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4——立人设现象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立人设现象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你好,对方辩友2》
引出这次辩论话题的是陶好,陶好在剧中是个老黄牛,任劳任怨,乐于助人,几乎全能,但她又是“讨好型人格”,几乎没有拒绝过别人的请求,所以导致自己非常的累,有时候一天竟然有五十多个待办事项。
所以辩论队的其他小伙伴都想帮小好姐戒掉这个不懂拒绝的坏毛病,最终也成功了,同时也引出人设的这个讨论话题——立人设现象利大于弊(正方)还是弊大于利(反方)?
正方立论
●正:我方的观点是立人社现象利大于弊。我们常常在生活中看到一些娱乐明星人设崩塌的新闻。也经常在生活的朋友圈子中给自己立一些小小的人设,到底什么是立人设呢?我方认为立人设是一种社交网络时代的形象管理,他和我们利用穿衣说话来表达自我个性,或是精心制作一份简历去求职,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在管理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从而展现一个更好的自己。
在今天复杂的社会分工中,一个营销人员一天接触到的人和信息,也许比农业社会一生都多。而社交网络上的人设现象则极大的解决了这个难题。他用简单的设定勾勒出我们的形象,让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快速而具象,看看你的微博,刷刷你的朋友圈,我大致便知道你的很多信息。立人设无形中提升了整个社会的社交效率,这又是一利。综上所述,我方坚定认为,立人设现象利大于弊。
反方立论
◆反:对方辩友刚刚告诉我们,立人设提高了我们的社交效率,降低了大家的沟通成本。乍一听好像没错,于是第一次见面,你加了我微信去朋友圈一翻,发现我是金牛座,A型血,喜欢吃意大利菜,喜欢文艺小清新,喜欢绘画。三分钟手指一滑,你好像马上对我很了解了,效率真的好高。于是你带我去看了班克西的展览,去吃了昂贵的意大利菜,强势的安排好每件事。因为我是金牛座,我纠结,我喜欢让别人做主,可其实那并不是真正的我,那只是我的人设,我的影子,我希望被大家看到的样子。在这个样子下,其实我并不幸福,但是我就不能在你面前展现出真实的自己,因为我要维护我的人设,我怕让你失望。
最终我们都在疲惫中厌倦了这样的社交方式。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人设它并不是单纯的标签,它的目的是让我们通过标签去想象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你真的是这样的人吗?这其中的鸿沟我们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所以人设不会让我对你有认识。人设只会让我对你有偏见。
而经验告诉我们,要去扭转一个偏见是多么的艰难。所以现在我想问问大家,立人设到底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我们的社交效率呢?
正方质询
●正:您方举例说,某明星的经纪团队给他立了一个吃货人设,结果吃出了胃穿孔。请问别人立的人设也是人设吗?
◆反:是的。
●正:小时候我妈总拉我出来表演节目,给我立了一个天才儿童的人设,请问这是不是我的人设呢?
◆反:没错,而且我看得出来这对你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这难道不是立人设的弊端吗?
●正:这是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弊端。按照您方的意思,是不是别人给我贴的标签,就是我的人设。
◆反: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比如您父母给您的标签。
●正:上学时,同学总是给我起外号,背后叫我小气鬼,小气鬼是不是我的人设?
◆反:那叫流言蜚语。
●正:有什么区别?
◆反:流言蜚语是别人对你的偏见,而不是你自己说的...(这个回答和自己队伍的立论,自相矛盾了)
●正:可是明星的人设也不是明星自己说的呀,为什么经纪团队能够代替他立人设呢?
◆反:经纪团队在经营公众形象的时候代表明星本人。
●正:所以明星授权经纪人代表自己,结果立了一个人设自己受罪,自己选的人设含着泪也要立起来。这有什么问题算什么弊端呢?
◆反:自己做的决定就一定是对的吗?我小时候还想练葵花宝典呢,我长大之后我才知道东方教主到底失去的是什么。
●正:没有问题,至少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人设一定是要自己立的,是一个自发的行为。
◆反:自主不一定自发。
●正:总之他人不能真正强迫。所以您方立论第二条,非自愿的人设会造成很大弊端,不能成立。
反方质询
◆反:请问对方辩友,您方说人设是一个人的完美模型,也是一个人为之努力的目标,对吗?
●正:是的。
◆反:是不是所有的人设都是一种目标?
●正:.....是的
◆反:一个记者为了暗访调查取得地下组织的信任,给自己立了一个好赌贪财的人设,请问好赌贪财是他的目标吗?
●正:不对,他的目标是为了取得信任,而立人设很好的帮助他完成了这个目标。
◆反:没错,可是您方的立论告诉我们,人设本身是一种目标,为什么又变成了帮助完成目标的一种手段了呢?
