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两大泰斗谭鑫培和梅兰芳,擂台战又迁出哪些“恩怨情仇”?

发布时间:2025-04-02 15:47

我们学梅派的,不能忘了谭派和谭家。谭先梅后,没有谭鑫培就没有梅兰芳。他们二位影响了京剧的发展。

梅兰芳

这句话是梅葆玖先生对他的学生说的,他的父亲梅兰芳创梅派的先河,这一切的背后其实还有一个人就是谭鑫培,他和梅兰芳共同都是我国京剧上的大人物,泰斗级的存在。梅葆玖的这段话反映出了梅派和谭派之间是有关系的,而且二人打过擂台战,那么梅兰芳和谭鑫培之间又有什么“恩怨情仇”呢?

谭鑫培

当年谭鑫培与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交情不浅,为了提携幼年的梅兰芳,当时已名满天下的谭鑫培多次登台与他合作,第一次同台演出时梅兰芳19岁,谭鑫培65岁,唱的《桑园寄子》。这为梅兰芳的成名可以说是提供了一个快速成名的捷径。

“谭、梅”这二字,是创造京剧历史的两个字,“谭、梅”是京剧百年之内从成熟走向鼎盛的两个重要的标志性人物。京剧能够成为一种“戏”,有人物、有表演,不只是嗓子好唱几句,是从谭鑫培开始的。谭鑫培与我的曾祖父梅巧玲均为“同光十三绝”,这两代老前辈,使老生行的表演臻于成熟,使京剧成为中国戏剧最具魅力的伟大剧种。从王瑶卿到梅兰芳又极大地拓宽了京剧旦角的表演空间,才使京剧最终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剧种,这就是“谭、梅”的历史功绩。

只不过后来陈凯歌导演了一部电影叫《梅兰芳》,电影中的虚拟人物十三燕、邱如白都是有原型的,其中梅兰芳和十三燕的打戏也被人有意地认为是谭鑫培和梅兰芳之间的恩怨的体现。

十三燕

十三燕以京剧泰斗谭鑫培为原型。1905年,谭鑫培在北京拍了中国史上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名震四方。后来因为带着比自己小40岁的梅兰芳登台“捧红”了梅兰芳(当然梅兰芳先生本身就很优秀),他的地位也就被动摇了,于是便有了片中的三场斗戏。 梅兰芳和十三燕“打擂台”这场戏在梨园历史上确实有那么一个影子:当时谭鑫培很久没唱戏了,突然复出后,梅兰芳戏班的老板为制造“噱头”,在梅兰芳不知情的情况下,策划了和谭鑫培打擂台的事。当时梅兰芳老戏新戏连着唱,“票房”非常好就压过了谭鑫培,但事后梅兰芳特地去找谭鑫培道歉,还一直称呼谭鑫培“爷爷”,谭鑫培也丝毫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大众一提起京剧都只知道梅兰芳,可见他对后世的影响更大。可是如果非要在二人之间说出个谁更“厉害”,那还是属谭鑫培。 谭鑫培在艺术上富有革新精神,所演的每个角色,在剧词和表演艺术上多有加工改革之处。而且谭鑫培为京剧老生的表演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影响深远,在京剧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邱如白

邱如白人物原型是齐如山,他和梅兰芳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是辅助梅兰芳建立梅派艺术的重要功臣。最初齐如山作为一个戏迷,看梅兰芳的戏,感觉他是个不世之才,于是有心辅佐,二人在一来一往的书信中逐渐熟识。齐如山在《汾河湾》的表演中提供了一些建议,梅兰芳就立马修改了演出,赢得阵阵喝彩,二人自此更加走到一起。同时,他还为梅的剧目编剧,对传统剧本进行改编,被称为梅兰芳的“戏口袋”。大众熟知的《霸王别姬》就是由齐如山执笔。本来两个人一直都挺好,直到他因为和梅兰芳的内部路线发生分歧而分道扬镳。但是英雄哪怕“敌对”也会惺惺相惜,齐如山后来听说梅兰芳去世了,拿出他们生前的字画隔岸垂泪。

梅兰芳和齐如山

谭鑫培和梅兰芳两大京剧界英雄齐齐登上了京剧艺术体系,谭派和梅派彼此之间有竞争亦有提携相互进步,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幸事,两个泰斗级人物不可多得,对我国京剧艺术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不管他们间有怎么样的“恩怨情仇”,都值得所有人尊敬!

网址:梨园两大泰斗谭鑫培和梅兰芳,擂台战又迁出哪些“恩怨情仇”? http://c.mxgxt.com/news/view/759065

相关内容

谭鑫培晚年是如何扶持后起之秀梅兰芳的
“谭家”与“梅家” 渊源甚深
梨园春走出来的小擂主都去哪了?孔莹成研究生,秦梦瑶美到认不出
《梨园春》擂响中国总决赛 众梨园名家跨刀助阵
纪录片《京剧》:影像解读200年梨园变迁
梅兰芳:我的戏是历经几年几十年改成功的
从梨园春走出的小擂主们现状:孔莹成研究生,最成功的竟是她!
北京文史|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家世
梅兰芳花旦图片
同为评书泰斗,单田芳和刘兰芳之间究竟有何恩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