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靠着12万字的《活着》狂赚1500万,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他笑称:我靠《活着》活着
17岁时,余华两次高考落榜后成了一名牙医。他看到隔壁文化馆的人工作很清闲,他就问对方,怎样才可以去文化馆工作,对方告诉他,会画画,会音乐,会写作也行。
为了能干清闲的工作,余华苦练了两年,终于进了文化馆。进入文化馆后,余华专研写作,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他写出了自己的首部小说《活着》。
《活着》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巨大轰动。《活着》只有12万字,但余华却靠着这12万字,在2019年登上了中国作家富豪榜,《活着》的版费收入在当时已经超过了1500万。
有人甚至问余华:《活着》的版费收入是多少。
余华回答,他靠《活着》而活着。
可见《活着》给余华带来的巨大影响。即使到如今,《活着》也依旧深受不少人的喜欢。为什么《活着》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活着》从穷老的福贵开始写起,写他如何从富家公子跌落成穷人,他在苦难面前是如何活下去的。
福贵年轻时家里有家财万贯,可那时的他不争气,喜欢赌钱。他输光了自己家里的家产,他的父亲也受其影响,在他输光家产后不久便去世了。
紧接着,福贵被抓了壮丁,他的母亲也走了。后来,福贵的孩子、妻子也相继离世,留下他和自己的外孙。
福贵的一生走过了风光,但更多的是经历了苦难。然而,父母亲、妻子儿女的离去,并没有击垮他,他依然努力地活着。
《活着》写尽了人世间的辛酸与凄苦,但这些似乎并没有成为人活不下去的理由。福贵在苦难里成长, 他从容应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他不抱怨,勇敢往前走的态度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活着》自出版后,曾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
《活着》原著小说更是被入选《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同时,拿到了“中国9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品”的荣誉。
看余华的《活着》,你看到的不只有苦难,你看到的是人在低谷时活下去的精神与力量。你能从中体会到:我们不是为了任何外在的人或事物而活着,我们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活着意味着希望,活着意味着力量。
余华用他细腻的笔触,平静地为我们书写福贵的一生,他的文字里没有抱怨、没有对生活的不满更没有苦尽甘来的喜乐,唯有平静接受困难的态度。
在《活着》中,余华似乎就是用苦难来贯穿了福贵的一生,用悲情来诉说着他的命运。然而,我们看到所看到的苦难与痛苦,在福贵身上却是再平凡不过的事,即使经历了亲人一个接一个的离去,可福贵依旧坚强地活着。
读完《活着》,我们会发现,那些本存在着我们生活中的阻力与困难,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活着》教会我们的不仅是勇气,更是看待生活时所需拥有的心态。
余华在《活着》中跟我们探讨的不仅是活着这个话题,更是关乎我们生命以及人生的话题。
余华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在当下这种生存压力大,工作紧张的状态下,读一读《活着》,不仅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动力,还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的思考。#种草春日好物#
网址:余华靠着12万字的《活着》狂赚1500万,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他笑称:我靠《活着》活着 http://c.mxgxt.com/news/view/771107
相关内容
余华靠一部《活着》晋升文坛顶流,狂赚1550万版税,却因采访时口吐国粹段子频出走红网络,被称为“摆烂大师”从拔牙匠到作家富豪,活着就是信仰
[转载]外国人对余华《活着》作品的评价
余华和妻子离婚后娶了红颜知己,窝在地下室靠写作维持生计,这时“抠门儿”的张艺谋找上了他,让余华狂赚1550万
余华二婚娶娇妻陈虹,住6平方米地下室,写出经典作品《活着》!
余华《活着》的读者接受与当代中国的情感结构|项静
余华离婚后半年另娶,娇妻一句话让他写出《活着》迎来了事业巅峰
余秀华:我不愿用痛苦交换诗歌 宁愿好好活着
5岁年赚百万,一家人全靠他养活,8岁去世生前被“强迫”跑商演
余华《活着》:背后的心酸历程与创作背景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