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星中文名谁起的?探寻中文译名的背后事
姜镐(hào)童(姜虎东)
李准基(李俊基)
韩孝周(韩孝珠)
黄晸(zhěng)玟(mín)(黄政民)
黄正音(黄静茵)
孔刘(孔侑)
孔晓振(孔孝真)
林润娥(林允儿)
刘在锡(刘在石)
郑容和(郑龙华)
随着中韩演艺圈互动愈加频繁,越来越多的韩星出现在大众视野。然而韩星们种类繁多的译名,却让国内观众有些hold不住。“乔妹”宋慧乔汉字名应该是“宋慧教”?黄政民为什么成了“黄晸玟”?本次,我们来稍稍探寻韩星中文译名的背后事。
A
韩国和中国、日本、越南等国家一样,同属“汉字文化圈”,汉字传入朝鲜半岛可追溯到公元前。然而直到公元15世纪,朝鲜世宗大王发表《训民正音》,朝鲜半岛才有了自己的文字。近代韩国独立后,为振兴民族文化开始推行“去汉字化运动”。上世纪80年代后,除了正式人名、地名等,汉字已经很少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了。现代韩国年轻人会写汉字的人也并不多。
即便“去汉字化”看似成功,“复兴汉字”的浪潮却一刻也没停过。因为朝鲜语(或称韩语)是表音文字,同一个音有不同意义的许多字,无论在口头还是书面都难免有不便之处。比如今年热映的韩国电影《哭声》,由于电影名的韩语发音与地名——全罗南道的“谷城”的韩文完全一致,谷城郡民众担心电影上映会对当地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强烈要求制片方在宣传海报中务必加入汉字“哭声”。
出于相同原因,韩国每个人的“身份证”上仍会有对应的汉字名字,以示区分。然而在韩国,正式场合之外,汉字名字也很少出现。比如,新闻稿件中,现任总统朴槿惠的姓氏“朴”就会以汉字形态出现;韩国最畅销的报纸《朝鲜日报》、《东亚日报》依然沿用汉字报头。
B
因此,“表音”的韩文人名输入到中国时,粉丝、媒体等也多数选择“音译”,尽管实际情况可能会差之千里。实际汉字名,粉丝会向明星事务所发邮件确认,或在签名时要求签汉字。通译“罗宏镇”的导演罗泓轸(zhěn),就是因为在戛纳给粉丝签名,外界才得以确定其汉字名的。在中国活动较多的明星,事务所也会公开其汉字名字。
孔刘的本名取自父母姓氏,显然比“孔侑”更有说服力。原译“黄静茵”的黄正音,则是为与家中大哥黄训、二哥黄民,一起名字组成“训民正音”。
尽管“纠错”越来越方便,一些早就“约定俗成”的译名却很难“更新”。本名“姜镐童”的韩国国民MC姜虎东,因为在中国“姜虎东”的译名更为人所知,于是也特例地获得了他本人的认可。而本名“宋慧教”的宋慧乔则是一个“水覆难收”的例子。“李敏镐[微博]”的译名得以广泛传播,大概是幸运的一波。
撰文/C尘
网址:韩星中文名谁起的?探寻中文译名的背后事 http://c.mxgxt.com/news/view/776328
相关内容
韩国明星的中文名谁起的 有什么意义揭秘小宋原名背后:探寻姓名变更的深层故事
揭秘姚译添为何称为姚PD:探寻背后的故事和他的成就
探寻明星名字背后的故事与寓意,名字含义深度解析
《重生》:张译领你探黑夜,寻曙光,出演的明星你更喜欢谁?
普洱茶代言明星大盘点:探寻这些名人背后的普洱茶故事
随翻译名家一起领悟文学翻译的真谛 |《斯蒂文森散文翻译与赏析》
张颂文与张译风波再起:强吻高叶的戏背后隐藏什么秘密?
传播历史文化名人事迹 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向佐的百万之路,探寻星光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