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秦王族是嬴姓赵氏,赵王族也是嬴姓赵氏,二者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秦赵两国的王族本是。同宗同源。简单点说就是,秦国王族的祖先和赵国王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一个人,就是。颛顼帝。,秦赵两国的王族是“同根所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战国时期的秦赵两国“手足相残”,是一点也不考虑他们“老祖宗的在天之灵”呀。
严格意义上说,秦赵两国王族的身体里流淌着一样的血液,如果双方要祭祀祖先的话,那也是一样的。一、秦国王族的溯源。根据《史记?秦本纪》的记载,秦国的祖先是颛顼帝的孙女,叫女修。女修吞食了一只燕子产下的蛋,生出了儿子大业。大业与少典部落首领的女儿华生下了大费。
大费由于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舜帝赏赐大费黑色的旗帜,并给他赐配婚姻。从此,大费为舜帝驯养禽兽,舜帝赐他嬴姓。
大费的儿子叫大廉,大廉的玄孙叫中衍,中衍的来孙叫蜚廉,蜚廉的儿子叫恶来。蜚廉善于奔跑,恶来力大无比,父子俩共同侍奉商纣王。在武王伐纣的战争中,恶来被杀死。
恶来的儿子叫女防,女防的曾孙叫大骆,大骆的儿子叫非子。非子由于善于养殖牲畜,周孝王便派遣非子到渭河一带管理马匹,同时把秦地赐给非子作为封邑,让他继承嬴氏的祭祀,因此非子被称为秦嬴。
秦嬴的曾孙叫秦仲,周宣王在位时,派遣秦仲为大夫讨伐西戎,秦仲兵败被杀。秦仲的长子是庄公,周宣王给他七千人马,让他继续讨伐西戎,胜利后,任命庄公为西垂大夫。
庄公的次子是襄公,周平王为躲避犬戎迁都洛邑,襄公派遣士兵一路保护周平王。周平王为奖励襄公东护之功,封襄公为诸侯,并将岐山以西的土地赐给襄公。从这个时候开始,秦嬴家族便成了诸侯王,可以同其他诸侯一样互通使节,这便是秦国王族的由来。
二、赵国王族的溯源。根据《史记?赵世家》的记载,赵国王族和秦人是一个祖先。秦嬴氏传到蜚廉这一代时,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恶来,一个叫季胜。前文讲过,恶来在武王伐纣时被杀,他的后代逐渐发展成为了秦国的王族。而恶来的弟弟季胜,他的后代就是后来的赵国王族。
季胜的孙子叫造父,造父为周缪王驾车,并跟随周缪王打败了徐偃王,于是周缪王将赵城赐给造父,从此造父的后代就以赵为姓氏。
从造父往下传七代到了叔带,叔带因为周幽王荒淫无道,就离开周朝到了晋国。从叔带往下传五代到了赵凤,赵凤跟随晋献公攻打霍、魏、耿三国,晋献公将耿地赐给了赵凤。赵凤的孙子是赵衰,赵衰跟随重耳逃亡十几年,后来重耳成了晋文公后,任命赵衰为原大夫,主持国家政事。
赵衰之子是赵盾,由于晋灵公年幼,赵盾独揽朝政。晋景公时,赵盾去世,他的儿子赵朔承袭了爵位。晋景公三年,在下宫事变中,大夫屠岸贾屠杀了包括赵朔在内的整个赵氏家族,仅赵朔怀有身孕的妻子得以逃脱。
不久,赵朔的妻子生下一男童,就是后来的赵武。十五年后,赵武与景公谋划,诛灭了屠岸贾一族,赵武重新承袭了赵氏封地、爵位。赵武历经晋景公、厉公、悼公、平公四朝去世,他的孙子便是赵简子。
晋定公十四年,范氏、中行氏作乱,至定公二十一年,赵简子攻陷邯郸,赵氏家族独揽晋国政权,封地之大,已和诸侯相同。
晋出公十七年,赵简子去世,他的儿子赵襄子继位。四年后,智伯与赵、韩、魏四卿一同瓜分了中行氏、范氏的土地,这引起了晋出公的不满,双方爆发军事冲突。最后,晋出公死在了逃亡路上,智伯掌控了晋国的大权。
后来智伯日益霸道,恣意妄为的抢占韩、魏两家领地,又要求赵襄子割让土地给自己,遭到拒绝后,智伯率领韩、魏攻打赵襄子。赵襄子退守晋阳,一年多后,赵襄子暗中联合韩、魏两家,反杀了智伯,并瓜分了他的领地。至此,赵氏家族做为诸侯国王族,自成一脉。
最后梳理一下,秦国王族的祖先是恶来,赵国王族的祖先是季胜,恶来与季胜是亲生兄弟,他们的父亲是蜚廉,蜚廉的祖先是颛顼帝。所以说,秦国王族与赵国王族是同根相生,同宗同源。
网址:战国时,秦王族是嬴姓赵氏,赵王族也是嬴姓赵氏,二者有关系吗? http://c.mxgxt.com/news/view/762910
相关内容
战国时,秦王族是嬴姓赵氏,赵王族也是嬴姓赵氏,二者有关系吗?秦王是嬴姓秦氏还是嬴姓赵氏,姓和氏是什么关系?平民无姓氏?
嬴姓赵氏是什么意思
赵国和秦国都是嬴姓赵氏,赵国和秦国有什么关系呢?
秦国人姓嬴还是姓赵?秦国人的正式姓氏是什么?
秦赵两国王室都是嬴姓赵氏,两个国家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秦始皇到底姓嬴还是姓赵?探索秦始皇的真实姓氏
秦国和赵国君主都是嬴姓赵氏?他们的祖先是一个人?战国都是亲戚
战国时期,为何秦、赵两国君主都是嬴姓、赵氏,他们有什么关系?
赵姓,就是周秦时代的“嬴”姓。... 陆逻器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