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然:原创创新 引领科技前沿(《新闻联播》专题报道)
2016年5月29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我校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欣然进行了专题报道。
主持人:他是一位80后,回国仅4年,已经在国际前沿的下一代电子信息材料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原创成果。他还是最年轻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之一,他就是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欣然。
解说:今年一月以来,王欣然和他的科研团队在《物理评论快报》《先进材料》等世界知名学术期刊上接连登载了五篇论文,其中观测到单层有机晶体中的分子结构对电子运输的影响,这在全世界还是首次。
王欣然:我们研究的是新一代的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希望能够应用到目前的集成电路技术当中,给我们微电子产业带来一个技术的变革。比如说我们电脑速度可以提高100倍,同时功耗可以降低,待机时间由几个小时变为几天等等。
解说:王欣然开始下一代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是在美国斯坦福攻读博士期间。头两三年几乎毫无成果,但在王欣然看来,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就是如此,越有挑战才越要迎难而上。那会儿石墨烯已被发现是一种理想的电子材料,具有极高的信息处理速度,但由于它不是半导体,不能制成芯片,成为国际难题。
王欣然:我们做的都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东西,越是原创的,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一旦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你的成果有可能就是颠覆性的。
解说:最终,经过反复探索和实验,王欣然与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制造出互补型、高开关比石墨烯纳米带场效应晶体管,证实了石墨烯可以成为半导体应用于下一代集成电路,在国际上掀起了石墨烯纳米带研究的热潮。他也因此获得了美国材料学会优秀博士生银奖。然而,让很多人意外的是,结束了博士后阶段的工作之后,王欣然的选择是回国。
王欣然:国家对发展、对人才的渴望、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很强烈的责任感,能够为自己的国家去做一点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一点贡献的话,我都能够感觉到很强烈的这种归属感和满足感,特别踏实。
解说:2011年底,30岁的王欣然入选国家首批 ,母校南京大学破格聘任他为教授,回国后,他没有选择继续博士期间的研究,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国际前沿的二维材料半导体器件,随后大胆尝试,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二维有机半导体的新概念,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郑有炓(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整个基础比较全面、比较扎实,还有一个他这个科学思想比较活跃。要搞新的东西,还要新的思维。我们也蛮有信心,希望王欣然博士能够闯出一条新的道路出来。
除了《新闻联播》外,还有多家中央媒体对王欣然教授进行了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2016-05-26)《南大教授王欣然放弃优厚待遇回国 入选国家首批》;人民日报(2016-05-25第06版)《王欣然 回国干心里很踏实》;新华社(2016-05-24)《一个“80后”海归教授的“厚”与“薄”》;人民网(2016-05-05)《“五四奖章”获得者王欣然: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应代代相传》;科技日报(2016-05-25第03版)《王欣然:引领前沿更欣然》等等。南京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对王欣然教授进行了专访。
信息来源:南大新闻网、南京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网址:王欣然:原创创新 引领科技前沿(《新闻联播》专题报道) http://c.mxgxt.com/news/view/785044
相关内容
科创热榜前沿科技周报科技创新
徐慧: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八点八数字与数字人明星:创新科技引领娱乐新纪元
深圳福田赛道明星正式启航 ,为科技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时尚前沿资讯,引领潮流风向,掌握最新时尚动态
科睿国际创新奖
11个农机化科技创新专业组成立
加速形成医学领域新质生产力——2024医学科技创新论坛举行
揭秘2024最新网红榜,新星璀璨,潮流前沿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