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的前世今生:从古至今的美味传奇
鳜鱼的前世今生:从古至今的美味传奇
鳜鱼,小时候我们叫它鯚花鱼。这个名字有点拗口,但别有一番风味。鯚这个字,古代指的是有花纹的毯子,花纹和鳜鱼身上的黄黑斑点有点像。不过,那个字的部首是绞丝旁,而不是鱼旁,总共20画,因为不常用,连字典都不想收录它。
至于鳜鱼名字的由来,明朝的徐文长说,因为它不能弯曲,像僵直的样子,所以叫鳜鱼。听起来有点道理,但也不是完全准确。其实,鳜字也不容易认,汪曾祺在回忆幼年发蒙时,私塾先生把“桃花流水鳜鱼肥”读作“厥鱼肥”,结果那些小孩子在老学究的戒尺下摇头晃脑地念作“厥鱼肥”,真是误人子弟。
现在这种情况好多了,因为鳜鱼通常被叫作“桂鱼”,虽然有点草率,但大家都认识,不会读成厥鱼,用起来也没问题。只是苦了“鳜”字,以讹传讹,久而久之,渐行渐远。
《中国菜谱》把“腌鲜鳜鱼”收入安徽篇中,如今它的名字已经改为“臭鳜鱼”,名扬四海。同样,徽式臭鳜鱼也显得格外形影相吊。不过,曾经茕茕孑立的臭鳜鱼,如今食客如云,产业蓬勃发展。而中国名菜中的荆楚鳜鱼系,早已销声匿迹,连楚味大师也不甚了了,真是胜负难料。
去年暑假,我去了黄山旅游,登高望远,游徽式古镇,当然少不了品尝美食。徽州城乡的臭鳜鱼食肆随处可见,我下榻的华山徽宴酒店更是“中国徽菜名店”。于是,臭鳜鱼成了必尝的美味。
时光荏苒,徽式余香尚在口中,一晃又到腊月。按照传统方法炮制徽州名肴臭鳜鱼,让它成为庄重的年味。于是,腌制后密闭置于户外,无奈天寒地冻,阳台终日冰点,鳜鱼未能达到“轻微腐败”,殊有的气味未能得以实现。
除夕那天,我洗手作羹汤。微腌过的鳜鱼油炸至表皮褐黄,遂干烧。干烧不是干焙,少不得镇江8年陈、珠江头抽的加持,只是不添清水而已。一番上厨下灶,干烧鳜鱼上桌,成菜并不逊于徽菜名店。
层次分明是臭鳜鱼的最高境界。陈晓卿把看到或听到的鳜鱼轶事创作成美食文字,题目叫做“那条愤世嫉俗的鱼”。他在品尝臭鳜鱼后,作出如下评价:“举箸夹在眼前,鱼肉如鲜百合一样,层层散开。这时候,能看到的鱼肉的横断面,中心雪白,往边上渐渐上色,到最边缘,居然艳若桃花一般了。”
鳜鱼的美味,真是让人难以忘怀。无论是徽式臭鳜鱼,还是干烧鳜鱼,每一道菜都让人垂涎欲滴。鳜鱼的前世今生,虽然有些曲折,但它的美味却一直传承至今,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
网址:鳜鱼的前世今生:从古至今的美味传奇 http://c.mxgxt.com/news/view/774844
相关内容
臭鳜鱼:从腌制到美味的传奇之旅臭鳜鱼:从“臭”到“香”的美味转变
臭鳜鱼:无心插柳的美食传奇
徽母臭鳜鱼:传承创新中的徽州美味传奇
臭鳜鱼:闻臭吃香,美味与健康的双重享受
臭鳜鱼:一场味觉与嗅觉的双重盛宴
臭鳜鱼:美味与臭味的完美结合
臭鳜鱼,不愧是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
传统徽菜臭鳜鱼的创新与传承保护
臭鳜鱼:徽菜的独特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