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吐毛球的行为,是临死前爆内丹?还是一种常规操作?

发布时间:2025-04-07 08:32

猫头鹰会在临死前吐出一颗毛球,这是真的吗?

这颗毛球莫非是“内丹”一样神秘的东西?

又是以什么方式被猫头鹰吐出来?

首先大家要清楚一点,猫头鹰确实有吐毛球这个行为,但“临死爆内丹”这个说法绝对是游戏玩多了的人臆想出来的,因为吐毛球是人家的日常操作,每天都会吐一两个,而且毛球的更不是什么内丹,就是我们常说的食物残渣。那么食物残渣为什么会以毛球的形式呈现,而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画面太美”不忍直视呢?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肉食性的鸟类都长有尖尖的喙,而喙这种天赋技能就有助于鸟类将猎物身上的肉一块块的撕下来,然后满意地吞下去,猫头鹰也不例外,但猫头鹰的稍微差点意思,没有它的同类那般尖利,相对要钝一些,因此猫头鹰在进食的时候就做不到太优雅高贵,会像一只真正的肉食动物那般大快朵颐,不顾形象地连皮带肉加骨头打包吞下。而这些食物在进入猫头鹰的嗉囊后,由于动物的皮毛、骨头等部分不是那么好消化,很难通过正常的方式新陈代谢,慢慢地就会在猫头鹰的嗉囊中形成积累,积累多了肯定吃不消,于是猫头鹰就会在“内存不够”之时,利用自身嗉囊肌肉的压缩,将这些不能为身体吸收的物质从嘴里吐出来,这就是“吐毛球”的全部过程。

这种“逼腹”的行为有点像食草动物的反刍,但绝不等同于人类的呕吐,因为猫头鹰在这个过程中表情淡定神态从容,和咱们吐口香糖没啥差别。

至于食物残渣为啥是以毛球的形式出现,生物学家曾对猫头鹰的毛球进行取证分析,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是鼠类的毛发、骨骼以及昆虫的硬壳,这些比较难消化的物质在嗉囊中混合了消化液,再经过食管,就形成了圆形的毛球。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问,既然猫头鹰吐毛球是日常操作,那为什么人类很少见到呢?以至被误认为是临死前才会“爆内丹”?

这其实与它们的习性有关。我们知道猫头鹰这家伙就是“夜猫子”的鼻祖,习性上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而大多数的夜猫子都是在傍晚开始活动,猫头鹰作为鼻祖则要更加神秘莫测,直到深夜才开始活动,等到深夜时分大部分人都已经休息了,即使是值夜班的打工人or人类中的夜猫子偶然撞见,也会因为光线的昏暗,难以看清那细微莫辩的小小毛球,这才造成了“少见多怪”的误会。

虽然猫头鹰一直被部分人视为“不祥之鸟”,但是它却一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毕竟一出手就专吃老鼠和昆虫,这一点从毛球的成分就可以看出,其中光是人界大害-老鼠的占比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五。根据科学家推算,一只成年猫头鹰每天都能吃掉3-5只成年老鼠,并且捕鼠是它们的必备技能和习惯。

如果不是昼伏夜出的习性加上稍微有些诡奇的长相,相信猫头鹰不会遭到莫名的“网暴”,被造谣成不祥之鸟,更不会被人误会成临死前“爆内丹”的奇行种,那么关于猫头鹰的知识,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网址:猫头鹰吐毛球的行为,是临死前爆内丹?还是一种常规操作? http://c.mxgxt.com/news/view/774858

相关内容

九种常见的中华田园猫
猫头鹰与女巫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猫咪讨厌奶牛
猫的内心世界 探究猫日常行为背后的秘密
狂飙:临死竟还要躺板板,徐江的骚操作真是太搞笑了
在遥远的丹麦,有两位来自中国的大熊猫明星——毛笋和星二
黑老大死到临头还嘴硬 小伙是特种兵,当场一枪毙命
秦岭有只大熊猫,一身棕色皮毛,曾因太丑被吐槽,如今成为大明星
她是常春藤学霸,她是华尔街白领,她是中国女冰门将周嘉鹰
猫头鹰基金研究院:明星经理和他们的五年期基金如何穿越牛熊?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