●正:不对,对方辩友,您这个这个语境下,他所谓的人设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这只是一种伪装,而不叫立人设。
◆反:原来目的不纯就不叫人设,而叫伪装。所以所有的人设都是目标,对方辩友不觉得这是一种循环论证吗?
●正:可是我刚想要强调的是,有些人设本身与自身是不符的。我不爱运动,却天天假装健身打卡。明明是个俗人,却天天发博物馆照片,这只是为了满足我虚幻的虚荣心。我方认为这叫伪装,这不叫人设。
◆反:如果所有的人设都是真的,那么请问人设为什么会变呢?
●正:因为....(卡壳了)
◆反:所以我们不能够去否认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那些为了虚荣或者其他目的而去立人设的行为,与自身不符的人设也叫立人设,对不对?
●正:不对,因为我们...(时间到了)
攻辩环节
●正:人设崩塌一定意味着人设与我不符吗?有没有可能是我人变了?
◆反:但人设崩塌会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压力,这您否认吗?
●正:我不否认,可这是人设的弊端吗?这不正是失去人设带来的弊端吗?
◆反:失去人设的弊端,难道不是人设的弊端吗?
●正:当然不是,失去生命的弊端,难道是生命的弊端了?
◆反:一个吸毒者失去毒品的痛苦,难道不是毒品弊端吗?
●正:对方辩友,你这是类比不当,立人设是中立的,它只是一种形象管理的方式。所以对方辩友,是不是认为维护人设的过程对自己是一种消耗?
◆反:没错。
●正:我朋友圈的人设是旅游达人,平时我也爱出门旅旅游,拍拍照,发发朋友圈,我开心的不得了,对我消耗又在哪里呢?
◆反:那请问您是不是需要额外的精力去管理这个人设呢?
●正:不需要,因为这就是我自己。
◆反:您刚才说立人设是一种形象管理,现在又不需要管理了,不要形象了吗?
●正:我们强调立人设是一种形象管理的方式,就好比你要去面试,不也得衣着得体,精心准备吗?这难道就不是你自己了吗?
◆反:我质疑的不是形象管理,我质疑的是你混淆人设和形象管理的概念。什么叫形象管理?形象管理是我们呈现更好的一个自己,重点在自己,而不是那些在朋友圈和微博上光鲜亮丽,却在生活中邋里邋遢的人。他们呈现的是自己吗?
●正:他们不过是想要让朋友圈的朋友监督自己,成为更好自己罢了。
◆反:错,他们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朋友圈的点赞,闺蜜间的攀比或者是融入到某一个圈子的投其所好,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儿就是获得更多的关注。
●正:就算是为了获得关注,可这又有什么不好的呢?获得关注,获得好心情,何弊之有呢?
◆反:一个人不应该活在关注和反馈里,更不应该为了取悦别人而活。
●正:获得关注,就是为别人而活吗?你知道全世界最希望吸引人眼球的人是谁吗?是网红明星,可是他们每天发微博发的很开心呀。
◆反:可他们...(时间到了)
攻辩小结
(只展示了反方小结)
◆反:对方辩友刚刚承认了,立人设的目的是获得关注。然后说,这很好啊,明星立人设获得关注让自己变成流量,普通人立人设获得关注让自己更有存在感。对方辩友问我们说何弊之有?
我方承认,立人设可以让我们得到这些,可是这个世界上又有什么事情是完全没有所得的呢?
所以请记住,当我们去审视一件事情的利弊,不要只看所得,还要深思为此所付出的代价。这个时候我会想,为什么立人设的风潮席卷社会呢?大概是这种获得关注的捷径,太诱人了吧。
就像小时候,我被人称作懂事的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勤做家务,从来不调皮不撒娇,默默的照顾妹妹,就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所以我应该更懂事些吧。那样我就能让身边的每个人都开心。然后也许他们就会更爱我一些吧,渐渐的我习惯了,把这个人设带入到我整个生活,大家叫我老好人热心肠,于是我也自然而然的想,大家真的喜欢这样的我吧?所以委屈下自己又能怎么样呢?每一次委屈自己,都让身边的人变得开心,这样不好吗?于是我就更努力的接近自己的人设,去对别人无限的付出,去讨好,去丢掉所有的脾气和尊严。
发现了吗?立人设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你的人设会反向影响和塑造你的人生,你的人设会让你迷失在立与崩之间,从而让你忘记谁才是真正的自己,我不认为这是好事,谢谢。
自由辩论
◆反:上个月,霸占头条的惊天大瓜,不知对方辩友吃没吃。原本恩爱的明星夫妻人设一夜崩塌,被爆出各自都有出轨的行为。这人设立的是不是弊大于利了呢?
●正:对方并不能光看贼挨打,没见贼吃肉啊,人家靠着恩爱人设参加了多少综艺,接了多少代言,赚了多少钱,难道这些利还不够?
