京中轴线上不可或缺的皇家坛庙文化建筑群,如沐春风,彰显出北京古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上古先民,生存繁衍于天地之间,对大自然由畏生敬,向天地日月、风云雷电、星宿山川等顶礼膜拜求呵护,体现了朴素的神权思想和原始的宗教意识。华夏自古以农立国,耕地种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黎民百姓的愿望,也是每个王朝统治者国泰民安的祈求。《国语·周语》中说:“民之大事在农。”因此对先农神的拜祭,始终贯穿历朝历代,从未间断。

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在修筑紫禁城的同时,于南郊营建山川坛,这便是先农坛的前身。这座占地千亩的坛庙建筑群,以太岁殿为核心隆重有序地铺陈,在观耕台前的一亩三分地,是帝王“亲耕”的神圣之地。每当春雷初动,皇帝需斋戒三日,身着祭服登上先农坛,在太常寺官员的唱赞中行“三献礼”。礼毕更衣,接过包金雕龙的木犁,在二十四名耆老的簇拥下,面向南方推行三次。泥土翻涌的轨迹,既是“敬天法祖”的象征,更是“以农立国”的宣言。

嘉靖九年的春祭格外特殊。这位以“大礼议”震动朝野的皇帝,不仅重修了先农坛,更将“三推三返”的古礼演绎得近乎偏执。据史料载,当日狂风骤起,群臣劝其避入具服殿,嘉靖帝却执意完成全套仪式,直至龙袍浸透雨水。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历史上也有过唯一一次“失败“的耕耤礼。据《清实录》记载,嘉庆二十年三月,嘉庆皇帝来到先农坛,准备一丝不苟地按照古制举行祭农大典。在鸿胪寺官的恭导下,皇上穿着黄色的龙袍从具服殿款款来到耤田正中。一时间彩旗招展,鼓乐齐鸣,皇上一手扶耒(lěi),一手拿起赶牛鞭亲耕时,谁知那几头牛像商量好似的,任凭呼喝,钉在地上一动不动。原本一场庄重的天子亲耕礼乱成了一锅粥。皇帝震怒,百官战栗。那以后,顺天府尹及属下都先期认真勤加教演,训导耕牛,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

及至清代,对先农的祭祀更是达到巅峰时期,祭仪繁琐而隆重,皇帝在祭祀前要在西苑丰泽园进行亲耕演练,以保证亲耕大典的顺利告成。丰泽园内的十亩稻田还曾作为康熙帝亲自耕种的试验田,在这里把自己学到的科学方法运用到实践中,曾创出优良品种御稻米。雍正在位13载,竟然亲耕亲祭12次,并且对优秀的老农授予“八品顶戴”,这一举措堪称空前绝后,绝无仅有。雍正将古制规定天子“三推”增加“一推”,还将耤田之礼推行到了全国各省。雍正四年,先农坛耤田出现一茎九穗的小麦植株,带动各地方官员把农业摆在第一位,国力日渐昌隆,步入一个百姓乐业的太平盛世。乾隆帝在他统治的60年当中,亲自到先农坛行礼有27次。乾隆一生写诗无数,他在先农坛举行完亲耕大典以后,也会作诗留念,抒发感慨。他在御制诗中透露出“乐意讵因逢胜赏,悦心端为得嘉禾,当春最是耕犁急,每较阴晴发浩歌”,时刻不忘农桑。

嘉靖九年,先蚕坛始建于北京安定门外,张皇后首开亲蚕礼,后坛址迁至西苑。乾隆七年,位于北海公园内的先蚕坛建成,乾隆帝确定清皇后亲祭先蚕坛仪程、仪轨。祭祀当日,皇后需持金钩黄筐,在《采桑歌》的乐声中采摘三片桑叶,命妇们按品级采五至九片,整个过程严禁男子参与。这些桑叶切成桑叶条饲蚕,最终织作的丝绸要制成祭服,完成从植物到神物的升华。

乾隆九年的亲蚕礼最为隆重,孝贤皇后率领三千命妇行礼时,突然天降甘霖,首开告成。皇帝欣喜之余,特命宫廷画师郎世宁绘《孝贤皇后亲蚕图》,将瞬间定格为永恒。图中浴蚕河蜿蜒如带,这条引自金水河的特殊水道,既能浣洗桑叶,又暗合“上善若水”的哲学,成为所有皇家祭坛中独有的水利奇迹。清代,皇后亲行先蚕祭祀、躬桑之礼共计54次,成为国家祭祀先蚕之神次数最多的王朝。

文/本报记者李喆

网址:从北京先农坛到北京先蚕坛课稼农桑传雅颂 http://c.mxgxt.com/news/view/737030

相关内容

邓稼先与杨振宁
张颂文老师今日现身北京论坛会签到,依旧帅气的小熊老师!
“我手写我心,共话北京城”,北京出版集团世界读书日讲坛办至22届
2024明文化论坛北京昌平开幕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卜凯论坛·农经正青春月坛·第三期:与农经大咖谈 ——重构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思路
揭秘北京算命先生的明星客户名单(北京东算命的先生的神奇算命能力受到明星追捧)
世界歌坛巨星席琳·狄翁专门赴京力挺北京奥运会
邓稼先与杨振宁 跨越半个世纪的友情
“大戏看北京”2024展演季添彩北京文化论坛
“蚕桑+旅游”让明星村成为“明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