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卫视爆款回归 创意解读清明文化

发布时间:2025-04-04 12:30

人间四月春,风起正清明。清明既是节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既承载了中国人独有的自然观,也承载了中国人对生命的理解。4月3日晚在河南卫视、大象新闻上线的《2025清明奇妙游》,就以“万物有生时”为主题,以“清明三候”为经纬,在春烟袅袅间共绘“万物生”的文化长卷。

北京舞蹈学院、陈喜悦、钢筋水泥少年团、海嘎少年、简弘亦、刘宇、麦子阿姨、中国煤矿文工团等嘉宾带来的多个创意节目,与影视化诗性表达的串联短片交织在一起,不但为观众带来视觉与情感盛宴,还在传统节气中注入哲学思考。节目播出后网友大赞: “太神了!迦陵频伽鸟是从壁画中活过来了吗”“刘宇民国风的《同袍》,质感拉满!”

顶级东方美学

千年敦煌神鸟“破壁重生”

作为国风节目的爆款制造机,河南卫视在《2025清明奇妙游》中又带来了多个“统一观众审美”的创意节目。

舞蹈《妙音一梦》,以妙音鸟的起源与传说为脉络,融合清明“万物生发”的节气文化、生命哲学,展现“唤醒春天、赐福人间”的东方美学意境。

传说的迦陵频伽鸟被春色吸引,一声清啼,妙音绕梁,一羽自敦煌壁画中振翅的妙音鸟掠过莲台,衔着千年未改的清明絮语叩击当代人的心扉。四位舞者恍若千年佛性的具象化身,残影交叠间暗合敦煌壁画中的东方审美。顶级东方美学与现代科技技术完美融合,让网友赞叹道:“这才是文化破壁的正确打开方式。”

创意短片《江畔寻花》更将传统文化的创意表达发挥到了极致。故事从卖花姑娘陈喜悦和卖花郎宋小哥闯入古代艺术家的创作时空开启。观众可以跟随陈喜悦的视角,体验清明节“杏花春雨”的情景,跃入《清明上河图》,见证各种古代名人灵光乍现的高光时刻。

江畔寻的“花”,是灵感,也是匠心。“00后”给古人“送花”,既是串联起多个跨时空场景的媒介,也代表着华夏艺术创作脉络的伟大延续。当陈喜悦的国风襦裙掠过汴河春水,在《江畔寻花》里完成最浪漫的文化“快穿”时,网友也仿佛上了一堂沉浸式的中国艺术课。

跨时空情感共振

刘宇《同袍》唱响家国情怀

作为节气的清明有天朗气清、春耕时宜之意;作为节日的清明是人们扫墓祭祖、慎终追远的日子。二者相融,让清明兼具了自然和人文内涵。当我们在清明时节与往昔、与逝者、与自然相遇,就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情感共振。

这种共振,可以是少年意气、家国情怀。

歌曲《同袍》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通过“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见证80年来无数动人的历史时刻。这是刘宇第五次与河南卫视合作。擅长国风的他此次用民国风演绎《同袍》,通过多套妆造、多个人物之间的切换,致敬战火中的青年人形象。《同袍》中刘宇穿越的不止是战场维度,每个转身都在诠释"岂曰无衣"的永恒生命力。节目播出后,有网友写道:“以梦为笔,书写少年意气风发。那些在战火中绽放的年轻生命,正是华夏文明永恒的春藤。”

这份情怀,也饱含着对青春和知己的回味。

舞蹈《少年游》以历史上“元白”二人之间一生互为知己的动人情谊为原型,舞蹈部分取材自大型诗画情景剧《众里寻他》。改编后的舞蹈放歌春溪河畔,清新飘逸又不失力量感,曲调欢快,让人感受到青春美好与无限热望。不少网友看了《少年游》之后,都想重温一下白居易和元稹的友情故事,也想给老友发条微信聊聊家常。

清明节的情绪中,当然也少不了对父母的思念。

歌曲《父母的目光》以“目光”为情感纽带,借由目光的流转与口琴的旋律,串联起中国式家庭含蓄而深沉的爱。镜头在旧相册的折痕间游走,简弘亦的磁性声线撞上老式口琴,中国式亲情让许多网友破防——父母的目光永远停留在我们身上,父母的爱从不因岁月褪色,而是在记忆深处生根发芽,绵延不绝。

创意解读“三侯”

重构清明文化的当代表达

最具特色的是,《2025清明奇妙游》采用了全新的串联模式,以“万物有生时”的蓬勃意象为纽带,将传统节气与人文情感交融,在传统节气中注入哲学思考。节目组通过影视化诗性表达,将桐花初绽、田鼠化鹌、虹桥始现的“清明三候”,淬炼成一场关于生命节律的当代叙事。其中有对先人的追念,更强调希望的传递,生命的轮回。

街舞秀《破茧》,觉醒的是武魂和舞魂,当太极、八卦掌等融合在现代街舞,中华传统文化在新一代少年精气神上找到了传承。

最燃的当属海嘎少年摇滚版《向阳花》。顾亚老师拨动的不再是琴弦而是大山的回响,海嘎少年唱响的是对未来的信心和渴望。网友们更在麦子奶奶"种完麦子就往南走"的洒脱里看见生命原初的倔强。正如千千万万热爱生活的普通人一样,如向阳花般朝气蓬勃,向阳而生,鼓舞人们感受生命的可贵、生活的绚烂、美好。

而当白居易与元稹的神仙友情令人回味,当父母目送子女的环形叙事让百万网友泪崩,这场以科技为舟、文化为楫的奇妙游,也在重构清明文化的当代表达。

春山可望万物生。有人说,清明是中国人“向死而生”的哲学课。而《2025清明奇妙游》告诉我们,当我们读懂“桐始华、田鼠化为鹌、虹始见”的天地密码,便读懂了生命的旷达与浪漫。

网址:河南卫视爆款回归 创意解读清明文化 http://c.mxgxt.com/news/view/764916

相关内容

河南卫视“文化IP产业”何以火爆出圈?
浅议河南卫视晚会爆红背后的媒体创新
探索河南卫视节日综艺节目的创新元素
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
持续解码传统文化之美 “2023河南春晚”看什么?
河南与河北:地域文化差异解析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蜀锦人家》《清明上河图密码》主创解码“影视+非遗”美学
明星向河南捐款名单曝光
只看明星不看质量,“糊剧”成湖南卫视常态了吗
“粉丝”冒雨送煎饼,河南新华直播间打造新的“文化生态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