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试镜陈佩斯新戏,两位顶级人物同框,莫言紧张抠手显可爱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前去试镜陈佩斯的新戏——一位是文学界的泰山北斗,一位是小品的开创者、戏剧界的巨匠,当这两位顶级人物首次同框握手时,让人不禁感叹“真是活久见”。
对于莫言的到来,陈佩斯和他的儿子陈大愚都表现出了热烈的欢迎:陈大愚向他鞠躬并与他握手;陈佩斯介绍说:“我们一家人,都是您书的忠实粉丝。”
陈佩斯与他的儿子引领莫言来到排练室。莫言看着道具箱,说道:“这个戏箱子,据剧组的演员们说,大家都不能坐。”
陈佩斯回应道:“对,不能坐!但我能坐。”
还没等陈佩斯再作任何解释,莫言就已经把其中的缘由说出来了:“只有丑角才能入座。”
这个规矩实际上是梨园行由来已久的古老传统,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唐玄宗时期。
在过去,戏班子四处演戏时,会携带一个巨大的箱子,里面装满了戏服和道具。这个箱子非常重要,其他人都不能坐,只有“丑角”可以毫无顾忌地坐在上面。
除此之外,“丑角”还有一些特权,比如可以优先化妆,不用拜神!
在剧团全体演员登台演出之前,如果“丑角”演员还没有化妆,那么其他演员不管是大牌还是当红,都不能化妆或换衣服,都必须严格遵守这个规定。
为了确保演出的顺利开展,班主会带着生、旦、净、末等角色前往寺庙进行叩拜。但丑角这个角色却很特殊,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还是刚入行的,都不用进行叩拜仪式。
事情的缘由在于“梨园天子”唐玄宗,他是戏剧艺术的“祖师爷”,其扮演的角色正是“丑角”。所以,他一直拥有特别的权力——即便在“生旦净末丑”的排序中,丑角处于最后一位,但又有谁敢与皇帝争抢先后呢?
时间一长,这些“丑角”的特殊权力便逐渐被传承了下来。
然而,莫言之所以了解“梨园行”的规矩,是因为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透露了一个小秘密:莫言曾经在戏中跑过龙套,扮演过匪兵甲和匪兵乙。
陈佩斯听到莫言曾是自己的“同行”,风趣地调侃道:“以前在剧团时,匪兵也属于丑角,要是当初你坚持下来,就可以上台表演了,谁让你后来当作家了呢。”
陈佩斯现年 70 岁,莫言 69 岁,这两位老先生在排练时极为认真,他们对待每一个细节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莫言快速地看了一遍台词,就和陈佩斯首次进行了“走戏”。
陈佩斯坐在椅子上,莫言站在他身后。莫言不知说了什么,逗得陈佩斯佯装生气,回头怒视。莫言有些尴尬,忙摘下帽子,大笑起来......
虽然莫言是一位文学巨匠,但毕竟术业有专攻,我们可以看到他紧张到抠手的样子,莫名的有点可爱。
结语
有一种说法是:老要张狂少要稳!
考虑到莫言和陈佩斯的年龄,以及他们在各自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他们仍能如此勤奋和谦逊地进行排练和合作,这确实是观众的一大幸事!
难以想象,当莫言化妆完成后,台下的观众是否还能认出这位文学巨匠。
#智启新篇计划#
网址:莫言试镜陈佩斯新戏,两位顶级人物同框,莫言紧张抠手显可爱 http://c.mxgxt.com/news/view/800159
相关内容
莫言面试陈佩斯新戏,文学巨匠与小品鼻祖的跨界合作,紧张到抠手69岁莫言和70岁陈佩斯罕见同框,莫言衣着朴素,陈佩斯幽默谦虚!
69岁莫言与70岁陈佩斯罕见同框,莫言穿着朴素,陈佩斯幽默谦虚
69岁莫言与70岁陈佩斯罕见同框,莫言穿着朴素,陈佩斯幽默谦虚!
林青霞颜值逆袭!和同岁莫言同框似两代人,莫言送的礼物很有价值
文艺圈挺莫言第一人!上陈佩斯的节目时,莫言感谢网友骂他是秃驴
莫言遭网暴陈佩斯直播力挺,两位大师的风骨感动无数人
林青霞与莫言罕见同框,两人都是68岁相谈甚欢,还互相赠送礼物
张凯丽优雅出席建国75周年招待会,携手莫言同框引人瞩目
读书 | 莫言两本“唱”着写出来的新书,向民间戏曲艺术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