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色的文化:小鲜肉和娘炮

发布时间:2025-04-02 11:41

说起男色,从古至今,审美观一直都在变化,从高大威猛,到浓眉大眼,到现在的白白净净的小鲜肉。提及小鲜肉,当下红极一时的男明星风靡万千少女,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长的像女人,也就是娘炮。很多人对娘炮进行讨伐,称作是:“油头粉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简称就是长的像女人,动作像女人,还应该加一点就是说话像女人才对。不同人有不同的审美角度和审美观念,今天我们来分析从古至今的男色文化:

1、追溯儒家尚柔的历史文化:

屈原的徒弟宋玉也是个美男子。据说宋玉在楚国任职时,同事登徒子出于嫉妒,向楚王告状说宋玉非常好色,而且不仅长得漂亮,口才还一流,千万不能让这种文艺青年靠近后宫。宋玉听了,一怒之下写了篇《登徒子好色赋》怼了回去,让后世直接把“登徒子”跟好色者挂上了钩。

魏晋南北朝时中原王朝偏安江南,风光旖旎生活富庶,人们对阴柔审美的追求更是达到了近乎病态的程度。

《世说新语》里记载,三国时期魏国大臣何晏皮肤异常白皙,以至于魏明帝怀疑他擦了粉,便故意让何晏在三伏天里吃热汤面。何晏吃的大汗淋漓,拿衣服一擦拭,皮肤反倒更加光洁透亮(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形容男子美貌的“面如傅粉”这个成语由此而来。

另一位东晋美男子卫玠,遭遇则更加离奇。由于相貌实在太过出众,前来欣赏卫玠美貌的粉丝围成了一堵墙(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本就体弱多病的卫玠哪里扛得住这阵势,当即昏了过去,随后就一病不起,二十七岁香消玉殒——看杀卫玠的成语由此而来,不知道当今的小鲜肉们怕不怕?

两晋年间,社会盛行“风度之美”肤白、俊秀、清瘦、柔弱。比如何晏的“美姿仪,面至白”、王夷甫的“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杜弘治的“面如凝脂”等等。据说大书法家王羲之见到杜弘治,见他脸好似凝固的白脂,眼珠如同点染的黑漆,忍不住连连赞叹他是神仙下凡。

《洛神赋》的作者曹植也是个傅粉爱好者,天气一热,就得洗澡傅粉。魏晋年间,傅粉、薰衣、剃面都是年轻俊男的日常操作,“动静粉帛不离手”与“行步顾影”也是广为流传的审美风尚。无论是居家还是在外,如果不能做到时刻揽镜自照,顾影自怜,毫无疑问是土包子的表现。

两宋时期,儒家思想以“伦理”为本位,使得阴柔审美愈发突出,“清新俊逸、肌肤胜雪”成了帅哥选拔标准。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称:要抑制血气之刚,增进德义之勇,极力推崇培养中庸品格的君子。在科举制度的帮助下,“柔弱胜刚强”的柔儒思想得到了不断传承。

到了明清年间,关于男性外貌阴柔美的描述依然屡见不鲜: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将杨延和的长相描述为“肌如雪晕,唇若朱涂,一个脸儿,恰像羊脂白玉碾成的”。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也把理想中的帅哥写为“风采过于姝丽”、“美如好女”和“美如冠玉”。

贾宝玉可谓是这种阴柔美的集大成者。在曹雪芹笔下,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可以说,虽然审美因人而异,但在那个被儒家文化贯穿了两千多年的古代中国,白皙秀气的文弱书生,一直都是男色届的主流。

到了工业化全球化的近代,人们的审美也更加多元:慷慨悲歌之士,不再是燕赵之地的特产;放诞纤丽之文,不再是吴楚骚人的绝活。中国人的审美也经历了一个波折到回归的过程。

2、中国近代男性审美观

在人瘦肤白、略施粉黛作为主流审美的中国古代,肌肉男并不是毫无市场。史书里西楚霸王力能扛鼎,小说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神话里就更厉害了,共工一怒之下撞倒不周山,害得女娲出来补天。

在新中国历史上,也曾短暂出现过一阵肌肉力量型的审美热潮。

1955年,借助与苏联文艺部门领导的访问和酝酿,苏联油画家马克西莫夫抵达北京,担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训练班的指导教师以及中央美术学院顾问。此后两年间,马克西莫夫培养出了靳尚谊、詹建俊、侯一民、秦征等多位著名画家,成为上世纪50年代中国美术界的中心人物之一。

50年代末,宣传画中的工农同志手持锤子镰刀,面色黝黑、朝气蓬勃,这种特殊年代的阳刚气魄,便脱胎于苏联艺术中的欧美力量型审美。到了文革时期,西装和旗袍都成了“四旧”,人们的审美也受发生了改变。无论是强健发亮的肌肉,还是千人一面的军装,都是那个年代的缩影。

3、强壮男人到软弱男人的变迁

那时的影视作品塑造着人们的审美趣味,姑娘们对心仪男性的描述,除了“帅”之外,也不外乎“优雅”、“干净”、“书生气”。

但到了近些年,对硬核美男的审美,却都莫名其妙地异化成了“娘炮”。连冯小刚都忍不住炮轰,“这些小孩啊,太娘。市场怎么会追求特娘的男孩呢,男孩应该阳光,有爷们劲儿。那些照片都不是素颜,都修成杂志那样,搔首弄姿,欲盖弥彰,想脱又不敢脱,你又不是开窑子的。”

只是如今的流量小鲜肉们鲜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有的微博挂着歌手认证,唱功却停留在KTV水平;有的在舞台上张牙舞爪,分不清是跳舞还是发疯;有的用一副表情,应对所有场景,所谓“我哭我笑,无人知道;我喜我怒,全靠字幕”……

说白了,油头粉面也好,虎背熊腰也好,终究都只是陪衬。诗人赞叹梅花之美,不在“迥映楚天碧”,而在“凌寒独自开”;古人欣赏君子如玉,在于清新俊逸的五官,也在于温文尔雅的品格;放到现在这个看脸的世界,大家喜爱的阴柔美男,是玉树临风,也是德艺双馨

说到底,中国人自古爱慕的“玉人”,除了那张脸外,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文人气质。所以小蔡,你以为大家讨厌的,只是提跨的性暗示和脸上的两斤粉吗?

小鲜肉也好,娘炮也好,一切都是外在因素,都说现在的女生越来越物质,现实了,注重实在的,男生就不要在乎自身的什么类型,更不必像女人一样,打扮自己。古人语: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男人应该在事业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男色的文化:小鲜肉和娘炮 http://c.mxgxt.com/news/view/758392

相关内容

央视整治“娘炮”,当红小鲜肉要遭殃?
娘炮小鲜肉=长命百岁,阳刚气概=早亡风险?
郭松民:“小鲜肉”的本质是“以色事人”
吴京嘲讽小鲜肉缺德!盘点炮轰小鲜肉的当红明星
冯小刚炮轰观众垃圾,小鲜肉又躺枪
欧美流行肌肉型男,为什么中国的男明星那么多娘炮?
变啦《明星健身房》第二季:小鲜肉不娘 谷嘉诚男友力MAX
人民日报批“娘化现象”,娱乐圈这10位鲜肉躺枪,前三意料之中
明星中的十大娘炮,他最娘却被赞,而他直接就放弃自己男人的身份
小鲜肉和当年港台歌星逆袭的区别在哪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