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小鲜肉”吗?你为“小鲜肉”着迷吗? 作为新时代影视文化的一个符号,“小鲜肉”所代表的群体聚集了无数的闪光灯和鲜花掌声,同时关于他们的负面声音也从未停息……面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不如走进今天的历山论坛一探究竟。
1月8日晚,新学期第一场“历山论坛”学术交流活动在教学三楼3141会议室成功举办。 文学院2019级文学与影视艺术专业博士研究生王张博健担任主讲人,围绕“影视作品中的‘小鲜肉’现象”这一主题与在场同学进行了交流分享。
▲ 王张博健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9级
文学与影视艺术专业博士研究生
主讲人王张博健首先对理查德·戴尔所著的《明星》一书进行了简要介绍,此书开创了明星研究方法的新境界,作者戴尔提出通过语言符号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方法,并且引入明星作为 “特定形象”等三个关键性的概念对人们长久以来的思维定式提出了挑战。紧接着主讲人引导大家回顾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小花》主演刘晓庆、唐国强、陈冲等经典明星, 以此审视几十年来我国观众明星审美的变迁。
关于当下大热的“小鲜肉”现象,王张博健从两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观点:通过阅读亨利·詹金斯的《文本盗猎者》和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这两本书, 反思我们在深置于idol偶像明星和star传统明星的差异结构下的“小鲜肉”问题时,往往顾此失彼、断章取义,并不是“小鲜肉”这种现象没有问题,只不过单纯地指责反而会使我们错过新生的、未知的文化经验; 第二层面则是我们不应该把“小鲜肉”作为天价片酬——我国当前文化娱乐工业的结构性问题的替罪羊。
活动进入尾声部分,王张博健给在座的青年朋友提出衷心的建议, “唯有敢于逃离虚拟的狂欢,摘下面具,摆脱脸的拜物教般束缚,并正视时光在脸上雕刻下的生命印记,才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从容接受时代的洗礼,重建健康、蓬勃的青年文化的秩序。”
寒冬凛凛并未阻挡同学们积极参与此次学术交流活动的热情,此次交流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本期历山论坛一如既往地秉承了博硕本联动乐学项目的理念和初衷,不仅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营造了积极良好的学术氛围,是一场深入而又富有成效的学术研讨活动。“历山论坛”一直在路上!
资料来源于文学院研究生会宣传部
编辑:宋万青 李文婷
审核:徐辰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