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凉:一生低调,交友苛刻的王志文对他赞不绝口

发布时间:2025-04-12 13:29

吕凉这人,那叫一个绝!

90年代,吕凉凭借《婆婆媳妇小姑》走红,时年四十。

他天生幽默,小眼睛一笑眯成缝,成为观众喜爱。

该剧热播,不仅让杨昆、傅艺伟名声大噪,也让吕凉家喻户晓。

吕凉祖籍山东泰安,1957 年出生在北京,爸妈都是艺术工作者,他在艺术家庭长大。

1963 年,6 岁的他随父母回山东泰安老家。

在老家,受环境影响,他外形魁梧,性格直爽。

小学毕业后考进泰安一中,中学时加入宣传队,接触话剧后对表演有了兴趣。

打一落地父亲就是右派,从小听惯了“狗崽子”的称呼,看别人眼色长到 13 岁。

他爸妈都是东北煤矿文工团的,遗传的基因强大,打小能说会唱。

从小学唱歌跳舞,会很多乐器,妈妈常带他看演出。

排练时他自己在一边玩,给他张纸能玩半天。

妈妈排练完接他吃饭,一抬头儿子又跑没影,找一圈,原来跟着阿姨去食堂了。

中学毕业当厨师,跟着师傅学做饭。

高大师傅教他包饺子,他馅放多一捏就破皮,不知所措。

两人做好饭蹲门口吹风,师傅问他不做饭想干啥,他望着湛蓝天空,说想像父母一样当演员。

被召去小分队唱样板戏《红灯记》,那一声“提篮小卖拾煤渣......”,赢得满堂彩,后来还学会拉二胡、吹小号。

人受歧视反而能逼出本事,刚成年就弹拉说唱样样行。

地区文工团看中他嗓子,想用三名厨师换他去当报幕员,可就因为“家庭出身”给卡住了。

中学毕业,报幕员梦碎,他干脆当起厨师。

1973 年中学毕业,因家境和环境,17 岁就毛遂自荐进了山东泰安疗养院,从打下手到厨艺高超,很快适应。

于是,他放下二胡、小号,专心学烹调。

头戴厨师帽,腰系围兜,手拿勺子围着锅台转,边炒菜边哼小调,那得意劲儿没法形容。

当场炒几盘山东菜,病员尝了直竖大拇指。

家人为他有稳定工作高兴,尤其父母希望他珍惜,好好过日子。

可吕凉不喜欢这工作,越来越厌倦。

厨师干了两年,1977 年高考恢复,上海戏剧学院招新,心怀表演梦的吕凉赶紧报名。

凭借超强表演天赋,成功考上上戏表演系。

这就像一颗种子,终于破土而出,迎来阳光。

1978年的秋天,吕凉怀揣着对表演的无限热爱,踏入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大门。

在这里,他不仅学到了专业的表演技巧,还邂逅了生命中的另一半——宋忆宁。

宋忆宁,一个温婉可人的上海女孩,比吕凉小两岁,两人因志同道合而迅速走近。

他们的恋爱故事,就像校园里最常见的风景线,平淡中透着甜蜜,虽有小摩擦,却从未红过脸。

大二那年,两人的关系正式确定。吕凉带着忐忑的心情,第一次拜访了宋忆宁的父母。

他高大的身躯、憨厚的笑容,给宋家父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对这个准女婿非常满意。

转眼间,1980年的春节,吕凉也带着宋忆宁回到了山东泰安的老家。

为了讨得未来婆婆的欢心,宋忆宁特地学起了包饺子、炒菜,这些温馨的场景让吕家充满了欢声笑语,两家人的心也因此贴得更近了。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

1982年,两人大学毕业,却面临着分别的考验。

宋忆宁因家庭原因留在了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而吕凉则被分配到了遥远的峨眉电影制片厂。

距离虽然遥远,但他们的心却紧紧相连。

不幸的是,就在吕凉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父亲因病突然离世,这对吕凉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父亲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临终前还担心自己连累了儿子,那双充满忧伤的眼睛,直到吕凉考上上戏后才偶尔露出笑容。

父亲的离世,让吕凉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悲痛之中。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是宋忆宁的陪伴与鼓励,让吕凉逐渐走出了阴霾。

她一封封温暖的信件,如同冬日里的阳光,温暖了吕凉的心房。

1984年,经历了风雨洗礼的两人,终于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虽然婚后因工作原因不得不分居两地,但他们始终坚守着对彼此的爱,从未动摇。

转机出现在1986年,吕凉终于调回了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与妻子成为了同事。

这一消息无疑为他们的婚姻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1989年,他们的爱情结晶——女儿凡妮诞生了,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欢乐与希望。

