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养阴上品之“浙麦冬”

发布时间:2025-04-02 15:02

作为园林植物的麦冬 麦冬,系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又称麦门冬,细长而又四季常青的叶子常被用作园林绿化,人们常在公园、小区的路边,可见到细细长长的叶子,柔软地垂向地面的植物,有人说像韭菜,也有人说

作为园林植物的麦冬

作为园林植物的麦冬

麦冬,系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又称麦门冬,细长而又四季常青的叶子常被用作园林绿化,人们常在公园、小区的路边,可见到细细长长的叶子,柔软地垂向地面的植物,有人说像韭菜,也有人说像麦苗,当你知道这就是麦冬时,一定会恍然惊呼“这就是麦冬呀”!是啊,这俯首在路边,甘为园林作陪衬的麦冬,竟是名列“浙八味”的麦冬。

俯首甘为路边草

如果你有心,无论在哪个公园,都可以看到麦冬的踪迹,因为它抗旱耐寒不怕晒又喜阴,很好打理,绿化价值高,常被作为园林植物而广泛种植。你想了解麦冬,就必须像它那样,弯腰低头,才能见识到它的内涵与温柔。否则,你只能看到五彩绚烂的各季花卉,夺人眼球,却会忽略四季常青,俯首甘为路边草的麦冬。

麦冬花

麦冬花

麦冬也会开花,在夏秋季节,开出一串串紫色的花序。我总想把它展现出来,因为很多人误认为麦冬是草,不会开花。可是,它太低调了,我从不同角度都拍摄不好,反映不出成片盛开麦冬花的神韵。据说,麦冬的花语是无畏。不求回报,默默无闻,莫如麦冬。

到了深秋,麦冬的果实是亮丽的,可蓝色的小珠子,生在深绿色的叶子中,很不起眼,如很多小东西一样,需有慧眼才能识珠。

高调美誉“浙八味”

药用的麦冬与观赏植物用的麦冬,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浙江中医药大学林乾良教授和其团队在《浙八味及其相关品种的产地变迁》研究论文中记述,麦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源于河南,唐朝有浙产记载,明朝浙江有栽培品。《本草纲目》称,“麦门冬,古人帷用野生者。后世所用多是种莳而成……浙中来者甚良。”可见浙江栽种麦冬的历史悠久,在明代就视浙产的麦冬为良品。

浙产麦冬中最负盛名的就是产于杭州笕桥一带的麦冬,又叫作“笕麦冬”或“杭麦冬”。成书于1927年的民国鉴药专著《增订伪药条辨》写道:“按麦门冬,出杭州笕桥者,色白有神,体软性糯,细长皮光洁,心细味甜为最佳。安徽宁国、七宝,浙江余姚出者,名花园子,肥短体重,心粗,色白带黄,略次,近时市用,以此种最多。四川出者,色呆白短实,质重性粳,亦次。湖南衡州、耒阳县等处亦出,名采阳子,中匀,形似川子,亦不道地。”文中将各个产地的麦冬进行了描述,按质量排序得非常清楚了。

数百年来,“笕麦冬”一直被视为麦冬最优品。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随着杭州城市建设的铺开,“笕麦冬”就绝种了。有一篇报道曾记载:2005年9月,浙江林学院的植物系楼炉焕教授赶到杭州笕桥镇,寻找“笕麦冬”种源,不料,搜遍大街小巷、村田村舍,竟一无所获。由于“笕麦冬”已绝种,如今中药房里的麦冬,大多产自宁波慈溪、余姚等地,便统称为“浙麦冬”了。

慈溪麦冬种植基地

慈溪麦冬种植基地

慈溪、余姚一带种植麦冬历史悠久。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就已有种植。清朝末期,宁波药帮兴盛,药商云集,浙麦冬与象贝母一样,作为宁波的道地药材,销往各地。50年代,“浙麦冬”作为浙江省著名八大主要中药材,被誉为“浙八味”之一。

何去何从“浙麦冬”

中药材麦冬指的是麦冬的干燥块根,由于产地的不同有浙麦冬和川麦冬之分,顾名思义,浙麦冬产于浙江,川麦冬产于四川。浙麦冬为三年生采收入药,川麦冬生长一年即可采收;所以,浙麦冬的药用价值优于川麦冬,市场价格也要贵数倍。

