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就是“人名”
在辽宁卫视《本山带谁上春晚》的录制现场,赵本山再次谈起前不久弟子王小宝的打人事件。他说:“我知道这件事后,一宿都没有睡觉。名人就是人名,不管名气多大,都应该把温度降下来,得沉下心做人。”
“名人就是人名”,算是赵本山的一大创造。早在和宋丹丹合演的春晚小品中,他就以“黑土”的身份劝“白云”:“什么名人,不就是个人名嘛?”这次徒弟王小宝与人发生争执以后,赵本山又非常严厉地批评他:“已经做错事了,就应该低头道歉,怎么能再引事端!”
名人就是个人名。只是为了这个人名,很多的父母都绞尽脑汁。有的图省事,就叫“张三”、“李四”;有的图好养,就叫“阿猫”、“阿狗”;有的想发财,就叫“金银”、“财宝”;有的赶时髦,就“国庆”、“开放”。但最后的结果,叫“荣升”的人不一定升官,叫“致富”的人不一定发财。说到底,名字只是一个记号和愿望。
名人又不完全等同于人名。听一位广告专家介绍,一个人的名字,如果在你的眼前闪现六次,你会有印象。如果闪现三十次,你就可能记住。所以很多的广告,便利用这种“强制效应”。让一种产品或一个人名,不断地在观众眼前闪现。时间长了,记住的人就多了。这种产品或这个人,也就出了名了。
名人与非名人的区别,就在于知道你这个名字的人有多少。几百个人知道,那是人名;几千个人知道,还是人名。几万个人、几十万人知道,可能是小名人;到了几千万人,甚至几亿人都知道这个名字的时候,你就是大名人了。
《吕氏春秋》的“劝学”篇中曾经有言:“不疾学而能为天下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意思是说,不通过刻苦学习而成为天下名人者,从来未曾有过。晚唐诗人罗隐在《酬寄右司李员外》诗中也讲:“左省望高推健笔,右曹官重得名人。”那时候想成为名人,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现在不同了,一个央视春晚,就可能“速成”一大批名人。一个节目,十几亿人都在看。那么几个面孔,不断地出现在观众眼前。而且极尽各种招数,引起你的注意。还有电视上、网络上连篇累牍的广告,躲都躲不掉。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客观上都在为那些想出名的人堆积名气。
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结论:名人未必是贡献卓著、举国称颂的人,未必是德高望重、为人楷模的人,未必是领导时尚、推动进步的人,未必是才华横溢、艺术精湛的人。虽然名人中的很多人,都是社会的柱石、脊梁和精英,但也有一些人,是依靠钻营、炒作和偶然的机会,混到了名人的队伍。
无论通过什么途径,人一旦出了名,就可能给自己带来滚滚财源。市场经济,没有哪一条规定不准拿名气换钱。所以一些成了名的人,便都急于享受这样的名利大餐。但名气也是个易碎品。如果那层耀眼的彩色玻璃罩被打破,再大的名人,也会连个普通的人名都不如。走到哪,都有人戳脊梁骨,那也是件很不舒服的事情。
已经出名多年赵本山,深知其中的危险。弄不好,倒下的就不只是一个王小宝,而是整个本山集团。而只有时刻牢记,“名人就是人名”的箴言,才能确保个人和团队的安全。
(摘编自香港《大公报》 文/汪金友)
网址:“名人”就是“人名” http://c.mxgxt.com/news/view/773945
相关内容
名人=有钱人、就是不同复活师组团“复活”的名人,其实就是个人名
“苏炳添是苏轼后代”话题引热议,名人就非得是“名人之后”?
名人后代为何多是名人?吴祖光新凤霞之子吴欢说,我人生就是答案
NBA全明星拼的就是人气和名气
明星直播改追品牌自播,名人自此也就是个人名
娱乐圈让人难记住名字的艺人,都认清模样了就是叫不上来名字
从明星直播改追品牌自播,名人自此也就是个人名
人如其名,这就是我心中的校花模样!
“名人”=“名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