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4期文化产业评论: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了《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其中明确表示要限制全明星参与类综艺节目的播放数量和播放时段,并提出鼓励“星素结合”型综艺节目的创作。根据近几年火爆的真人秀节目,可以简单将“星素结合”细分为评委制、导师制、互动型、边缘型四种类型,而它们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有怎样的优势和特点,未来有什么样的发展预期,这篇文章将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
作者:周庆宇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随着第三季度的开始,各大卫视在综艺节目上的争夺可谓招式频出,刚结束的湖南卫视的《七十二层奇楼》开启了“星素结合+文化内涵”对明星类真人秀节目的探索;而东方卫视的《极限挑战》在第一期“致敬唤醒城市的人”中走出了“亲民暖综”路线,打出了开门红;浙江卫视的第三季度王牌节目《中国新歌声》则继续在“导师学员梗”这样的设置上挖掘看点……可见,无论是老牌,还是新秀,都在“星素结合”这一设定上下足了功夫,准确把握了总局的动向。
总局最新颁布的文件里对“星素结合”的鼓励
从素人选秀到全明星档
广电限令促使卫视加快改革
回首内地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早在前十年,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素人选秀”原本是综艺节目的天下,自从2013年各大卫视争相引进韩国真人秀版权后,“全明星”类真人秀迅速开拓出综艺市场的新蓝海,这类节目包括《running man》、《花样姐姐》、《无限挑战》、《我是歌手》等等。
这些节目进入中国后,迅速挖掘出明星不同于荧幕角色上的“新人设”,带动了这两年真人秀节目市场上的新风向:明星MC天价出场费、引进国外节目模式的天价版权费等。这些现象无疑加速了广电总局对真人秀节目市场乱象的整顿:“限模令”、“限真令”的相继推出,到目前新版文件颁布,加快了各大卫视为守住综艺节目黄金档“改弦更张”的脚步。
浙江卫视《奔跑吧》和东方卫视《极限挑战》在多期节目中加强与素人的互动,两者都采用了主题设置的“致敬××”和在游戏环节加强素人参与程度的方式实现“星素结合”;而湖南卫视的新一季《我们来了》则直接将“全明星阵容”改成“6位明星+4位素人”的形式,相比《极限挑战》在新一季从原先的9点档退至10点档,成功守住了8点档的黄金时段。
三档“老牌明星秀”在“星素结合”上做出的改版努力
从“评委制”到“导师制”再到“互动型”
“星素结合”类型面面观
“星素结合”中大部分节目延续了曾经红极一时的“素人选秀”形式,继续将有才能的素人推向舞台中央,而明星则以评委或是观察员的身份充当“观众”,如《中国达人秀》;而在此基础上的“明星当导师,素人做学员”的节目形式将“星素互动”更加拉近,明星导师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人脉资源为素人学员提供成名捷径,如《中国新歌声》(原《中国好声音》);而更深层次实现“星素互动”的节目类型则将明星和素人的设定平等化,知名的节目类型是网综《约吧大明星》,由明星帮助素人解决生活难题,实现挖掘出深层次的素人故事的效果。
1、评委制:“达人秀”衍生,素人为绝对主角
评委制的“星素结合”节目滥觞自《中国达人秀》,这档首播于2010年的节目走过了五季,于2015年告终。在此期间,“星素结合”理念从无人问津到渐露头角。而现在,这档节目的衍生品已经成为央视综艺的“香饽饽”。像《出彩中国人》和《挑战不可能》,其中“明星观察员”、“素人唱主角”这样的设定大大减弱了明星光环,使得素人的表现大放异彩,不过能够参与此节目的素人必须具备相当的才能。
其实,这类节目非常适合央视,当其他卫视会因为“‘素人主打’招商难”的顾虑转向明星真人秀节目制作时,央视所具有的特殊权威性保证了这类节目的制作精美和优秀的招商资源,并且收视率相比起地方台有更大的保障。由于不会有“节目市场前景不确定”的后顾之忧,央视集中了顶级资源开发出的挖掘素人闪光点的“达人秀”型节目,还秉承并且强化了央视的“主流价值观输出”的画风,更加赢得观众的尊敬和信赖。
《出彩中国人》在评委上的细分表明“达人秀”的参演素人技能多样
除此之外,江苏卫视引进自德国节目《Super Brain》——《最强大脑》也是一档“星素结合”型节目。目前已经从2014年首秀延续至今,共播出四季。节目保留了“明星观察团”的设置,致力于通过娱乐的方式“让科学流行起来”。不过,随着节目的日渐成熟和火爆,明星观察员从开始的“吸睛”到后来的“陪衬”,真正吸引观众的是那些闪耀的“智慧达人”。
可见,“达人秀”节目里真正的“明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众人物”,而是通过节目将才能展现出来的素人。节目的创办目的就在于将“素人”提升到“明星”的位置上,而真正的“明星”不过是为节目增加了娱乐性的点缀。
2、导师制:卫视网综齐发力,“素人选秀”的升级版
2012年引进自荷兰真人秀的“好声音”掀起了一股狂潮,而在“星素结合”理念被官方尤为重视的当下,反观近几年的综艺节目,像《超级演说家》、《最美和声》、《我为喜剧狂》这样“明星导师制”的节目形式一度成为某些卫视的某季度王牌综艺。不同于导师制的音乐类节目,这几档节目中最为火爆和长久的是语言竞技类的《超级演说家》。这档节目始于安徽卫视,后来北京卫视成功接盘,改为《我是演说家》。