◆反:原来您方所指的利就是金钱,那这次人设崩塌所造成的恶劣社会影响,您方怎么避而不谈呢?
●正:那从社会的角度来说,立人设这件事情到底有没有在某种程度上提高我们的社交效率呢?
◆反:提高效率是一个伪命题,我们已经反驳过了。那请问在朋友圈儿,修图发一张照片,获得一百赞,这种行为算不算是追求虚荣呢?
●正:虚荣之心人皆有之,反过来问您方,一个清晰的人设是否能够迅速帮助他人建立起对我自己的一个基本认知呢?
◆反:但这个认知是模糊的,是片面的,不是吗?
●正:所有的认知都是从模糊到清晰,从片面到全面的,名片上的信息不也是片面的介绍吗?那请问您,名片到底是提高还是降低了社交效率呢?
◆反:提高了,但只是对浅层社交有作用,会对深层社交产生阻碍。
●正:很好。我们达成一个共识,社交是有不同程度的。所以在浅社交层面,立人设有助于提高社交效率,对不对?
◆反:人设在某些时候有好的地方,我们必须承认,可是一个人设立在那里,我们为了不让他崩塌,就会被他束缚。
●正:难道我们只要在意别人眼中的样子就是束缚吗?那我们就不要给别人留下任何的印象,不要有任何的社交网络和朋友圈了。那这样的要求又何尝不是一种束缚?
◆反:今天我留了一个电脑达人的人设,是不是有很多朋友来找我修电脑,这算不算一种消耗和负担呢?
●正:那我觉得你可以再理一个不喜欢被人麻烦的人设,烦恼就解决了。
◆反:对方辩友说得好,为了一个人设,我再去立另一个人设,最终被无数个人设侵蚀了最真实的自我。一个人设要用无数个人设来圆,这是不是很像谎言?请问谎言也是利大于弊吗?
◆反:对方辩友是否承认,人设就是基于人们的刻板印象。
●正:我们认为对方辩友的这种认识才是对人设的刻板印象。
◆反:难道人设不是一种标签吗?
●正:立人设是一种标签化的行为,但标签就一定是不好的吗?其实立人设古以有之,曹操求得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月旦评,刘备终其一生,让其仁义的人设矗立不倒,这些都反而促进了他们的霸业,请问弊端何在?
◆反:把古代的事放在今天来看,确实显得很高大上,但是请您仔细想一想,您到底是愿意跟随一个真实的领袖,还是想跟随一个人设呢?
●正:人社的本质又不是一个自然人,我们怎么跟随?
◆反:那请问对方辩友,觉得人设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正:我方认为立人设就是一个自主选择性的去呈现自己的过程。在今天这个时代,这没有错,恰恰相反,这正是一种能够更好的让我们与这个世界共处的方式。
结辩部分
(同样只显示了反方结辩)
◆反:对面说立人设是为了更好的呈现自己。我认为不对,有的人会立一个天性凉薄的人设,有的人则会立一个选择困难症或者抑郁消沉的人设。而这些人设都不符合对面所说的呈现自己或者提高社交效率。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点,叫做吸引眼球。我方认为,立人设的本质是一种传播行为,在今天似乎有更多的人想要被看到,想要被注意到。所以我们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人设,比如开心的、悲伤的、友好的、带刺儿的。所有这些都在引导着我们把一张又一张的标签贴在自己身上,希望融入圈子,希望获得认同,希望获得赞美和嫉妒。可是随着信息越来越爆炸,人们的注意力似乎也越来越分散。我到底怎么样才能博得更多的关注呢?
传播学告诉我们,越简单越高效。于是我们的人设也变得越来越简单。从刚开始的热爱生活到热爱美食,最后就变成俩字儿——吃货。
可还记得我方一辩说过的话吗,你的人设也会反向塑造和影响你的生活。于是乎你的生活和目标也开始变得简单而极端。以至于我们都忘记了为什么当初要立这个人设,而只是去关心我到底博得了多少关注。
人设在本质上是编剧的一个工具,它的原则是用几个简单的词语就可以形容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但当我们吐槽影视剧中人物形象单薄刻板的时候,当我们吃着明星被粉丝和人设反噬的大瓜的时候,今天的我们是否也因为人设的反噬而变得浅薄了呢?希望我们的辩论能为大家带来警醒和反思,谢谢。
那你认为,立人设现象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网址:话题4——立人设现象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http://c.mxgxt.com/news/view/788523
相关内容
明星代言弊大于利副本副本.doc饭圈打榜刷数据现象对娱乐行业发展弊大于利一辩稿(第二版)
明星效应利弊.doc
品牌请明星代言,真的利大于弊吗?
明星效应对于品牌来讲是利还是弊呢?
明星CEO:利大于弊?
明星效应利弊
明星代言案例及利弊分析
体育明星偶像化利大于弊一辩稿【钥匙】
明星带货的利与弊?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