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社交网络上的网红人设迷惑双眼

发布时间:2025-04-15 10:39

首先我是普通大龄社畜,没有太多组里优质青年们的高质量烦恼。不过看到过一两个羡慕网红的帖,想说说

我在工作中是接触并认识一些网红的,或者也可以叫大V,kol. 先说结论:他们和打工人一样是要服务于资本的。也就是恰饭营业。只要如此就不可能获得本质上的完全自由。

他们大部分签mcn公司,就像公司员工一样。po出来的图片,文案,vlog,都有脚本,要给甲方爸爸或者mcn机构审核。不合格也得不断改稿的,和改ppt的你没什么区别。节假日也是要工作的,出镜十分钟,拍片改片十小时。我认识一位做了妈妈的网红(但她身材恢复真的很快,佩服!)孩子很小就坐飞机出差拍片了。想想我在孩子两岁前还是天天能陪他的。

网红营业用的产品也只是甲方爸爸给他们用来出镜然后要还的。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网络上的网红,依然是在扮演某个角色,并不能等同于这个人本身。这和朋友圈里,只秀优越不说烦恼一样。大家在朋友圈里,也是在扮演某个角色。

这里介绍一个传播学概念“拟态环境”,即信息传播制造出来的虚拟的环境,有别于现实,又让人总以为是现实。现在大家就是活在现实与拟态的双重环境里且经常二者混淆不清。

至于网红的人设,可能有一点真实的基础,但很多都是编的,或者选择性给你看。和明星一样。包括流传出来八卦的稿子也可能是机构写的公关稿。

很多网红你会觉得她很美,很有才,但她不会po出来的是她家里也很有背景,她能拿到普通人拿不到的资源。因为那样就要稀释她个人的励志人设了,虽然不至于掉粉但就没那么有魅力了。

再就是玩社交媒介非常容易陷入信息茧房的陷阱。首先注册用户时你会选几个你感兴趣的内容类型,然后大数据会不断推你选的类型。你爱看的也会折射出你的焦虑,而你的焦虑正是社交媒介喜欢捕捉的“痛点”,会针对这些加倍放大传播。某些焦虑,或者某些并不普遍的现象(比如好像一二线城市人人都月入过万)都是近些年信息茧房的传播效果。

(这里再更新一下,加一个概念: 协同过滤,这是大部分主流互联网平台都会使用的算法,即利用兴趣相同、拥有共同经验之群体的喜好来推荐用户感兴趣的信息)

所以,对喜欢的网红,看看就好,大可不必焦虑。

也确实有一些非常优秀的kol,但也真的付出很多辛苦就是了,也有他们自己的焦虑。反正,大家都不容易吧。

————

对了,更新一下,我同事就有做网红的,好多…

网址:不要被社交网络上的网红人设迷惑双眼 http://c.mxgxt.com/news/view/803193

相关内容

不要被社交网络上的网红人设迷惑双眼
迷惑行为大赏:韩亿与郑燕姿联手引爆网络的奇妙时刻
网红“王红权星”被各社交平台封禁 曾靠“炫富”走红网络
泰剧《社交网络》真的...
社会需要正能量“网红”(网络文化关键词)
社交网络时代明星人设特征及营销分析
散打哥直播被:网络红人欠债惹麻烦
蒋方舟:我为什么要主动脱离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 的全部演职员
如何管理员工的社交网络

随便看看