语言竞技类的“演说家”节目极易通过参赛选手输出“正能量”的价值观,非常符合官方要求的“把电视上星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所以当时不难看出北京卫视借助这档节目将自身定位为更加“主流”的偏向央视那样的权威型平台,最后节目既赢得了风评的向好,也加深了主流平台的定位,是“一举双得”的良作。
《我是演说家》“中国强则少年强”的演讲曾引发热烈讨论,而这个价值观与今年热播电影《战狼2》无形匹配
而今年暑期掀起网络综艺新风潮的两档新节目:爱奇艺的《中国有嘻哈》和腾讯的《明日之子》,将“星素结合”型的“导师制”从卫视延续到了网络。前者由明星充当制作人,挖掘中国具有“嘻哈”潜质和能力的素人;后者由明星充当经纪人,分三种类型将素人选秀细化为“盛世美颜”、“盛世独秀”和“盛世魔音”。
“导师制”无疑是“造星类”选秀节目的风向,从《快乐男声》由卫视转向网络,“评委改成导师,率领学员组队厮杀”就可看出,明星导师和素人选手间的“星素”关系变得复杂,而这种复杂性和多变性恰恰满足了观众观看时的紧张感和娱乐度。
这样的“升级版”素人选秀虽然没能挖掘出节目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但是保证了素人在节目里的表现力。从“素人选秀”节目转向网络平台可见,节目的娱乐性通过更具包容度的网络平台保全,而网络平台则通过这些“素人选秀”吸引了流量。
3、互动型:类型各异,前景向好
腾讯视频于去年推出的《约吧大明星》将“星素互动”做到了堪称完美的地步。目前该节目已经播出两季,节目形式虽有改变,主要内涵还是通过明星帮助素人解决生活难题或实现愿望,呈现出真实的普通人的生活和经历,由此挖掘出深刻的主题,褪去刻意营造出的违和感,更能为受众感知,产生共鸣。
《约吧大明星》着重讲述每位素人的故事
而关于此档节目第二季口碑相较于第一季有所下降,可以总结出:明星嘉宾的选择是否“真诚”、“接地气”;以及节目场景的设置是否极具网感这两大问题严重影响“星素互动”的节目效果。
《约吧大明星》第二季放弃了开放式的场景以及O2O在线接单,明星嘉宾在选择上更注重“咖位”而非“艺能感”
另一网综节目《放开我北鼻》同样由腾讯参与制作,节目以明星嘉宾带素人小孩互动为看点,主打“鲜肉奶爸”和“高颜萌娃”的人设,全方位地展现“孩次元”的奇妙世界,素人小孩的存在使得“星素互动”显得更为真实有趣。
在卫视播出的“星素互动”型节目,类型各异。较为知名的有音乐类的《我想和你唱》和科技类的《加油向未来》。
《我想和你唱》由湖南卫视制作,将素人与明星合唱的简单形式利用新媒体的跨屏互动吸引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参与,圆素人与偶像同台梦;《加油向未来》则由央视制作,将明星与素人搭档做实验的互动展现在观众面前。两者各有特色和优势,前者利用多平台互动和颇具网感的舞台设计吸引年轻观众;而后者定性趣味科普赢取收视,并直接引发了今年科技类综艺的崛起。
除此之外,电影频道新推出的《国片大首映》也为首映类节目做出了“星素互动”的新尝试。其一,节目致力于挖掘素人的综艺感,特别选取了经历特殊且必须是当期明星嘉宾的“铁粉”;其二,节目通过在问答环节设置上形成“星素”间的“强关系”,通过“两军对垒”的形式加强了“星素互动”。
《我想和你唱》、《放开我北鼻》以及《国片大首映》在“星素互动”上的成功尝试
相比起“评委制”和“导师制”,互动类节目将“星素”关系挖掘得更加深入,也更为符合真人秀节目的设定。通过设置特别的场景加深“星素互动”,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挖掘出深刻的节目内涵。像网综《约吧大明星》前两季反映出的某些社会现象引发观众思考,《放开我北鼻》中明星间对待儿童呈现出的不同教育方式也颇值得相关人士探讨。
4、边缘型“星素结合”,明星依旧是主角
反观今年播出的《奔跑吧》、《极限挑战》以及《我们来了》三大“老牌明星秀”,虽然各自在节目形式上做出了改变,以期更好地向“星素结合”靠拢,但通过已经播完的《奔跑吧》和正在热播的《极限挑战》来看,这些所谓的“星素互动”是远远不够的。
尽管像《极限挑战》采用开放式的摄影企图捕捉出明星与素人互动的真实性,或者像两者都在某期节目主题上力图呈现出“人间世”的深刻内涵。但从播出效果来看,明星巨大的光环掩盖了素人的表现力度,无法实现总局要求的“素人成为节目的嘉宾或是主角”。
虽然《我们来了》在嘉宾设置上“大刀阔斧”地改革了,但选取的素人依旧带有“星味”:要么是身兼众多明星造型师的街拍达人,要么是曾参与过《我是演说家》的“南京申办2014年青奥会形象大使”。更何况在后期播出中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星素互动”也未可知。
结语
“星素结合”理念被官方认定已经由来已久,纵观近几年的节目形式,“星素互动”潜力最大。而“星素互动”的完成度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节目的设定,二是嘉宾的选择。前者决定了节目能否从素人视角出发体现出节目的深度和广度;后者则决定了“接地气”的明星嘉宾和“会玩儿”的素人嘉宾之间能最快速度创造出理想的综艺效果。
再者,无论是卫视,还是网综,真正能将娱乐性和深刻性融会贯通的节目才是“王牌”。通过娱乐的形式呈现出深刻的内容、打通明星和素人间的界限,这两点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因为深刻源自生活与真实,所谓的“明星高高在上”只是一种刻意营造的虚假感罢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