为了照顾女儿,宋忆宁更加专注于在上海拍摄的影视剧作品,而吕凉则在事业上不断突破自我,成为了话剧与影视双栖的明星。

上世纪90年代,是吕凉演艺事业的黄金时期。

他凭借在《留守女士》中的精彩表现,一举夺得“白玉兰表演艺术奖”男主角奖和“梅花奖”,并创下了连演168场的惊人纪录。

在影视剧方面,他也佳作频出,深受观众喜爱。

此外,吕凉还跨界主持了《相约星期六》这档热门节目,以其轻松幽默的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一干就是八年,将该节目打造成了家喻户晓的名牌栏目。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人开玩笑。

就在吕凉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母亲却在一次意外中离世,这再次给了他沉重的打击。

母亲一生坚强乐观,即使晚年独居泰安也坚持跳健美操锻炼身体。

吕凉虽然工作繁忙,但心里始终牵挂着母亲,希望多赚些钱让她过上好日子。

可如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让他痛不欲生。

在亲朋好友的陪伴下,吕凉用了三四年的时间才慢慢走出失去母亲的阴影。

1995年,吕凉与宋忆宁携手转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开启了他们艺术生涯的新篇章。

宋忆宁迅速成为单位的中流砥柱,不仅主演了超过20部话剧,屡获殊荣,还抽空参与了20多部影视剧的拍摄,事业蒸蒸日上。

而吕凉,则以他的人格魅力、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精湛的演技,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进入新千年,吕凉的事业更是迈上了新台阶。

尽管年过半百,他依然戏约不断,甚至在后来担任了艺术总监的角色,虽然这让他需要操心更多事务,减少了亲自上阵演出的机会。

但每当毕业季来临,他总是亲自把关,为剧团挑选新生力量。

面对那些未被录取而痛哭的孩子,他总是耐心安慰,给予宝贵的建议。

在电视剧《天之云地之雾》和《龙虎人生》中,演员王志文和吕凉搭档剧中,因为该剧他们也成为了朋友,私下关系很好。

王志文,这位以挑剔著称的好友,对吕凉却赞不绝口,直言两人的友谊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在家庭生活中,吕凉更是展现了他作为好丈夫、好女婿的一面。

尽管家中有保姆打理日常,但每当吕凉结束拍摄回家,宋忆宁总会亲自下厨,为他准备一顿温馨的晚餐。

吕凉深知妻子的付出,因此他也在不拍戏的日子里,努力扮演好居家男人的角色。

他精通厨艺,包饺子、做馒头包子样样在行,甚至不惜跪在地上擦地板,这份细心与体贴,让不少上海男人都自愧不如。

对于岳父母,吕凉更是视如亲生父母,不仅在经济上给予支持,还时常陪伴他们体检,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

面对外界的调侃,如“上海女婿”、“上门女婿”等,吕凉总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笑称自己作为上海女婿很幸福。

在演艺圈这个充满诱惑与挑战的圈子里,吕凉与宋忆宁的婚姻如同一股清流,他们相互扶持,恩爱如初,从未有过任何绯闻。

进入新世纪后,吕凉在话剧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不仅主演了《正红旗下》等佳作,还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多项荣誉。

同时,他也逐渐放慢了事业的脚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家庭中,陪伴家人,享受生活的温馨与幸福。

如今,2024年已至,67岁的吕凉依然坚守在话剧艺术的岗位上,偶尔接演合适的角色,但更多的时候,他选择陪伴在家人身边,享受天伦之乐。

对于他来说,生活的幸福远比名利更加重要。

这位低调的老戏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幸福人生。

我们期待着他未来能够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同时也祝愿他晚年生活幸福美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吕凉:一生低调,交友苛刻的王志文对他赞不绝口 http://c.mxgxt.com/news/view/791889

相关内容

吕凉:一路好好走,一生低调,交友苛刻的王志文对他赞不绝口
吕凉:一生低调,交友苛刻的王志文为何对他赞不绝口?
吕凉:一生低调交友苛刻,却获王志文赞不绝口
吕凉:王志文赞不绝口,一生低调交友苛刻的他一路好好走
吕凉:王志文赞不绝口的低调之人,交友苛刻却一路好好走
王志文盛赞吕凉:低调一生,交友标准高,始终走得稳健
王志文大赞吕凉:低调生涯,交友苛求!
王志文毒舌?竟对他赞不绝口娱乐圈真友情
吕凉低调人生揭秘:王志文赞不绝口,一路走来如何赢得好友心?
对事苛刻 对人宽容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