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3
鱼腥草
鱼腥草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带根全草。夏、秋采收,将全草连根拔起,洗净晒干。
性味
辛;寒
炮制
去净杂质,除去残根,洗净切段,晒干。
性状
干燥的全草极皱缩。茎扁圆柱形或类圆柱形,扭曲而细长,长约10~30厘米,粗约2~4毫米。表面淡红褐色至黄棕色,具纵皱纹或细沟纹,节明显可见,近下部的节上有须根痕迹残存。叶片极皱缩而卷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青灰色或灰棕黄色。花穗少见。质稍脆,易碎,茎折断面不平坦而显粗纤维状。微具 鱼腥气,新鲜者更为强烈;味微涩。以淡红褐色、茎叶完整、无泥土等杂质者为佳。
鱼腥草的效果
功效
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带根全草。 主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经脉
肝经;肺经
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①《别录》:主蠼螋溺疮。 ②《日华子本草》:淡竹筒内煨,敷恶疮白秃。 ③《履巉岩本草》:大治中暑伏热闷乱,不省人事。 ④《滇南本草》:治肺痈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大肠热毒,疗痔疮。 ⑤《纲目》: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断痁疾,解硇毒。 ⑥《医林纂要》:行水,攻坚,去瘴,解暑。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瘀血。 ⑦陈念祖:生捣治呕血。 ⑧《分类草药性》:治五淋,消水肿,去食积,补虚弱,消膨胀。 ⑨《岭南采药录》:叶:敷恶毒大疮,能消毒;煎服能去湿热,治痢疾。 ⑩《现代实用中药》:生叶:烘热外贴,为发泡药,可治疮癣。凡疥癣肿胀,湿疹,腰痛等可作浴汤料。生嚼其根,防止冠心病的心绞痛发作。 ⑾《中国药植图鉴》:可作急救服毒的催吐剂。 ⑿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消炎解毒,利尿消肿。治上呼吸道感染,肺脓疡,尿路炎症及其它部位化脓性炎症,毒蛇咬伤。 ⒀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乳腺炎,蜂窝织炎,中耳炎,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