浙麦冬与川麦冬的区别

浙麦冬与川麦冬的区别

浙麦冬外形瘦长,表皮有皱褶,色泽淡黄;川麦冬外观较饱满,偏白色。有些不懂内情的人,会单凭麦冬的卖相,误以为川麦冬较好。所以,浙麦冬由于价格、外观等原因,在市场上很难与川麦冬竞争。浙麦冬与许多浙江道地药材的命运一样,近几年种植和产量逐渐减少。

慈溪崇寿镇是著名的“麦冬之乡”,在滩涂围垦的土地上,非常适合麦冬的生长。在崇寿镇领导的陪同下,我们采访了当地的麦冬种植大户——钟建良先生,他向我们介绍了这片近200亩地的麦冬种植情况。

麦冬大丰收

麦冬大丰收

麦冬的采收季节在5—6月份,我们去的时候,成材的麦冬已经采挖,大棚内的麦冬正在作晾晒处理。远处,一大片绿油油的麦冬覆盖在平整的土地上。广场上,工人们正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用半机械化的手段把晒干的麦冬切根成段。我顺手抓了一把麦冬,闻了闻,也没什么气味,挑了一段放入口中嚼着,口感味甜,嚼后有些粘牙,表皮呈现晒干后脱水的皱褶,色泽淡黄,符合麦冬优品的特征。

钟建良说:“我种植麦冬有30多年了,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以前麦冬可是慈溪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而如今却因为成本与价格原因,面临危机。现在我深陷其中,丢也丢不掉,再发展也成问题。”

农民在加工麦冬

农民在加工麦冬

崇寿镇的领导向我们介绍道,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如何开发慈溪麦冬市场,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镇里打算,建设道地药材保护基地,制定麦冬规范化栽培技术标准,也就是业内所称的SOP,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地理标志产品,开发麦冬保健品等等。我们期待,历史悠久的慈溪麦冬产业文化重现辉煌。

采访后,我在想,中医药行业内,一定要大力宣传“一分价钱一分货”,这是连普通老百姓都明白的道理,什么时候才能够成为中药饮片优质优价的定价原则,真正摆脱随行就市的价格规定,否则,“浙麦冬”也难逃“笕麦冬”的厄运。

浙麦冬

浙麦冬

园林中的麦冬,红花还需绿叶衬,谦逊成为低头草。中药材的麦冬,优质优价细分说,好药亦需勤吆喝。

养阴上品数麦冬

麦冬的药用价值很高。早在《神农本草经》就将麦冬列为上品,言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本草纲目》记载麦冬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虚劳客热,口干燥渴,强阴益精,定肺气,安五脏,去心热,止烦热等等。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胃、肺、心经,主要有养胃阴、滋肺阴、益心阴、清心除烦四大功效。由麦冬组成的常用方剂有:

麦门冬汤由麦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组成,是治疗肺胃阴虚,气机上逆所致咳嗽或呕吐之常用方剂。

生脉散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的作用,主治气阴两虚证,如汗多体倦,心慌心悸,咽干口渴等症。

增液汤由玄参、麦冬、生地组成,具有增液润燥的功效,常用于津亏便秘证。

沙参麦冬汤由北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扁豆、桑叶、甘草组成,具有甘寒生津、清养肺胃的功效,主治口渴咽干或干咳少痰等症。

另外还有许多中药方剂中含有麦冬,如清燥救肺汤、养阴清肺汤、天王补心丹等,这里就不列举了。

总之,麦冬是养阴上品,以养胃、肺、心为主,药用价值高,药性温柔和缓,保健功效广泛。低调的麦冬与其他的浙产道地药材一样,需要被重新唤起,毕竟,一方土地孕育一味良药,实属不易。

网址:细说养阴上品之“浙麦冬” http://c.mxgxt.com/news/view/758918

相关内容

麦冬,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麦冬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天冬是什么药材 麦冬和天冬的区别
麦冬是什么味道?
羊肉麦冬能一起吃吗?
川麦冬和原色麦冬的区别 川麦冬和湖北麦冬的区别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麦子”和“麦冬”有啥关系?
党参枸杞麦冬玉竹泡水有什么功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